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争奋(争奮)
竞相奋发。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军士勇跃争奋。” 明 李东阳 《征西将军周公墓志铭》:“公大呼,厉将士曰:‘今日之事,有进无退;退则无遗类矣!’众争奋,无不一当百。”
分類:奋发
《國語辭典》:奋力(奮力)  拼音:fèn lì
奋发用力。《三国演义》第二回:「遂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
《漢語大詞典》:振发(振發)
(1).怒发。《素问·气交变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变振发,其灾散落。” 王冰 注:“振,怒也,发,出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三:“ 坡翁 此志,笔力跌荡振发,风起水涌,真足以发扬之。”
(2).犹显扬,发扬。 唐 刘禹锡 《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诗:“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名声自里閭。”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正阳门庙》:“中间销沮异谋,振发忠义,以助成圣纪者,其功不小也。”
(3).振作,奋发。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木刻孔明像》:“ 高宗 南渡之后,偏安 江 左,委靡頽坠,不能振发恢復疆土以雪仇。”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然若言论长此奄奄无生气,将见人心无从振发。”
(4).抒发。 明 李东阳 《〈南行稿〉序》:“览形胜,玩境物,输写情况,振发其抑鬱,而宣其和平,亦岂非一时之乐哉!”
(5).赈济发放。 宋 范仲淹 《奏灾后合行四事》:“虽民委沟壑,而仓廪空虚,无所振发。”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常平之粟,累经振发,所存无几矣。”
《漢語大詞典》:奋袂(奮袂)
挥动衣袖。常用来形容奋发或激动的状态。《淮南子·氾论训》:“举天下之大义,身自奋袂执鋭。” 晋 刘伶 《酒德颂》:“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明史·余懋学传:“稍有规正,輒奋袂而起,恶声相加。”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但苟有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则虽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远胜于宇宙之灭亡者。”
《漢語大詞典》:作健
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企喻歌辞一》:“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殷顗 、 庚恒 并是 谢镇西 ( 谢尚 )外孙, 殷 少而率悟, 庾 每不推。尝俱诣 谢公 , 谢公 熟视 殷 曰:‘ 阿巢 ( 殷顗 小字)故似 镇西 。’於是 庾 下声语曰:‘定何似?’ 谢公 续復云:‘ 巢 颊似 镇西 。’ 庾 復云:‘颊似,足作健不?’”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男儿须作健,清谈兼马矟。”
《國語辭典》:振臂  拼音:zhèn bì
举臂、挥臂。表示奋发的样子。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振臂谁相应,攒眉独不伸。」宋。苏辙〈黄楼赋〉:「振臂长啸,风动云兴。」
《國語辭典》:光鲜(光鮮)  拼音:guāng xiān
光彩漂亮。北周。庾信〈为齐王进白兔表〉:「光鲜越雉,色丽秦狐。」《金瓶梅》第一回:「妇人在家,别无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儿下站著。」
《漢語大詞典》:赫斯
(1).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郑玄 笺:“赫,怒意。”斯,语助。后因以“赫斯”指帝王盛怒貌。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人君有赫斯之怒,芟夷之诛。”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帝赫斯怒,秣马训兵。”
(2).引申指帝王威武奋发貌。《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光武 西伐,及 烈祖明皇帝 躬征 吴 蜀 ,皆所以奋扬赫斯,震耀威武也。”《晋书·乐志下》:“我皇赫斯,致天诛。”旧唐书·宪宗纪赞:“ 贞元 失驭,羣盗箕踞。 章武 赫斯,削平啸聚。”
《國語辭典》:奋志(奮志)  拼音:fèn zhì
奋发立志。唐。陆贽〈鸿渐赋〉:「思奋志于寥廓,且藻容于菱芡。」《精忠岳传》第四七回:「若果有中兴之主,用贤去奸,奋志恢复,何难报仇雪恨,奠安百姓?」
《國語辭典》:愤然(憤然)  拼音:fèn rán
气愤发怒的样子。《淮南子。人间》:「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
《漢語大詞典》:奋鬣(奮鬣)
兽、畜等扬起颈上的长毛。形容奋发或狂怒。 汉 张衡 《西京赋》:“於是 蚩尤 秉鉞,奋鬣被般。”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哮闞之兽,张牙奋鬣。”
《漢語大詞典》:震发(震發)
奋发,奋起。国语·周语上:“阳癉愤盈,土气震发。” 韦昭 注:“震,动也。发,起也。”新唐书·艺文志序:“而怪奇伟丽,往往震发於其閒。” 宋 梅尧臣 《冬雷》诗:“震发固有时,曷常事凭怒。”
分類:奋发奋起
《漢語大詞典》:舞鸡(舞鷄)
(1).斗鸡之戏。 唐 杜牧 《杜秋娘》诗:“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鷄奇。”
(2).指闻鸡起舞。用 晋 祖逖 、 刘琨 事。谓志士及时奋发。 明 陈瑚 《所见》诗:“舞鷄击楫都成梦,搔首江头看落潮。”
《漢語大詞典》:赫尔(赫爾)
(1).奋发貌。 汉 班固 《东都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尔发愤,应若兴云。”
(2).光采鲜明貌。 唐 贾岛 《夏日可畏赋》:“赫尔阳精,当朱仲兮。厥状难明,杲杲而威稜。”
《漢語大詞典》:中夜舞
夜半起舞。晋书·祖逖传:“﹝ 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为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鷄鸣,蹴 琨 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后以“中夜舞”喻有志之士奋发自励。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五:“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元 萨都剌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之六:“凄然中夜舞,回首暗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