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失宜  拼音:shī yí
不得当、不合时宜。《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宋。苏轼〈答王庠书〉:「非寒暖失宜,则饥饱过度。」
分類:失宜得当
《国语辞典》:用舍失宜  拼音:yòng shě shī yí
行政措施不当。明。胡广《文天祥从容就义》:「权臣误国,用舍失宜。」
《國語辭典》:轻重失宜(輕重失宜)  拼音:qīng zhòng shī yí
宜,适宜妥当。轻重失宜指对事物的轻重处置失当。宋。苏舜钦论宣借宅事〉:「若死行陈之家与伎术之辈,均用此赏,臣窃恐轻重失宜矣。」
《國語辭典》:失所  拼音:shī suǒ
1.无处安身。《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三国志。卷一二。魏书。何夔传》:「自丧乱以来,民人失所。」
2.失宜、失当。《旧唐书。卷九八。李元纮传》:「户部侍郎杨玚、白知慎坐支度失所,皆出为剌史。」《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今表兄荣任闽中,贤昆玉同去,愚表弟倒觉失所了。」
《國語辭典》:失饪(失飪)  拼音:shī rèn
烹调食物过生或过熟,以致味道欠佳。唐。康骈《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齧檗吞针。李莫究其由,但以失饪为谢。」《聊斋志异。卷六。马介甫》:「俄瘦奴以馔具出,脱粟失饪,殊不甘旨。」
《漢語大詞典》:张脉偾兴(張脈僨興)
谓血管膨胀,青脉突起。张,通“ 胀 ”。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僨兴,外彊中乾。” 杜预 注:“气狡愤於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后以指因冲动而举措失宜。
《国语辞典》:绘宗十二忌(绘宗十二忌)  拼音:huì zōng shí èr jì
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山水画应避免布置迫塞、远近不分、山无气脉、水无源流、境无夷险、路无出入、石止一面、树少四枝、人物伛偻、楼阁错杂、滃淡失宜、点染无法等十二项缺失。见宋。饶自然〈绘宗十二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