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资地(資地)
(1).资历和地位。宋书·赵伦之传:“我不言汝资地所任,要是外戚高秩次第所至耳。”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如资地至浅,勋劳未著,即使权领职任,令手下各有兵甲,俟其有立,即时进擢。” 清 全祖望 《吴职方传》:“资地鼎盛,才具尤軼羣。”
(2).资质,天赋。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南海松煤:“近世士人游戏翰墨,因其资地高韵,创意出奇,如 晋 韦仲将 、 宋 张永 所製者,故自不少。” 黄中黄 《沈荩》:“﹝ 藎 ﹞资地絶高。”
《國語辭典》:天良  拼音:tiān liáng
与生俱有的良心善性。《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今番听了黄抚台之言,忽然激发天良,急愤愤的说了这们两句话。」《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做了知县就把天良丧到这步田地。」
《漢語大詞典》:禀姿(稟姿)
指天赋的资质。 清 孙枝蔚 《旅兴》诗之五:“稟姿无愚智,但贵有师承。”
分類:天赋资质
《漢語大詞典》:天思
天赋的才思。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乙籤·王世贞》:“ 陈卧子 曰:‘ 元美 天思颖雋,取材赡博。’”
分類:天赋才思
《國語辭典》:天权(天權)  拼音:tiān quán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四颗,在西方为大熊座δ星。《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又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琁,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
《漢語大詞典》:玄光
内在的、天赋的颖慧。《淮南子·俶真训》:“外内无符,而欲与物接,弊其玄光而求知之於耳目,是释其炤炤,而道之冥冥也。” 高诱 注:“玄光,内明也。一曰:玄,天也。”
《漢語大詞典》:禀形(稟形)
亦作“禀形”。 谓天赋的形貌。 明 李东阳 《〈三寿图〉歌》:“布衣韦带相萧疎,禀形钟气非二初。”
分類:天赋形貌
《漢語大詞典》:天秉
犹天禀,天赋。《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若説三皇五帝,皆不似 紂王 天秉聪明。”
分類:天赋
《漢語大詞典》:天格
指天赋的品质、格调等。 唐 孟郊 《品松》诗:“此松天格高,耸异千万重。”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子牟:“向者吹笛,岂非王孙乎?天格絶高,惜者乐器常常耳。”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四:“ 元和 初,南岳道士 田良逸 、 蒋含弘 ……虚无为心,和煦待物,不事浮饰,而天格清峻。”
《漢語大詞典》:天智
(1).天赋的智慧。韩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视,寄於天聪以听,託於天智以思虑。”
(2).美玉名。逸周书·世俘:“ 商王 紂 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 孔晁 注:“天智,玉之上美者。” 章炳麟 《訄书·客帝匡谬》:“禘郊之祭,鸡次之典,天智之玉,东序之宝,一切上之於 孔 氏。”
《國語辭典》:赋畀(賦畀)  拼音:fù bì
给予。如:「造物者赋畀了野生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漢語大詞典》:天慧
天赋的智慧。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诗引:“汨没天慧,不得自奋。”
分類:天赋智慧
《漢語大詞典》:禀才(稟才)
天赋的才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人之稟才,迟速异分。”
分類:天赋才华
《漢語大詞典》:禀分(稟分)
天赋的资质。宋书·刘穆之传:“ 高祖 既不能厝意,又稟分有在。” 宋 叶适 《巩仲至墓志铭》:“然后知人之稟分高下絶殊,固非切磋诱掖所能增长矣。”
分類:天赋资质
《漢語大詞典》:聪明儿(聰明兒)
唐 人习语。指天赋聪明的人。《敦煌曲子词·苏莫遮》:“聪明儿,禀天性,莫把 潘安 才貌相比并。”太平广记卷二五四引 唐 韩琬 《御史台记·狄仁杰》:“公不闻聪明儿不如有相子?公二人可谓有相子也!”
分類:天赋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