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619,分57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大年
大鸟哭杨震(又作:大鸟立墓门)
大农钱
大弩吏先迎
大器晚成
大千
大乔(又作:大小乔 江东大小乔)
大人赋
大疏
大树(又作:大树将军 大树日萧萧)
大司农
大庭
大庭之库
大网恢
大巫
典故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一上〈外篇·逍遥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例句

大年方橐龠,小智即蜉蝣。 储光羲 题辛道士房

典故
哭杨震
 
大鸟哭杨震
 
大鸟立墓门
 
华阴葬

相关人物
杨震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杨震〉~767~
岁馀,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朝廷咸称其忠,乃下诏除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先葬十馀日,有大鸟高丈馀,集震丧前,俯仰悲鸣,泪下沾地,葬毕,乃飞去。郡以状上。时连有灾异,帝感震之枉,乃下诏策曰:「故太尉震,正直是与,俾匡时政,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上天降威,灾眚屡作,尔卜尔筮,惟震之故。朕之不德,用彰厥咎,山崩栋折,我其危哉!今使太守丞以中牢具祠,魂而有灵,傥其歆享。」于是时人立石鸟象于其墓所。唐·李贤注引《续汉书》曰:「大鸟来止亭树,下地安行到柩前,正立低头泪出。众人更共摩抚抱持,终不惊骇。」又引谢承《书(后汉书)》曰:「其鸟五色,高丈馀,两翼长二丈三尺,人莫知其名也。」
《司马彪续汉书》卷四〈杨震传〉~427~
杨震将葬,大鸟来止亭树,下地安行到柩前,正立低头泪出。众人更共摩抚抱持,终不惊骇。其鸟五色,高丈馀,两翼长二丈三尺,人莫知其名也。
典故
大农钱

相关人物
东郭咸阳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428~
于是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侍中。咸阳,齐之大煮盐,孔仅,南阳大冶,皆致生累千金,故郑当时进言之。弘羊,雒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故三人言利事析秋豪矣。大农上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韦昭云:「天子私所赐经用也。公用属大司农也。」」使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
典故
先驱负弩
 
前驱负弩
 
大弩吏先迎
 
小人负弩
 
县令前驱
  
负弩前驱
  
负矢还
 
轺车使蜀
 
马卿归故里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46~
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广汉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是时邛笮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妾,请吏,比南夷。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笮、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驰四乘之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案:「霍去病出击匈奴,河东太守郊迎负弩。又魏公子救赵击秦,秦军解去,平原君负䪍矢迎公子于界上。」

例句

无能甘负弩,不慎在提衡。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并引

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 张九龄 郡江南上别孙侍御

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 李商隐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汉庭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 王初 送叶秀才


《老子·德经·四十一章》~7~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例句

嘉谷不夏熟,大器当晚成。 欧阳詹 徐十八晦落第

典故

《昭明文选》卷五十九〈碑文下墓志·碑文下·头陀寺碑文〉~2539~
质判玄黄,气分清浊。涉器千名,含灵万族。淳源上派,浇风下黩。爱流成海,情尘为岳。皇矣能仁,抚期命世。乃眷中土,聿来迦卫。奄有大千,遂荒三界。殷鉴四门,幽求六岁。亦既成德,妙尽无为。帝献方石,天开渌池。祥河辍水,宝树低枝。通庄九折,安步三危。川静波澄,龙翔云起。耆山广运,给园多士。金粟来仪,文殊戾止。应乾动寂,顺民终始。法本不然,今则无灭。象正虽阑,希夷未缺。于昭有齐,式扬洪烈。释网更维,玄津重枻。惟此名区,禅慧攸托。倚据崇岩,临睨通壑。沟池湘汉,堆阜衡霍。膴膴亭皋,幽幽林薄。唐·李善注引《毛诗》曰:「奄有龟、蒙,遂荒大东。」又引《法华经》曰:「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又曰:如来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
典故 
借周郎便
 
两乔
 
乔家那窈娘
  
大小乔
  
小乔初嫁
 
东风天不周郎与
 
江东大小乔
 
铜雀春情

相关人物
大乔
 
孙策
 
周瑜
 
小乔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259~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例句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 杜牧 偶呈郑先辈

周郎若见红儿貌,料得无心念小乔。 罗虬 比红儿诗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赤壁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典故
大人赋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列传下〉~2592~
相如拜为孝文园令。上既美子虚之事,相如见上好仙,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奏〈大人赋〉。天子大说,飘飘有陵云气游天地之閒意。

例句

预知大人赋,掩却归来词。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

典故
二疏乡里
 
大疏
 
东门帐饮
 
东门贤父子
 
汉庭疏
 
都门饯

相关人物
疏受
 
疏广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疏广(兄子)疏受〉~3039~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徵为博士太中大夫。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广为少傅。数月,吉迁御史大夫,广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子,亦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上甚欢说。顷之,拜受为少傅。……子外祖父特进平恩侯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视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丞相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臣等所能及。」广繇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甲·咏史〉~993~
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蔼蔼东都门,群公祖二疏。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行人为陨涕,贤哉此大夫。挥金乐当年,岁暮不留储。顾谓四座宾,多财为累愚。清风激万代,名与天壤俱。咄此蝉冕客,君绅宜见书。
典故  
大树日萧萧
 
将军换马
  
思冯异
 
树比公孙

相关人物
溤异


《后汉书》卷十七〈冯岑贾列传·溤异〉~64~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别击破铁胫于北平,又降匈奴于林闟顿王,[六]因从平河北。
《东观汉记校注》卷九〈冯异传〉~33~
冯异,字公孙,为人谦退,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每止顿,诸将共论功伐,异常屏止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

例句

甘棠名异奭,大树姓非冯。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树比公孙大,城如道济长。 张九龄 钱王尚书出边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

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 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将军别换马,夜出拥雕戈。 杜甫 日暮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杜甫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王昌龄 从军行二首

典故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73~
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又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騪粟都尉,武帝军官,不常置。王莽改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初,斡官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大司农。
《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三·大司农〉~3590~
大司农,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丞一人,比千石。部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部丞主帑藏。
典故
相关人物
大庭氏


《庄子》外篇·卷四中《胠箧》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

例句

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至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大庭终反朴,京观且僵尸。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典故
大庭之库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昭公·传十八年〉~840~
宋卫、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晋·杜预注:「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处作库。高显,故登以望气,参近占以审前年之言。」唐·孔颖达疏:「大庭氏,古天子之国名也。先儒旧说皆云炎帝号神农氏,一曰大庭氏。」
典故
大网恢
  
天网开
 
疏网恢恢


《老子》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例句

大恢生死网,飞走无逃处。 刘驾 效陶

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吕岩 哭陈先生

天网初开释楚囚,残骸已废自知休。 李涉 硖石遇赦

圆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典故

《太平御览》卷七三五
《庄子》(逸篇):小巫见大巫,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也。
《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张纮传》
「纮著诗赋铭诔十馀篇。」南朝·裴松之注引《吴书》:「纮见楠榴枕,爱其文,为作赋。陈琳在北见之,以示人曰:『此吾乡里张子纲所作也。』后纮见陈琳作武库赋、应机论,与琳书深叹美之。琳答曰:『自仆在河北,与天下隔,此閒率少于文章,易为雄伯,故使仆受此过差之谭,非其实也。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例句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杜甫 赠韦左丞丈

文行蕴良图,声华挹大巫。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文囿陪多士,神州试大巫。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茂陵罢酒惭中圣,漳浦题诗怯大巫。 许浑 宣城崔大夫召联句偶疾不获赴因献

《國語辭典》:大年  拼音:dà nián
1.高年,年纪大。《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农历新年。元。乃贤〈新乡媪〉诗:「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
《國語辭典》:负弩(負弩)  拼音:fù nǔ
古时上级长官来访时,下级官吏背负弩矢在前引导以示尊敬。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郡将州司,郊迎负弩。」宋。苏轼诉衷情。钱塘风景古今奇〉词:「钱塘风景古今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漢語大詞典》:负矢(負矢)
(1).中箭;带箭。国语·吴语:“譬如羣兽然,一个负矢,将百羣皆奔。” 清 毛奇龄 《遍阅虎圈诸兽和高阳相公》:“鸦翎习习负矢飞,鸡斯之乘归林支。”
(2).背着箭囊。后汉书·郑太传:“妇女犹戴戟操矛,挟弓负矢,况其壮勇之士,以当妄战之人乎!”
(3).犹负弩。古代恭迎尊长之礼。 唐 李商隐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诗:“想就安车召,寧期负矢还。” 明 孙柚 《琴心记·牛酒交欢》:“县令不劳负矢,俱到驛中相见。”参见“ 负弩 ”。
《國語辭典》:负弩(負弩)  拼音:fù nǔ
古时上级长官来访时,下级官吏背负弩矢在前引导以示尊敬。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郡将州司,郊迎负弩。」宋。苏轼诉衷情。钱塘风景古今奇〉词:「钱塘风景古今奇,太守例能诗,先驱负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國語辭典》:大器晚成  拼音:dà qì wǎn chéng
本指大的器具非一朝一夕可完成。语出《老子》第四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后引申指一个人的成就较晚。《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
《國語辭典》:大千  拼音:dà qiān
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参见「三千大千世界」条。北魏。文成帝〈修复佛法诏〉:「况释迦如来,功济大千,惠流尘境。」
分類:大千世界
《國語辭典》:二乔(二喬)  拼音:èr qiáo
汉太尉桥玄的二个女儿,本作「二桥」,皆容貌出众,孙策纳大桥,周瑜纳小桥,桥姓后改为乔,故称为「二乔」。唐。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國語辭典》:大乔(大喬)  拼音:dà qiáo
汉太尉桥玄之长女,后嫁与孙策为妻。参见「二乔」条。
分類:大乔
《漢語大詞典》:大桥(大橋)
亦作“ 大乔 ”。 三国 吴 孙策 之妻。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公 两女,皆国色也。 策 自纳 大桥 , 瑜 纳 小桥 。”《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久闻 江东 乔公 有二女,长曰 大乔 ,次曰 小乔 。”
分類:大桥孙策
《國語辭典》:小乔(小喬)  拼音:xiǎo qiáo
三国时周瑜之妻。参见「二乔」条。宋。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漢語大詞典》:小桥(小橋)
(1). 三国 吴 周瑜 之妻。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 公二女,皆国色也。 策 自纳 大桥 , 瑜 纳 小桥 。”
(2).小型桥梁。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之五:“小桥飞断岸,高花出迥楼。”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漢語大詞典》:大树(大樹)
指 东汉 冯异 。旧五代史·世袭传一·李茂贞:“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内外持管钥者,亦呼为司空太保,与夫 细柳 、 大树 之威名,盖相远矣。”参见“ 大树将军 ”。
分類:大树冯异
《國語辭典》:大树将军(大樹將軍)  拼音:dà shù jiāng jūn
1.东汉大将冯异。《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2.不居功自傲的将领。《南史。卷五五。冯道根传》:「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美其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
分類:大将冯异
《國語辭典》:大树将军(大樹將軍)  拼音:dà shù jiāng jūn
1.东汉大将冯异。《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2.不居功自傲的将领。《南史。卷五五。冯道根传》:「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美其口不论勋。约曰:『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
分類:大将冯异
《漢語大詞典》:将军树(將軍樹)
(1).后汉书·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 异 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遂以“将军树”借指大树。 北周 庾信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月落将军树,风惊御史乌。”亦用为建立军功之典。 唐 王昌龄 《从军行》:“虽投 定远 军,未坐将军树。”
(2).指 吴 越王 钱鏐 事。 鏐 , 临安 人,里中有大木,幼时与群儿戏于木下。及贵,归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号其幼所尝戏之大木曰“衣锦将军”。见新五代史·吴越世家。 宋 苏轼 有《临安三绝·将军树》诗,咏其事。
《漢語大詞典》:大司农(大司農)
官名。 秦 置治粟内史, 汉景帝 时改称大农令, 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 北齐 时称司农寺卿, 隋 唐 以后所置略同。 元 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 明 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國語辭典》:大庭  拼音:dà tíng
外朝之廷,在库门内、雉门外。《逸周书。卷二。大匡解》:「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
《國語辭典》:天网恢恢(天網恢恢)  拼音:tiān wǎng huī huī
上天的法网虽宽大稀疏,但绝不会纵容作恶的坏人。语出《老子》第七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后以比喻犯法者难逃国法制裁。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三三出:「此人如果太奸豪,天网恢恢岂可逃。」《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母亲、父亲,你二位老人家,可曾听见那纪贼父子,竟被朝廷正法了?可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作「天道恢恢」。
《漢語大詞典》:大巫
(1).指为首的或法术高明的巫师。史记·滑稽列传:“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单衣,立大巫后。” 宋 陆游 《龙湫歌》:“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簫小巫舞。”
(2).比喻自己所敬服的人。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参见“ 小巫见大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