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内监(內監)  拼音:nèi jiān
1.清制,监狱分内、外监。强盗及斩绞等重犯均入内监。因设于监狱深处,故称为「内监」。《清史稿。卷一四四。刑法志》:「各监有内监以禁死囚,有外监以禁徒、流以下,妇人别置一室,曰女监。」
2.看守内监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第四八回:「从定罪那天起,他家里便弄尽了神通,先把县署内监买通了。」
《國語辭典》:内监(內監)  拼音:nèi jiàn
宦官、太监。《红楼梦》第一六回:「早见六宫都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
《國語辭典》:阉人(閹人)  拼音:yān rén
割去生殖器官的男子。《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序》:「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也作「奄人」。
《漢語大詞典》:监宫(監宫)
宫监;太监。 唐 杜牧 《宫词》之二:“监宫引出暂开门,随例须朝不是恩。”
分類:太监
《漢語大詞典》:腐夫
太监。太监皆腐身,故称。后汉书·陈蕃传论:“而驱驰嶮阸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非彼不能絜情志,违埃雾也。”新唐书·裴度传赞:“ 穆宗 不君,憸人腐夫乘衅鐫詆,而 度 遂无显功。”
分類:太监
《漢語大詞典》:内珰(内璫)
即太监。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考异:“ 杲 入索璽於内璫 羊駰 、 刘庆祖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杨太后:“﹝ 杨太后 ﹞密遣内璫求同宗,遂得右庠生 严陵 杨次山 以为姪。”
分類:太监
《漢語大詞典》:内班
指太监。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遣内班赐 光远 玉带、御马,以安其意。” 胡三省 注:“内班,盖宦者也。”
分類:太监
《漢語大詞典》:贵珰(貴璫)
指亲近用事的太监。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 西湖 诸寺,惟 三竺 张灯最盛。往往有宫禁所赐、贵璫所遗者,都人好奇,亦往观焉。” 明 王士性 《广志绎·两都》:“然每一兴造,诸匠役食指动庇千万头,故能为此者,亦刑餘之贤者也,不则,近日贵璫如 保 、如 诚 、如 用 ,仍转之内帑焉已。”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一:“或忤贵璫而不避,或议大礼而驰声。”
《国语辞典》:奄宦  拼音:yān huàn
太监。如:「古代奄宦柄政,往往结党营私,诬陷忠良。」也作「阉宦」。
分类:太监
《漢語大詞典》:腐庸
指太监。太监腐身而为庸仆,故称。
分類:太监
《國語辭典》:貂寺  拼音:diāo sì
宦官、太监。《宋史。卷四二五。赵景纬传》:「弄权之貂寺素为天下之所共恶者,屏之绝之。」
《国语辞典》:太辅(太辅)  拼音:tài fǔ
对太监的尊称。《三侠五义》第一七回:「包公便道:『太辅降临,不知有何见教?望祈明示。』」
分类:太监尊称
《国语辞典》:光身汉(光身汉)  拼音:guāng shēn hàn
太监。《金瓶梅》第六四回:「你我一个光身汉老内相,要他做甚么。」
分类:太监
《国语辞典》:公老儿(公老儿)  拼音:gōng lǎo ér
太监的俗称。《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晏公老儿下西洋,也救得人么?」
分类:太监
《漢語大詞典》:黄衣使者
指出使宫市的太监。例如:黄衣使者白衫儿。(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儿,儿郎,青年男子的通称。)——·白居易《卖炭翁》
《漢語大詞典》:珰子(璫子)
对太监或太监义子的贬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阉儿璫子,阉儿璫子,那许你拜 文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