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形算
指天文历数的测算。后汉书·张衡传赞:“三才理通,人灵多蔽。近推形筭,远抽深滞。不有玄虑,孰能昭晣?”
《國語辭典》:天甲经(天甲經)  拼音:tiān jiǎ jīng
比喻骗人的鬼话。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二折:「你念的是赚杀人的天甲经。」
《漢語大詞典》:天文院
宋 代设置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机构。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国朝置天文院于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國語辭典》:阴阳学(陰陽學)  拼音:yīn yáng xué
1.元、明时,曾设置阴阳学官,掌管天文、占候、星卜等事。
2.阴阳家之学。
《國語辭典》:环晕(環暈)  拼音:huán yùn
日月四周的圆形光圈。《新五代史。卷五九。司天考第二》:「而五代之际,日有冠珥、环晕、缨纽、负抱、戴履、背气,十日之中常七八,其繁不可以胜书,而背气尤多。」
《漢語大詞典》:凤职(鳳職)
掌管天文历法的官职。《艺文类聚》卷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赐历表》:“窃以龙驭不爽,靡见侵薄。凤职是司,曾无昃眺。”参见“ 凤历 ”。
《漢語大詞典》:凤历(鳳曆)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皥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后因用“凤历”称岁历。含有历数正朔之意。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昭夏》:“龙图革命,凤历归昌。”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凤历 轩辕 纪,龙飞四十春。” 明 张居正 《恭颂圣德》诗之一:“凤历万年归圣主,鸿图十代授神孙。”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皇帝御极十有七载,凝龙图於黼座,握凤历於璇宫。”
《漢語大詞典》:能术(能術)
(1).善用治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堂谿公 知术,故问玉巵; 昭侯 能术,故以听独寝。”
(2).善于天文历术。后汉书·律历志论:“《太初历》到 章帝 元和 ,旋復疏阔,徵能术者课校诸历,定朔稽元。”
《漢語大詞典》:积候(積候)
谓观察天文。北史·艺术传上·张胄玄:“ 胄玄 积候,知辰星一终之中,有时一见。”新唐书·历志三下:“ 北齐 张子信 合蚀加时,觉日行有入气差,然损益未得其正。”清史稿·时宪志一:“吾之积候者,得彼説而益信;而彼説之若难信者,亦因吾之积候而有以知其不诬。”
分類:观察天文
《漢語大詞典》:监候(監候)
封建时代天文官署的属官。《隋史·百官志下》:“太史监候……为从九品。”新唐书·百官志二:“司天台……五官监候三人,正八品下。”明史·职官志三:“钦天监……五官正推历法,定四时。司历、监候佐之。”
《漢語大詞典》:议历所(議曆所)
宋 代掌管天文历象的官署名。 元 代称司天监, 明 清 称钦天监。宋史·文苑传七·葛胜仲:“上幸学,多献颂者, 胜仲 独献赋,上命中书第其优劣, 胜仲 为首,差提举议历所检讨官兼宗正丞。”
《國語辭典》:天文钟(天文鐘)  拼音:tiān wén zhōng
特殊机械设计的时钟,以显示例如日、月、行星位置,黄道星座等天文资讯。
《國語辭典》:天文台(天文臺)  拼音:tiān wén tái
负责天文观测及研究的机构。
《漢語大詞典》:天文馆(天文館)
普及天文知识的文化教育机构。其活动内容有利用天象仪放映人造星空,进行有关天文知识的演讲,编译通俗天文刊物等。我国第一座天文馆于1957年在 北京 建成。
《国语辞典》:环球时间(环球时间)  拼音:huán qiú shí jiān
目前天文界所通用的世界时。世界性的时区在西元一八八四年建立之后,标准钟一直置于格林威治天文台,后又在法国成立了一个国际报时局(简称为B.I.H.)。国际报时局拥有自己的原子钟,与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子钟上显示的时间完全一致。
《国语辞典》:客星犯帝座  拼音:kè xīng fàn dì zuò
外来的亮星侵入代表皇帝的星座。古人相信这种天文现象代表有外人谋取、侵害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