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619,分57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大谷梨
大河彻底清泚
大横卜
大横庚
大槐宫
大荒经
大家
大家东征
大角
大钧
大块噫气
大雷书
大梁屠
大炉
大明宫
典故
大谷梨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志下·闲居赋〉~704~
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唐·李善注引《广志》:「洛阳北芒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惟有一树。」

例句

未胜晏子江南橘,莫比潘家大谷梨。 崔兴宗 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色对瑶池紫,甘依大谷红。若令逢汉主,还冀识张公。 李峤

典故
大河彻底清泚


《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襄公·传八年〉~52~
冬。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也。子驷。子国。子耳。欲从楚。子孔。子蟜。子展。欲待晋。子驷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民急矣。姑从楚以纾吾民。晋师至。吾又从之。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牺牲玉帛。待于二竟。以待彊者。而庇民焉。寇不为害。民不罢病。不亦可乎。
《昭明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思玄赋〉~672~
天长地久岁不留,俟河之清秪怀忧。唐·李善注引晋·杜预曰:「逸诗也,言人寿促而河清迟也。喻晋之不可待。」
典故
大横卜
 
横理庚庚

相关人物
陈平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43~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彊。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未定。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于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还报曰:「信矣,毋可疑者。」代王乃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安。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集解应劭曰:「以荆灼龟,文正横。」
典故
大横庚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43~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四]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彊。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未定。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荀悦云:『大横,龟兆横理也。』按:庚庚犹『更更』,言以诸侯更帝位也。」

例句

如无一战霸,安有大横庚。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典故

《苏轼诗集》卷十四〈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一:「指点先凭采药翁,丹青化出大槐宫。眼明小阁浮烟翠,齿冷新诗嚼雪风。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此生的有寻山分,已觉温台落手中。」
典故
大荒经


《山海经·海经》卷九〈大荒东经·皮母地丘〉~340~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山海经·海经》卷十〈大荒南经·䟣踢、双双〉~363~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䟣踢。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山海经·海经》卷十一〈大荒西经·不周负子山〉~387~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山海经·海经》卷十二〈大荒北经·附禺山〉~49~
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閒,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

例句

那劳出师表,尽入大荒经。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典故

《独断》卷上
天子自谓所居曰「行在所」,犹言今虽在京师、行所至耳。巡狩天下,所奏事处皆为宫。在京师曰奏长安宫,在泰山则曰奏奉高宫。唯当时所在,或曰朝廷,亦依违尊者所都,连举朝廷以言之也。亲近侍从官称曰大家;百官小吏,称曰天家。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
《大唐新语》卷十二〈酷忍第二十七〉~80~
高宗王后性长厚,未尝曲事上下。母柳氏,外舅奭,见内人尚官,又不为礼。则天伺王后所不敬者,倾心结之。所得赏赐,悉以分布。罔诬王后与母求厌胜之术。高宗遂有意废之。长孙无忌已下,切谏以为不可。时中书舍人李义府阴贼乐祸,无忌恶之,左迁壁州司马。诏书未至门下,李义府密知之,问计于中书舍人王德俭。王德俭曰:「武昭仪甚承恩宠,上欲立为皇后,犹豫未决者,直恐大臣异议耳。公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坐取富贵。」义府然其计,遂代德俭宿直,叩头上表,请立武昭仪。高宗大悦,召见与语,赐宝珠一斗,诏复旧官。德俭,许敬宗之甥也,瘿而多智,时人号曰智囊。义府于是与敬宗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等,观时变而布腹心矣。高宗召长孙无忌、李绩、于志宁、褚遂良,将议废立。绩称疾不至,志宁顾望不敢对。高宗再三顾无忌曰:「莫大之罪,无过绝嗣。皇后无子,今欲废之,立武士女,何如?」无忌曰:「先朝以陛下托付遂良,望陛下问其可否。」遂良进曰:「皇后出自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伏事先帝,无违妇德。愚臣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旨。」高宗不悦而罢。翌日又言之,遂良曰:「伏愿再三审思。愚臣上忤圣颜,罪当万死。但得不负先帝,甘心鼎镬。」因置笏于殿阶,曰:「还陛下此笏。」乃解巾叩头流血。高宗大怒,命引出。则天隔帘大声曰:「何不扑杀此獠!」无忌曰:「遂良受先帝顾命,有罪不可加刑。」翌日,高宗谓李绩曰:「册立武昭仪,遂良固执不从,且止。」绩曰:「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许敬宗又宣言于朝曰:「田舍儿剩种得十斛麦,尚欲换旧妇。况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则天令人以闻,高宗意乃定。遂废王皇后及萧淑妃为庶人,囚之别院。高宗犹念之,至其幽所,见其门封闭极密,唯通一窍以通食器,恻然呼曰:「皇后、淑妃何在,复好在否?」皇后泣而言曰:「妾得罪,废弃以为宫婢,何敢窃皇后名!」言讫呜咽。又曰:「至尊思旧,使妾再见日月,望改此为回心院,妾再生之幸。」高宗曰:「朕即有处分。」则天知之,各杖一百,截去手,投于酒瓮中,谓左右曰:「令此两妪骨醉可矣。」初,令宫人宣敕示王后,后曰:「愿大家万岁。昭仪长承恩泽,死是吾分也。」次至淑妃,闻敕骂曰:「阿武狐媚,翻覆至此,百生千劫,愿我托生为猫儿,阿武为老鼠,吾扼其喉以报今日足矣。」自此禁中不许养猫儿。频见二人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则天恶之,命巫祝祈祷,祟终不灭。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上〈吐蕃列传上〉~5226~
久视元年,吐蕃又遣其将曲莽布支寇凉州,围逼昌松县。陇右诸军州大使唐休璟与莽布支战于洪源谷,斩其副将二人,获首二千五百级。长安二年,赞普率众万馀人寇悉州,都督陈大慈与贼凡四战,皆破之,斩首千馀级。于是吐蕃遣使论弥萨等入朝请求和,则天宴之于麟德殿,奏百戏于殿庭。论弥萨曰:「臣生于边荒,由来不识中国音乐,乞放臣亲观。」则天许之。于是论弥萨等相视笑忭拜谢曰:「臣自归投圣朝,前后礼数优渥,又得亲观奇乐,一生所未见。自顾微琐,何以仰答天恩,区区褊心,唯愿大家万岁。」明年,又遣使献马千匹、金二千两以求婚,则天许之。
典故
大家东征

相关人物
班昭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列传·曹世叔妻〉~2784~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昭明文选》卷九〈赋戊·纪行上·东征赋〉~432~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例句

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 杜甫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典故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
「大角者,天王帝廷。」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大角一星,在两摄提閒,人君之象也。占:其明盛黄润,则天下大同也。」

例句

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 杜甫 伤春五首

典故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列传〉~2227~
服乃太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意。万物变化,固亡休息。斡流而迁,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变化而嬗。沕穆亡间,胡可胜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吉凶同域。彼吴彊大,夫差以败;粤栖会稽,句践伯世。斯游遂成,卒被五刑;傅说胥靡,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孰知其极?水激则旱,矢激则远。万物回薄,震荡相转。云烝雨降,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坱圠无垠。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迟速有命,乌识其时?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钧上,此以造化为大钧也。」又,引应劭曰:「其气坱圠,非有限齐也。」师古曰:「今造瓦者谓所转者为钧,言造化为人,亦犹陶之造瓦耳。坱音乌朗反。圠音于黠反。」
典故
噫为风
 
大块噫气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一下〈内篇·逍遥游〉~45~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号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

例句

大块方噫气,何辞鼓青蘋。 李白 赠张相镐二首

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

典故
大雷书

相关人物
鲍照


《鲍参军集》卷二、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通典·兵典》
《通典·兵典》:世说新书,曹公军行失道,二军皆渴,公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水出,乘此得及前水。

例句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李白 秋浦寄内

典故
大梁屠
 
夺晋鄙
 
击晋
 
救赵
 
朱亥袖椎
 
朱公子
 
神槌朱亥
 
袖槌人
 
迎朱亥
 
金椎袖
 
金锥报恩
 
鼓刀人

相关人物
侯嬴
 
朱亥
 
魏无忌(信陵君)
 
晋鄙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例句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李白 侠客行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李白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李白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典故 
天地炉
 

《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262~
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

简释

洪炉:喻天地宇宙。唐刘禹锡《九华山歌》:“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


例句

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垆始开辟。 刘禹锡 九华山歌

暂辍洪炉观剑戟,还将大笔注春秋。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联延掩四远,赫弈成洪炉。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刘禹锡 华山歌

谁能假羽翼,直上言红炉。 吴融 平望蚊子二十六韵

圣日麻双下,洪炉柄共操。 姚合 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李商隐 有感二首

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李商隐 异俗二首

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 杜甫 北风

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杜甫 行次昭陵

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 杨巨源 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

三伏鼓洪炉,支离一病夫。 权德舆 病中苦热

洪炉无久停,日月速若飞。 毕耀 赠独孤常州

顾己文章非酷似,敢将幽劣俟洪炉。 卢纶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

须知天地为炉意,尽取黄金铸作波。 裴夷直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

玉节朝天罢,洪炉造化新。 顾况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

典故

《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一·十道郡国·关内道〉~394~
皇城在西北隅,谓之西内。正门曰承天,正殿曰太极。太极之后殿曰两仪。内别殿、亭、观三十五所。京师西有大明、兴庆二宫,谓之三内。有东西两市。都内,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街分一百八坊。坊之广长,皆三百馀步。皇城之南大街曰朱雀之街,东五十四坊,万年县领之。街西五十四坊,长安县领之。京兆尹总其事。东内曰大明宫,在西内之东北,高宗龙朔二年置。正门曰丹凤,正殿曰含元,含元之后曰宣政。宣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弘文史二馆。高宗已后,天子常居东内,别殿、亭、观三十馀所。南内曰兴庆宫,在东内之南隆庆坊,本玄宗在藩时宅也。自东内达南内,有夹城复道,经通化门达南内。人主往来两宫,人莫知之。宫之西南隅,有花萼相辉、勤政务本之楼。
《國語辭典》:大槐宫(大槐宮)  拼音:dà huái gōng
比喻富贵权势的虚幻无常。参见「大槐安国」条。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冷落巫山峰十二,朝云暮雨意无踪,一觉大槐宫。」
《國語辭典》:南柯  拼音:nán kē
梦境。参见「南柯一梦」条。宋。范成大 题城山晚对轩壁诗:「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國語辭典》:大家  拼音:dà jiā
1.世家望族。《左传。昭公五年》:「箕襄、邢带、叔禽、叔椒、子羽,皆大家也。」汉。桓宽《盐铁论。复古》:「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
2.著名的专家。如:「唐宋八大家」。《明史。卷二○五。唐顺之传》:「为古文,洸洋纡折有大家风。」
3.众人。《红楼梦》第八回:「又酽酽的沏上茶来,大家吃了。」
《漢語大詞典》:大角
(1).星名。北天的橙色亮星,属亢宿,在摄提间。即牧夫座第一星。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 张守节 正义:“大角一星在两摄提间,人君之象也。”
(2).乐器名。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卫士六百为大角手,六番閲习吹大角,为昏明之节,诸营垒候以进退。”
《國語辭典》:大钧(大鈞)  拼音:dà jūn
1.天。《文选。卢谌。赠刘琨》:「大钧载运,良辰遂往。」
2.钧,音调。大钧指五音中宫、商二音。《国语。周语下》:「大钧有镈无钟,甚大无镈,鸣其细也。」
《漢語大詞典》:大炉(大爐,大鑪)
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以喻天地。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大鑪覆载之间,占风纳賮。” 唐 杜甫 《遣怀》诗:“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炉,一本作“ 罏 ”。
分類:天地喻天
《國語辭典》:洪炉(洪爐)  拼音:hóng lú
1.大火炉、大熔炉。唐。白居易〈答友问〉诗:「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
2.比喻陶冶和锻鍊人才的环境。如:「黄埔军校是革命军人的洪炉。」
《漢語大詞典》:大明宫
唐 代宫名。 贞观 八年建 永安宫 ,九年改名 大明宫 。 龙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莱宫 , 长安 元年复称 大明宫 。亦谓之东内。内有 麟德 、 含元 、 宣政 、 紫宸 等殿。 宣政殿 左右为中书、门下二省。自 高宗 以后,皇帝常居东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东。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旧唐书·地理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