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健忘症  拼音:jiàn wàng zhèng
由于失智、头部的外伤、癫痫症、热病等,致使脑部机能发生障碍而无法追忆往事。可分为完全健忘、不完全健忘两种。
《国语辞典》:头皮屑(头皮屑)  拼音:tóu pí xiè
头部皮肤的碎屑状脱皮。
《国语辞典》:咽头炎(咽头炎)  拼音:yān tóu yán
因受寒或刺激性食物引起咽头部位的发炎。
《国语辞典》:视觉器(视觉器)  拼音:shì jué qì
感觉器官之一。位在头部的前面,眼球为其主要部分,另有动眼肌及眼睑、泪腺、睫毛等附属器,统称为「视觉器」。也称为「视官」。
《國語辭典》:黄癣(黃癬)  拼音:huáng xiǎn
病名。一种由黄癣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毛发部位,呈圆形斑点状,会发出恶臭,并引起毛发掉落,久之则成秃头。不易治疗,而且会传染。也称为「秃疮」。
《漢語大詞典》:后枕骨(後枕骨)
枕骨。因在头部后面,故称。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大王的后枕骨是这么尖的么?”
《漢語大詞典》:笏头履(笏頭履)
古代的一种鞋子。头部高翘,形似笏板,故称。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鞋子》:“ 梁 有笏头履、分捎履、立凤履,又有五色云霞履。”
《國語辭典》:轨距(軌距)  拼音:guǐ jù
两条铁轨内侧的间隔距离。标准轨距为四英尺八又二分之一英寸。
《漢語大詞典》:杓棒
古时击球用的头部弯曲的棍棒。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正末做打毬门科][唱]……“你可便看我结束头巾砌珍珠……款款的骤龙驹,轻轻的探身躯,杓棒起,月轮孤,彩毬落,晓星疎。”
《国语辞典》:冰镩(冰镩)  拼音:bīng cuān
铁制的凿冰器,头部尖锐,有倒钩。
《漢語大詞典》:布袋木偶
木偶戏的一个类别。木偶形体较小,头部连在布袋上,外加戏装。艺人以手伸入布袋,操纵木偶动作。又名手托傀儡。
《漢語大詞典》:策帽儿(策帽兒)
科举考试时,以策问试士,应试者作文的开头部分,俗谓“策帽儿”。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 安老爷 这话,就如对策一样,才不过作了个策帽儿,还不曾一条条对起来呢?”
《國語辭典》:安全帽  拼音:ān quán mào
保护头部的头盔。如:「骑乘机车应戴安全帽,否则受罚。」
《漢語大詞典》:包皮过长
指阴茎表面能移动的皮肤过长。它把整个阴茎头部包裹,但可以上翻露出阴茎头部。若包皮口太小,包皮不能上翻者称为“包茎”,需及早治疗。一般男孩十岁以后,阴茎包皮可自行上翻,露出龟头。
《漢語大詞典》:悼心疾首
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旧唐书·田布传:“况其临命须臾,处之不挠,载形章表,益深衷悃。问使发缄,悼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