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失实(失實)  拼音:shī shí
和事实不符。《韩非子。显学》:「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汉。王充《论衡。正说》:「经之传不可从,五经皆多失实之说。」
《国语辞典》:言多失实(言多失实)  拼音:yán duō shī shí
说的话真话少,假话多。《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宋齐丘不欲唐主割地,谓李德明轻佻,言多失实。」
分类:真话假话
《国语辞典》:缘名失实(缘名失实)  拼音:yuán míng shī shí
有名无实。宋。苏轼〈宸奎阁碑〉:「汉明以察为明,而梁武以弱为仁,皆缘名失实,去佛远甚。」
《漢語大詞典》:泥名失实(泥名失實)
拘守空名,不求实际。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诗论九:“夫其本圣言而推之者,尚破碎如此,其他何可泥名失实而不敢加辨也歟!”
《漢語大詞典》:遗实(遺實)
犹失实。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录〉序》:“抡文必崇雅正,无或眩华遗实。”
分類:失实
《漢語大詞典》:乖实(乖實)
名不副实;失实。《后汉书·章帝纪》:“选举乖实,俗吏伤人,官职耗乱,刑罚不中,可不忧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世人覩其頽基崇广,因谓之 汉庙堆 ,传呼乖实,又名之为 汉武堆 ,非也。”
《漢語大詞典》:爽实(爽實)
失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中説﹞内篇所採 杨素 、 李密 、 刘炫 诸人问答,文既爽实,义亦非精。” 刘师培 文说:“虚美相酬,言多爽实。”
分類:失实
《漢語大詞典》:违滥(違濫)
错误;失实。梁书·徐勉传:“且人子承衾之时,志懣心絶,丧事所资,悉关他手,爱憎深浅,事实难原,如覘视或爽,存没违滥,使万有其一,怨酷已多,岂若缓其告敛之辰,申其望生之冀。”
分類:错误失实
《漢語大詞典》:负实(負實)
失实。列子·杨朱“ 伯夷 非亡欲,矜清之邮,以放饿死; 展季 非亡情,矜贞之邮,以放寡宗。清贞之误善之若此” 晋 张湛 注:“此诬贤负实之言,然欲有所抑扬,不得不寄责於高胜者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常人正自患知之使过,不知使负实。”
分類:失实张湛
《漢語大詞典》:冤滥(冤濫)
谓断狱冤枉失实。《后汉书·霍谞传》:“ 諝 与 光 骨肉,义有相隐,言其冤滥,未必可谅。” 宋 陈亮 《廷对策》:“狱,民之大命也,朕所以选任其官者不为不谨,而冤滥之弊或未尽除。” 明 屠隆 《昙花记·礼佛求禳》:“道有妖神向此探,真冤滥。”
《漢語大詞典》:落漠
(1).落拓,潦倒。《宋书·王景文传》:“更思此家落漠,庶非通谤,且广听察,幸无復所闻。” 唐 李贺 《崇义里滞雨》:“落漠谁家子?来感 长安 秋。”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咸丰三年六月二十三日》:“与其鬱鬱于穷愁落漠,何如轰轰烈烈挥洒一番!” 丁玲 《团聚》一:“在少年时便显赫惯了,到这落漠的晚年,是很不快意的。”
(2).冷淡;冷漠。 唐 陈鸿 《眭仁蒨传》:“鬼神定有贪諂,往日欲郎君饮食,乃尔殷勤。此知无復利,相见殊落漠。” 宋 苏轼 《率子廉传》:“公察其异,载与俱归。居月餘,落漠无所言,復送还山。”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第一景:“ 愫方 :(落漠地)我上哪里去呢?”
(3).疏略;简略。《宋书·王微传》:“力作此答,无復条贯,贵布所怀,落漠不举。”
(4).引申为失实。宋书·王景文传:“ 殷恒 妻,匹妇耳,闺閤之内,传闻事復作一两倍落漠,兼谓卿是亲故,希卿署,不必云选事独关卿也。”
(5).张设;笼罩。 汉 杜笃 《首阳山赋》:“青罗落漠而上覆,穴溜滴沥而下通。”
《漢語大詞典》:讹滥(訛濫)
误谬失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李详 《〈历代诗话续编〉序》:“若防讹滥,必判雅郑,摄之检括,统为一书,则 钟仲伟 诗品是已。”
分類:失实
《漢語大詞典》:靡滥(靡濫)
(1).流动泛滥。《淮南子·原道训》:“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
(2).浮靡失实。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无有闻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之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復其心体之同然。”
《漢語大詞典》:虚错(虚錯)
失实和错误。 晋 干宝 《〈搜神记〉序》:“今之所集,设有承於前载者,则非余之罪也。若使採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
分類:失实错误
《國語辭典》:逸口  拼音:yì kǒu
失言,说出不恰当的话。《书经。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其发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长之命。」
分類:过分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