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24,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失仪
中失
失性
失惊
丧失
迷失
失箸
失理
失君
失名
走失
重失
故失
三失
失亡
《國語辭典》:失仪(失儀)  拼音:shī yí
礼貌或仪态上有所疏失。《南齐书。卷三六。谢超宗传》:「为人仗才使酒,多所陵忽,……以失仪出为南郡王中军司马。」《西游记》第八五回:「主公,望赦臣等失仪之罪!」
《漢語大詞典》:中失
犹得失。周礼·地官·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 郑玄 注:“中,中礼者也;失,失礼者也。故书中为得。 杜子春 云:当为得,记君得失,若春秋是也。”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甲铁主义论者,一与仅知语言之 满洲 人,再与仅知语言之三荒服人夸言平等,而忘利害中失之端,其癥结非难破也。”
分類:中失得失
《漢語大詞典》:失性
精神错乱。太平御览卷九三二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人有嫁女,未及昇车,忽便失性,出外殴击人乘,云:‘己不乐嫁俗人。’”北史·董绍传:“﹝ 绍 ﹞鬱鬱不得志,或行戏街衢,或与少年游聚,不自拘持,颇类失性。”
分類:精神错乱
《國語辭典》:失惊(失驚)  拼音:shī jīng
吃惊、受惊。《三国演义》第五回:「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李夫人失惊道:『依你这等说起来,我小姐今日还嫁人不成哩!』」
分類:吃惊
《國語辭典》:丧失(喪失)  拼音:sàng shī
失去。如:「迟到使他丧失了比赛的资格。」
分類:丧失失去
《國語辭典》:迷失  拼音:mí shī
1.迷惑而无法分辨。《晋书。卷七八。列传。陶回》:「峻果由小丹杨经秣陵,迷失道,逢郡人,执以为乡导。」《文明小史》第四回:「不料多走了路,迷失路途,不忙问怎的。」
2.丢掉、失去。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等孩儿长大时年,交付他收执依然,遮莫杀颠沛流离,休迷失水木根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小的妻子久为杨化冤魂所附,真性迷失。」
《漢語大詞典》:失箸
见“ 失匕箸 ”。
《漢語大詞典》:失匕箸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谓因受惊而失落手中的餐具。后称受惊失措为“失箸”、“失匕”。 宋 苏轼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宋 苏轼 《曹既见和复次韵》:“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
《漢語大詞典》:失理
违背道理或事理。庄子·至乐:“ 庄子 之 楚 ,见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 成玄英 疏:“夫子贪欲资生,失於道理,致使夭折性命而骸骨为此乎?”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筭无遗策,画无失理。”晋书·刘颂传:“帝以 颂 持法失理,左迁京兆太守。”《〈诗〉大序》“政教失” 唐 孔颖达 疏:“政教言失者,非无政教,但施之失理耳。”
《漢語大詞典》:失君
犹庸主。管子·任法:“圣君任法而不任智,失君则不然,舍法而任智。”
《漢語大詞典》:失名
(1).丧失名节。 明 陈子龙 《〈七录斋集〉序》:“其他苦(萎)靡不振,或失名亏身。”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谢芗泉:“失官之患,不过一身;失名之患,致传千古矣。”
(2).指名场失利。 唐 孟郊 《长安羁旅行》:“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國語辭典》:走失  拼音:zǒu shī
出走不知下落。《红楼梦》第六八回:「若有走失逃亡,一概和你们算帐。」
《韵府拾遗 质韵》:重失
释道潜诗无为出重失謇谔当自持
分类:重失
《國語辭典》:故失  拼音:gù shī
法律上指科刑不当,故意减轻或加重罪刑。如:「法院对这件案子的判决有故失之嫌,引起社会大众的不满。」
《漢語大詞典》:三失
(1).谓过失多。《书·五子之歌》:“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孔 传:“三失,过辈一也。”
(2).古以远游丧亲、臣节不遂、厚交离绝为三失。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丧,一失也。事君奢骄,諫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后絶,三失也。”
《漢語大詞典》:失亡
亡失;丧失。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汉书·赵充国传:“至 浩亹 ,为虏所击,失亡车重兵器甚众。”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骆将仕家》:“婢妾夜叫云:‘有贼。’已而房门洞开,竟夕扰扰。明旦点检,无所失亡。”
分類:亡失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