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5,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天神
天神地祇
天宫
天宫宝藏
天鬼
天乘
天师
天根
天祠
天眼
天眼力
天眼明
天眼通
天眼智
天眼智通
天神
【佛学大辞典】
(天名)梵语曰泥缚多Devara%,为梵天,帝释等一切天众之总称。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众恶,天神记识。」
天神地祇
【佛学大辞典】
(术语)欲界所属之夜叉等,又色界已下诸天众之属隶也。又时为梵天,帝释等之通称。地祇者,乃人间之鬼神,坚牢地神,八大龙王等也。法华经曰:「诸天神龙王阿修罗等。」无量寿经私记曰:「吉礼者,云事邦国之鬼神及天神地祇。」
天宫
【佛学大辞典】
(界名)梵语曰泥缚补罗Devapura,天人之宫殿也。圆觉经曰:「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
天宫宝藏
【佛学大辞典】
(杂名)经藏之异名。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之处,收藏一切经,谓之天宫。佛灭后,法藏渐隐没于二处:一天宫,一龙宫。释门正统三曰:「今称龙宫海藏者,乃约龙树入海而言。又称天宫宝藏者,乃附慈氏居处而说。」
天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六趣中之天趣与鬼趣也。二教论上曰:「天鬼见别,人鸟明暗。」
天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乘之一。能修十善,乘之而生于欲界之六天,能修禅定,乘之而生于色界无色界之诸天,是名天乘。
【佛学常见辞汇】
五乘之一,是乘十善以生天上的意思。
【三藏法数】
天即色界天也,谓彼诸天修根本有漏禅观,欲惑不染,以此根本禅定,运出欲界,是名天乘。(有漏者,谓漏落生死也。根本禅,即色界禅。谓能出生一切禅定故也。)
【三藏法数】
天者谓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也。天以十善为乘,运出五道,得生欲天。于修十善时,更能修习禅定,即生色界,无色界天,故名天乘。(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五道者,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天师
【佛学大辞典】
(杂名)天子之师也。佛祖统纪五十一曰:「玄宗沙门一行号称天师。」
天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自在天之标帜,其形为男根者。现今印度教西拔派之神体也。续高僧传玄奘传曰:「至劫比他国,俗事此自在天,其精舍者高百馀尺,中有天根,形极伟大。谓诸有趣由之而生,王民同敬不为鄙耻,诸国天祠率置此形。」
天祠
【佛学大辞典】
(术语)祠大自在天等天部之处。
天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智度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观无量寿经曰:「未得天眼,不能远观。」无量寿经下曰:「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佛学常见辞汇】
天上人的眼,能够看得很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一种则是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所得的天眼是。
【三藏法数】
天眼者,谓诸天因修禅定而得也。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以无色质障碍故也。
天眼力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所得十力之一。佛所得之天眼也。为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能胜者,故云力。
【佛学常见辞汇】
佛所得十力之一,也就是佛所得的天眼,因佛的天眼无能坏和无能胜,所以叫做力。
天眼明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罗汉所得三明之一。天眼通之更为明了者。天眼通凡圣皆能得之,天眼明非圣者不能得。
【佛学常见辞汇】
阿罗汉所得三明之一,比天眼通更加厉害,天眼通凡人圣人都能得到,但天眼明非圣者不能得。
【三藏法数】
谓但见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复见我及众生死时生时,及身口意所作善恶之行,或生善道、恶道,皆悉能见,是名天眼明。
天眼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通之一。以色界天趣清净之四大所造之眼根,而知远近粗细之形色及六道众生之死此生彼,通达无碍者。有修得报得二种。(参见:天眼)。今催眠术家亦有此名目,日本谓之千里眼。
【佛学常见辞汇】
六通之一,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
【三藏法数】
天眼通者,谓于世间一切种种形色,及诸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悉能见也。
【三藏法数】
谓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天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智度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观无量寿经曰:「未得天眼,不能远观。」无量寿经下曰:「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佛学常见辞汇】
天上人的眼,能够看得很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一种则是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所得的天眼是。
【三藏法数】
天眼者,谓诸天因修禅定而得也。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以无色质障碍故也。
天眼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天眼知物之智也。
天眼智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眼智證通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