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申𨑙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天师。五代时人。唐玄宗后裔。修道青城山,有奇验。后蜀孟昶广政末,进红栀子种两粒,其花班红,六出,香气袭人,孟昶甚爱重之。诏赐束帛,𨑙随手散尽,不知所之。有《怡神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5—982 【介绍】: 宋洛阳人。精星历占候之学。后汉时判司天监事。后周太祖广顺中迁司天少监。宋太祖建隆二年,受命造新历,二年而成,赐号应天历。官终司天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3 【介绍】: 宋河中虞乡人,字天锡。后汉乾祐间进士。辟河南府推官。坐按狱失实夺官。后周显德初,为蔡州防御推官。宋初,弃官归京师。建隆中,宰相范质奏用为著作佐郎。拜左拾遗、知制诰。使青州,以私受节帅郭崇赂遗等事,责贬莱州司马。遇赦,改均州别驾,移陈州,卒。
全宋文·卷四一
高锡(?——九八三),字天锡,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汉乾祐中举进士,辟河南府推官。周显德初为蔡州防禦推官。建隆中,以书干宰相范质,质奏擢为著作佐郎。迁监察御史,拜左拾遗、知制诰,加屯田员外郎。乾德中,以受贿责贬莱州司马,改陈州别驾。太平兴国八年卒。著有《簪履编》七卷。《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二
锡。五代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3—988 【介绍】: 五代至宋初僧。字信天。后唐末帝清泰三年,出家于延寿禅院,师清遇和尚。后晋高祖天福五年,至邢州开元寺受戒。后历游诸方,曾至洛阳、安陆等地。五代末,定居襄州凤山延庆禅院。入宋后,名望益重,从其问学者日众。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赐号传法惠广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3—988 僧人。字信天,俗姓与籍贯均不详。后唐末帝清泰三年(936)出家于延寿禅院,师清遇和尚。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至邢州开元寺受戒。后云游诸方,曾至洛阳、安陆等地。五代末,定居襄州凤山延庆禅院。入宋后,名望益重,从其问学者甚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赐号传法惠广大师。端拱元年(988)五月卒。《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收潘平撰《大宋襄州凤山延庆禅院传法惠广大师寿塔碑铭》载其事迹,并录其五代时在安陆法会间所作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王尧 朝代:五代十国

人物简介

简介
字义天,生于开京,是高丽太祖王建第三子,母为神明太后刘氏。945年通过政变继位,949年病重并传位于胞弟王昭,旋薨。庙号定宗,谥号文明,葬于安陵。
林愿女 朝代:北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7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湄洲屿人。都巡检林愿第六女。幼神异,相传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时称龙女。又传其死后屡显灵迹于海上,渡海者皆祷祀之。高宗绍兴间,特封为灵惠妃。明永乐中封天妃,清加封天后。其祠宇遍江海各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1008 【介绍】: 宋宋州楚丘人,字天锡。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通判银州。京师开金明池,以献诗擢右拾遗。知广州,不能以廉自守。至道二年,由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居位无所建明。真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坐交结王继恩,贬忠武军节度。
全宋文·卷六○
李昌龄(九三七——一○○八),字天钖,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判合州、银州。擢右拾遗、直史馆。后为淮南转运使,知广州。还,擢礼部郎中,为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充户部使。淳化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至道二年,以本官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坐交结王继恩贬。后以秘书监致仕。大中祥符元年卒,年七十二。《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南唐诗人,曾任员外郎。与诗人沈彬有交,比邻而居。尝同游古寺观,分题赋诗。天锡诗云:“风便磬声远,日斜楼影长”。宋人目之为警句。事迹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三。《全唐诗》存诗2联。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天息灾。北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太平兴国中。与乌填曩国三藏施护。至京师。时梵德前后叠来。各献梵筴。集置甚富。上。方锐意翻传。思欲得西来华梵淹贯器业隆善者。为译主。诏于太平兴国寺西。建译经传法院。以须之。先是。有梵德法天者。中天竺国人。妙解五明。深入三藏。初至蒲津。与通梵学沙门法进。译无量经七佛赞。守臣表上之。上览之大悦曰。胜事成矣。与天息灾施护同召见。问佛法大意。对扬称旨。赐紫方袍。并居传法院。赐师号天息灾明教大师。法天传教大师。施护显教大师。令先以所将梵本。各译一经。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笔受缀文。光禄卿杨说。兵部员外郎张洎润文。殿直刘素监护。所须受用。悉从官给。三师述译经仪式上之。且请。译文有与御名庙讳同者。前代不避。若变文回护。恐妨经旨。诏答。佛经用字。宜从正文。庙讳御名。不须回避。未一月新译经成。天息灾上圣佛母经。法天上吉祥持世经。施护上如来庄严经各一卷。诏两街。选义学沙门百人。详定经义。时左街僧录神曜等言。译场久废。传译至艰。三师。即持梵文先翻梵义。以华文證之。曜众乃服。上览新经。示宰臣曰。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达者自悟渊源。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识其宗。凡为君正心无私。即自利行。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如梁武舍身为奴。此小乘偏见。非后代所宜法也。车驾幸译经院。赐坐慰劳。增什物给童子。悉出禁中所藏梵本。令其翻译。复选梵学沙门。为笔受。义学沙门十人。为證义。自是每岁诞节。必献新经。皆召坐赐斋。以经付藏颁行。适西国有进大乘祝藏经。诏法天详定。天奏。此经是于阗书体。非是梵文。况其中无请问人。及听法众。前后六十五处。文义不正。帝召天谕曰。使邪伪得行。非所以崇佛教也。宜焚弃此本。以绝后惑。下诏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其内外诸郡童行并与剃度。时新经陆续以进上如次披览。谓宰臣曰。天息灾等。妙得翻译之体。诏除天息灾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法天施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法天改名法贤。并月给酥酪钱有差。上亲制三藏圣教序以赐之。用冠新译之首。中云。法师天息灾等。常持四忍。早悟三空。翻贝叶之真诠。续人天之圣教。芳猷重启。偶运当时。润五声于文章。畅四始于风律。堂堂容止。穆穆辉华。旷劫而昏蛰重明。玄门昭显。轨范而宏光妙法。净界腾音。及真宗即位。礼部侍郎陈恕。以译院久费供亿为言。上不听。且制序文。命置先帝序后。从法贤请也。咸平三年八月。天息灾示寂。谥慧辩。敕有司具礼祭葬。次年法贤亡。谥玄觉。礼视慧辩。施护先逝。三师遭逢圣世。首隆译场。续狮弦之响。发空谷之音。阐宣之功。无忝前哲矣。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天息灾者,中天竺惹兰陀难国密林寺僧也。宋太平兴国五年二月,与施护西来,止于汴京,时法天蚤至,方译《大乘庄严宝王经》,太宗为制《大宋新译三藏圣教序》,诏普度天下童男为僧,使习梵书,复敕设译经传法院于东京太平兴国之西,如唐故事,以宰辅为译经润文使。息灾译经十馀部,中有《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二十有八品,又《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佛在舍卫国,有无量菩萨及八部男女集,从大地狱出大光明遍照园中,见大庄严,除盖障菩萨请问因缘,佛为说圣观自在菩萨历劫救苦之事,及说所住种种三昧之名,又说身毛诸孔希有功德,普贤菩萨十二年不得边际云云。词义明晓。施护译《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语意简括,皆依次呈览。宋自太宗尊崇梵典,译经设官,前后所翻新来一切经律都九十馀部。真宗为制《继圣教序》,护与息灾皆承锡三藏朝奉大夫光禄卿,并号传法大师。而息灾更得紫方袍之赐。咸平三年八月,息灾示寂,谥曰慧辨法师,敕有司具礼送终。宠恤并优。施护者,乌埙曩国人,其国属北印度,故称北印度僧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1 【介绍】: 宋僧。天竺摩伽陀国人。宋初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共译经义,始出《无量寿经》、《尊胜经》、《七佛赞》。太祖建隆六年召见,赐紫衣师号,入译经传法院。太宗雍熙二年改名法贤。真宗咸平元年复进所译新经,真宗为之制序。卒谥玄觉法师。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天息灾。北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太平兴国中。与乌填曩国三藏施护。至京师。时梵德前后叠来。各献梵筴。集置甚富。上。方锐意翻传。思欲得西来华梵淹贯器业隆善者。为译主。诏于太平兴国寺西。建译经传法院。以须之。先是。有梵德法天者。中天竺国人。妙解五明。深入三藏。初至蒲津。与通梵学沙门法进。译无量经七佛赞。守臣表上之。上览之大悦曰。胜事成矣。与天息灾施护同召见。问佛法大意。对扬称旨。赐紫方袍。并居传法院。赐师号天息灾明教大师。法天传教大师。施护显教大师。令先以所将梵本。各译一经。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笔受缀文。光禄卿杨说。兵部员外郎张洎润文。殿直刘素监护。所须受用。悉从官给。三师述译经仪式上之。且请。译文有与御名庙讳同者。前代不避。若变文回护。恐妨经旨。诏答。佛经用字。宜从正文。庙讳御名。不须回避。未一月新译经成。天息灾上圣佛母经。法天上吉祥持世经。施护上如来庄严经各一卷。诏两街。选义学沙门百人。详定经义。时左街僧录神曜等言。译场久废。传译至艰。三师。即持梵文先翻梵义。以华文證之。曜众乃服。上览新经。示宰臣曰。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达者自悟渊源。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识其宗。凡为君正心无私。即自利行。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如梁武舍身为奴。此小乘偏见。非后代所宜法也。车驾幸译经院。赐坐慰劳。增什物给童子。悉出禁中所藏梵本。令其翻译。复选梵学沙门。为笔受。义学沙门十人。为證义。自是每岁诞节。必献新经。皆召坐赐斋。以经付藏颁行。适西国有进大乘祝藏经。诏法天详定。天奏。此经是于阗书体。非是梵文。况其中无请问人。及听法众。前后六十五处。文义不正。帝召天谕曰。使邪伪得行。非所以崇佛教也。宜焚弃此本。以绝后惑。下诏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其内外诸郡童行并与剃度。时新经陆续以进上如次披览。谓宰臣曰。天息灾等。妙得翻译之体。诏除天息灾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法天施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法天改名法贤。并月给酥酪钱有差。上亲制三藏圣教序以赐之。用冠新译之首。中云。法师天息灾等。常持四忍。早悟三空。翻贝叶之真诠。续人天之圣教。芳猷重启。偶运当时。润五声于文章。畅四始于风律。堂堂容止。穆穆辉华。旷劫而昏蛰重明。玄门昭显。轨范而宏光妙法。净界腾音。及真宗即位。礼部侍郎陈恕。以译院久费供亿为言。上不听。且制序文。命置先帝序后。从法贤请也。咸平三年八月。天息灾示寂。谥慧辩。敕有司具礼祭葬。次年法贤亡。谥玄觉。礼视慧辩。施护先逝。三师遭逢圣世。首隆译场。续狮弦之响。发空谷之音。阐宣之功。无忝前哲矣。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法天,一曰法贤,中天竺摩伽陀国人。宋初,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共译经义,始出《无量寿经》、《尊胜经》、《七佛赞》。州牧王龟从润色之,献阙下。太祖建隆六年八月,召见赐紫。初兴译事,诏童子五十人习梵书。法天所译,《大方等总持宝光明经》五卷,《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六卷、《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二纸馀,《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七纸馀,《佛说圣曜母陀罗经》三纸半,《圣无能胜金刚大陀罗尼经》三纸半,《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五纸,《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三纸馀,《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一纸半,《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六纸馀,《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一纸弱,《佛说大护明大陀罗尼经》五纸,《佛说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七纸,《佛说普贤菩萨陀罗尼经》二纸强,《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二卷,《妙臂菩萨所问经》四卷,《佛说金刚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三卷,《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六纸馀,《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拿罗仪轨经》二卷,《大寒林圣拿罗陀罗尼经》四纸馀,《最胜佛顶陀罗尼经》二纸强,《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七纸半,《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一纸半,《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二卷,《七佛赞呗伽陀》二纸强,《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二纸弱,《犍椎梵赞》七纸半,《佛说长者施报经》六纸馀,《佛说七佛经》一卷,《毗婆尼佛经》二卷,《佛说大三摩惹经》四纸半,《妙法圣念处经》八卷,《佛说分别缘生经》一纸馀,《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三纸馀,《佛说诸形有为经》一纸强,《佛说目莲所问经》二纸弱,《佛说苾刍五法经》四纸馀,《佛说苾刍迦尸迦十法经》二纸半,《菩提心观释》二纸馀,《佛一百八名赞》二纸馀,《胜军化世百喻伽陀经》七纸弱,《六道伽陀经》五纸。综上所译,都四十四种,大小百一十九纸,成帙者三十五卷,其所敷者博,而功亦勤矣。自太祖以来,迄于真宗,四十馀年中,累承恩锡,赐天竺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号曰“传教大师”。太宗雍熙二年,帝览新译经已,改其名曰法贤。盖天、贤皆译音,本叠韵也。咸平元年,复进所译新经,真宗为之制序。今大藏载法贤所译经共六十馀部,中有《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共二十五品,首列圣教序。以咸平四年五月示寂。谥玄觉法师,敕送终,如慧辨礼。
魏羽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01 【介绍】: 宋歙州婺源人,字垂天。少能文。仕南唐,为雄远军判官。以城降宋,知兴州。太宗淳化中,累官三司左计使,出知滑州。真宗时,再任户部度支使。以疾解职,拜礼部侍郎。涉猎史传,好言事。明于吏道,出入计司凡十八年,习知钱粮之事。
吕奉天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六四
吕奉天,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太平兴国五年登进士第。至道二年官屯田员外郎,上言请撰新历,谓「不出百日,其书必成」。诏许之,然书终不就。真宗时尝知江州。见《宋景文集》卷六二,《淳熙三山志》卷二六,《宋史》卷七○《律历志》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9—1032 【介绍】: 名或作士衡。宋秦州成纪人,徙居京兆府,字天均。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真宗时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三司使等职,司财赋二十年,善理财,所至有余羡。官河北时,春时预付民户帛钱,入夏民输帛于官,足给军需,而广行于诸路。仁宗拜为尚书左丞。然性贪,积家资累巨万。受其婿曹利用牵连降官。
全宋文·卷一六九
李士衡(九五九——一○三二),或作仕衡,字天钧,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后家京兆。第进士,调鄠县主簿,徙知彭山县。寇准荐其才,通判邠州,徙知剑州。咸平三年春王均称乱益州,士衡招降千馀人,击杀数千。累迁度支员外郎,判三司盐铁勾院,历荆湖北路、陕西转运使、知益州、河北都转运使、权知天雄军、知青州,入为三司使。仁宗初拜尚书左丞,知陈州、颍州。前后管计事二十年,官终左卫大将军。天圣十年卒,年七十四,《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衡州茶陵人。性好善。遇凶年,发廪平籴,有贫不能籴者,辄周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