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败北(敗北)  拼音:bài běi
1.打败仗。《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七出:「吴国内甚惊恐,每发兵来交锋败北,端的神愁鬼哭。」
2.失败。唐。柳宗元 上大理雀大卿应制举不敏启:「秉翰执简,败北而归,不可以言乎文。」
《漢語大詞典》:销亡(銷亡)
(1).消失。庄子·天地:“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復情,此之谓混冥。” 汉武帝 《李夫人赋》:“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 退思 《广东人对于光复前途之责任》:“只见人口之销亡,不闻生计之充裕。”
(2).失败,灭亡。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宿寇遗孽,闇然销亡;四海九州,廓然清晏。”《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后人有诗嘆 刘表 曰:‘……总为牝晨致家累,可怜不久尽销亡。’”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吴振西》:“触蛮争战戈矛罢, 朔 蜀 销亡壁垒平。”
《國語辭典》:失事  拼音:shī shì
1.误事。汉。黄石公《素书。安礼》:「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三国演义》第七○回:「吾弟自来饮酒失事,军师何故反送酒与他?」
2.发生意外的事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州牧几日前曾见这张失事的报单过,晓得是真情。」
《國語辭典》:丧败(喪敗)  拼音:sàng bài
衰灭败亡。《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
《國語辭典》:丧乱(喪亂)  拼音:sāng luàn
死丧祸乱的事。后泛指时局动乱。《诗经。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
《國語辭典》:失手  拼音:shī shǒu
因不小心而造成的错误。《红楼梦》第四一回:「我的手脚子粗笨,又喝了酒,仔细失手,打了这磁杯。」
《漢語大詞典》:伤败(傷敗)
(1).谓作战受挫失败。管子·任法:“故遵主令而行之,虽有伤败,无罚。”史记·楚世家:“会 吴王 弟 夫概 见 吴王 伤败,乃亡归,自立为王。”后汉书·西羌传论:“﹝羣种﹞东犯 赵 魏 之郊,南入 汉 蜀 之鄙,塞 湟中 、断 陇道 ,烧陵园,剽城市,伤败踵係,羽书日闻。”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春秋·诗亡然后作春秋:“逮 桓王 之立,诸侯背叛,王师伤败。”
(2).败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萧子云 改易字体, 邵陵王 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 宋 苏轼 《缴还词头奏状·李定》:“今既言者如此,朝廷勘会得实,而使无母不孝之人,犹得以通议大夫分司南京,即是朝廷亦许如此等类得据高位,伤败风教,为害不浅。”
《漢語大詞典》:挫衄
(1).挫折,失败。宋书·刘敬宣传:“若忽师行不利,人情波骇,大势挫衄。”
(2).沮丧。晋书·张方传:“ 方 退壁于 十三里桥 ,人情挫衄,无復固志。多劝 方 夜遁。”
《國語辭典》:翻车(翻車)  拼音:fān chē
1.用于汲水的水车。晋。傅玄马钧传〉:「先生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宋。陈淳〈答陈伯澡问辨诸丈人心道心之论〉:「问人心无定如翻车流转,无须臾停。」
2.车辆翻覆。如:「天雨路滑,车速过快易导致翻车。」
3.捕鸟的网子。《尔雅。释器》:「罬,谓之罦。罦,覆车也。」晋。郭璞。注:「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
4.喻因话不投机,恶语相向而发怒争吵。如:「他们俩人是死对头,常说不到两句话就翻车,而大打出手。」
《國語辭典》:挫折  拼音:cuò zhé
事情进行不顺利,失败。《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
《國語辭典》:败局(敗局)  拼音:bài jú
失败的局面、情势。如:「这次贸易谈判,我们正尽力挽回败局,希望能将损失减到最低。」
《國語辭典》:覂驾(覂駕)  拼音:fěng jià
覆驾。形容马奔逸而不循轨辙。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覂驾之马,设衔策以驱之。」也作「泛驾」。
分類:驾驭失败
《國語辭典》:夭枉  拼音:yǎo wǎng
短命、早死。《晋书。卷五一。皇甫谧等传》史臣曰:「王接才调秀出,见赏知音,惜其夭枉,未申骥足,嗟夫!」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姻亲二十馀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与君子偕老,良用痛伤。」也作「夭折」。
《國語辭典》:落马(落馬)  拼音:luò mǎ
骑马时从马上摔落。《薛仁贵征辽事略》:「不妨马蹶前足,番身落马。」《三国演义》第八三回:「一箭射中黄忠肩窝,险些儿落马。」
《漢語大詞典》:倾败(傾敗)
失败,大败。晋书·杜预传:“陛下宿议,分命臣等随界分进……万安之举,未有倾败之虑。” 宋 叶适 《取燕二》:“ 斡离不 、 黏罕 之交至也, 两河 陷没,京师倾败,士大夫归祸於取 燕 ,无足怪也。” 清 唐甄 潜书·劝学:“构筑必有基,舍是而为事功,必至於倾败而殃民。”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
分類:失败大败
《國語辭典》:毁败(毀敗)  拼音:huǐ bài
1.破坏、颓败。汉。王充《论衡。感虚》:「天何不令夏台羑里关钥毁败,汤文涉出;雨粟陈蔡,孔子食饱乎?」
2.诋毁失败者。《三国志。卷四四。蜀书。姜维传》:「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