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兜顶(兜頂)
对着头顶。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后来乱翻增刊,偶看见新作家的憎恶老人的文章,便如兜顶浇半瓢冷水。”
分類:头顶
《漢語大詞典》:角觜
鹰鹞头顶上的毛角。说文·角部:“觜,鴟旧头上角觜也。” 段玉裁 注:“角觜,‘萑’下云,毛角是也。毛角,头上毛有似角者也。” 闻一多 《古典新义·诗经通义》:“説文曰:‘觜,鴟旧头上角觜也。’头上角觜即毛角。鸟之毛角当以象角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頨顶(頨頂)
凹陷的头顶。
分類:凹陷头顶
《漢語大詞典》:竹蝗
竹类主要害虫。成虫绿色,从头顶到翅基有一黄带,头顶为锐角,足腿节有一大黑斑。取食竹叶,常猖獗成灾。
《國語辭典》:灼背烧顶(灼背燒頂)  拼音:zhuó bèi shāo dǐng
以香烧炙背脊、头顶。《宋史。卷四五六。孝义传。朱寿昌传》:「用浮屠法灼背烧顶,刺血书佛经,力所可致,无不为者。」
《國語辭典》:泰山压顶(泰山壓頂)  拼音:tài shān yā dǐng
比喻压力很大。《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一个棍起处似泰山压顶,打下来举手无情。」
《漢語大詞典》:犀顶龟文(犀頂龜文)
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语本后汉书·李固传:“ 固 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李贤 注:“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髮际隐起也。足履龟文者二千石,见《相书》。” 康有为 《自题三十影像》诗:“犀顶龟文何肯相,雷光泡影认眉鬚。”
《漢語大詞典》:囟骨
指人头顶部分的骨头,俗称天灵盖。《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周身名位骨度》“囟”注:“囟者,颠前之头骨也,小儿初生未闔名曰囟门,已闔名曰囟骨,即天灵盖后合之骨。”
《国语辞典》:烙铁印儿(烙铁印儿)  拼音:lào tie yìn ér
小儿头顶上所蓄一片前尖后宽的发式。
《国语辞典》:盘头大闺女(盘头大闺女)  拼音:pán tóu dà guī nǚ
头顶盘著发髻的大姑娘。《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我不化你东,不化你西,只化你盘头大闺女。」
分类:头顶发髻
《国语辞典》:脱帽露顶(脱帽露顶)  拼音:tuō mào lù dǐng
脱帽露出头顶。比喻行为豪放,不受礼教约束。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玉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国语辞典》:旋儿(旋儿)  拼音:xuán ér
1.回转。如:「一只老鹰在空中打旋儿。」
2.头顶上头发所形成的回旋纹。也作「漩儿」。
《国语辞典》:胸像  拼音:xiōng xiàng
由头顶到胸部为止的人像。
《国语辞典》:八色鸟(八色鸟)  拼音:bā sè niǎo
动物名。鸟纲燕雀目。额、头顶至后头为栗褐色,但头上中央线是黑色。眉斑长,软皮黄色。嘴、腮、颊、头侧至后项为黑色。背呈橄榄色,尾端天青色。喉部白色,胸、腹侧及腋为淡灰黄色,但腹侧中央及尾下覆羽为鲜红色、脚为橙黄色。
《国语辞典》:锅圈儿(锅圈儿)  拼音:guō quān ér
1.枕垫在锅底,可使锅子稳立的圈形物体。
2.一种古代小孩子所留的发式,头顶部分剔去,只留四周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