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6 【介绍】: 唐僧。湖州长城人,俗姓钱。钱徽孙。早以孝闻,出家依湖州开元寺僧高闲。高闲善草隶,传其笔法。后参盐官齐安,得悟禅法。寻归乡,传徒讲法。懿宗咸通三年,住杭州径山院,为径山第二祖。卒于山。吴越时,追谥无上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钱氏。湖州长城人。祖徽礼部侍郎。父晟不仕。卧病久之。宗刲股肉作羹以进。病因愈。孝誉远著。时高闲以内供奉上都临坛大德。居州之开元寺。闲善草书。声名藉甚。宗请礼以为师。而剃染焉。谒盐官悟空大师。获印记。咸通三年辛巳。巡历名山。遂止天目东峰之径山。道俗归心。化以弘阐。有弟子洪諲。以讲论自矜。宗谓之曰。佛祖正法。直截亡诠。汝算海沙。于理何益。但能莫存知见。泯绝外缘。离一切心。即汝真性。諲闻茫然。礼辞游方。至沩山悟旨。乃知宗训为不诬也。七年丙戌。闰三月五日示灭。塔全身于大寂岩下。梁乾化五年。吴越国王尚父钱氏。表请谥曰无上天下号为径山第二祖。云芽先生吴兴沈敬脩述赞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6 【介绍】: 唐僧。曹州南华人。俗姓邢。从黄檗山运禅师出家,参学诸方,不惮艰苦,行业纯一,得佛法要意。住真定临济院。卒谥慧照大禅师,后人称临济禅宗,为禅宗五大宗之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7 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唐末禅僧。嗣洪州黄檗希运而得禅法。宣宗大中八年(854)后,住镇州临济院,世称临济和尚。禅锋峻峭,开临济宗一派,为唐末禅门五宗之一,在五代至两宋间影响巨大。卒谥慧照禅师。其论禅之语,后人辑《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祖堂集》卷一九、《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二有传,并存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邢氏。曹州南华人。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即慕禅宗。初依希运禅师。止黄檗山。堂中第一座。勉令问话。玄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意。檗便打。如是三问。三遭打。遂辞黄檗。参大愚。愚问什么处来。玄云。黄檗来。愚云。黄檗有何言教。玄举前话。且问愚以遭黄檗打。过所在处。愚云。黄檗恁么老婆心。为汝得彻困。汝犹不知。反从我觅过耶。玄于是大悟云。元来佛法无多子。愚因揕其衣领。诘之云。适来汝尚不知其过。而今又道佛法无多子。汝见个什么如此。玄无语。但筑愚肋下三举而已。愚拓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玄即走见黄檗。檗云。尿床鬼子。来来去去作么。玄云。只为老婆心切。檗云。大愚饶舌。待见与他一顿。玄云。说什么待见。即今便是。遂鼓檗一掌。檗笑云。者风颠汉。敢来这里捋虎须。参堂去。 玄一日辞黄檗。檗云。什么处去。玄云。不是河南。即是河北。檗枮柱杖便打。玄捉住柱杖云。者老汉莫盲枷瞎棒。已后错打人去在。檗唤侍者。把将柱杖拂子来。玄唤侍者。把将火来。檗云不然。但将去。汝后坐断天下人舌头在。玄还乡党。俯徇请人之请。住子城南临济禅苑。上堂云。汝等诸人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向面门出入。汝若不识。但问老僧。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玄便打云。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 上堂。夫为法者。不避丧身命。我在先师处。三度吃棒。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顿。谁为我下得手。时有僧云。某甲下得手。玄与柱杖。其僧拟接。玄便打。咸通七年丙戌四月十日将示灭。乃集嗣法诸徒。说偈曰。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如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偈毕坐逝。谥慧照。塔号澄灵。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义玄。俗姓邢。曹州南华人也。参学诸方不惮艰苦。因见黄檗山运禅师。鸣啄同时了然通彻。乃北归乡土。俯徇赵人之请。住子城南临济焉。罢唱经论之徒皆亲堂室示人心要。颇与德山相类。以咸通七年丙戌岁四月十日示灭。敕谥慧照大师。塔号澄虚。言教颇行于世。今恒阳号临济禅宗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7—883 【介绍】: 唐僧。韶州浈昌人,一说韶州怀化人,俗姓叶。削发依南华寺通禅师,后谒耽源禅师,又参大沩山禅师,从学十余载。住袁州仰山,世称仰山慧寂。别立一派,称沩仰宗。常于空中作圆相,相中写“佛”字,以手势启悟人,称仰山门风。传有《仰山法示成图相》。敕谥智通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7—883 俗姓叶,韶州浈昌(今广东南雄)人,一说怀化(今广东广州东南)人。17岁出家。后嗣沩山灵祐而得禅法,历住沩山达十四五年。晚住袁州仰山,世称仰山和尚。与灵祐同创沩仰宗,为禅宗五宗之一,在唐末五代影响颇大。卒后,于昭宗时赐号通智大师。《全唐文》卷八一三有陆希声撰《仰山通智大师塔铭》。《祖堂集》卷一八、《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一有传,诸书存其诗偈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粤诗·卷一二
释慧寂(八○七 — 八八三),俗姓叶。韶州怀化(今韶关)人。年九岁,于广州和安寺投不语通禅师出家。十四岁,父母取归,欲与婚媾。不从,断手二指,跪致父母前,以明礼佛之志。父母乃许之。再诣通禅师处,得披剃,未登具,即游方。初谒耽源,后参沩山,为南岳下四世,沩山祐禅师法嗣。于袁州仰山,开沩仰宗,世称仰山和尚。唐僖宗中和三年卒,年七十七。谥智通禅师。南唐释静释筠《祖堂集》卷一八、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九有传。偈颂五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韶州浈昌叶氏子。年十五。恳求出家。父母不听。十七恳愈甚。犹未许也。其夜忽有白光二道。贯其舍。察其所从来。则自曹溪发也。寂亦左断无明指及小指。以进曰。敢以奉酬劬劳之德。于是遣依通禅师于南华薙染。年十八。即以沙弥进道。初访耽源。已觉升堂。后见沩山。遂能臻奥。问沩山云。如何是真佛住处。沩云。以思无思之妙。反思灵𦦨之无穷。思尽还源。此性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于是执侍久之。遂往江陵受戒。乃参岩头。岩举拂子。寂展坐具。岩置拂子于背后。寂以坐具搭肩上出。岩云。我不肯汝放。品肯汝收。问石室云。佛之与道相去几何。室云。道如展掌。佛似握拳。即辞室。室门送召云。莫一向去。已后却来我边。寂归沩山居十年。父子酬唱。及应接他机。具见别录。后自王莽山。迁止仰峤。随缘展化。言句尤繁。上堂云。汝等诸人。各自回光反照。莫记吾言。汝从无始劫来。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难顿拔。吾之所言。盖欲夺汝觕识。如将黄叶止啼。有什么是处。僧问。禅宗顿悟。毕竟入门的意如何。寂云。此事极难。若是祖师门下。上根上契。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其馀根随智劣。若不安禅静虑。到者里总须茫然。僧云。此外还别有方便。令学人得入也无。寂云。别有别无。徒令汝心不安。且道。汝是什么处人。僧云幽州人。寂云汝还思彼处否。僧云常思。寂云。彼处楼台林苑。人马骈阗。汝反思时。还有许多般否。僧云。某甲到者里。一切不见有。寂云。汝解犹在境。信位即是。人位即不是。据汝所解。只得一玄。向后得座披衣。自看去好。僧礼谢而去。 寂于未迁化之数年前。有偈云。年满七十七。老去是今日。任性自浮沈。两手攀屈膝。逮兹果于韶州东平山抱膝而化。时年七十七。后谥智通大师妙光之塔。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慧寂。俗姓叶。韶州须昌人也。登年十五恳请出家。父母都不听允止。十七再求。堂亲犹豫未决。其夜有白光二道。从曹溪发来直贯其舍。时父母乃悟是子至诚之所感也。寂乃断左无名指及小指。器藉跪致堂阶曰。答谢劬劳如此。父母其不可留舍之。依南华寺通禅师下削染。年及十八尚为息慈。营持道具行寻知识。先见耽源。数年良有所得。后参大沩山禅师。提诱哀之栖泊十四五载而足跋。时号跛脚驱乌。凡于商攉多示其相。时韦胄就寂请伽陀。乃将纸画规圆相。圆围下注云。思而知之落第二头。云不思。而知落第三首。乃封呈达。自尔有若干势以示学人。谓之仰山门风也。海众抠衣得道者不可胜计。往往有神异之者。条来忽去。人皆不测。后敕追谥大师曰智通塔号妙光矣。今传仰山法示成图相行于代也。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叶。韶州须昌人。年十五。恳出家。父母不听允。十七再求。堂亲犹豫未决。其夜有白光二道。从曹溪发来。直贯其舍。时父母乃悟。是子至诚之所感也。寂乃断左无名指。及小指。器藉跪致堂阶曰。答谢劬劳。父母知不可留舍之。依南华寺通禅师削染。年十八营持道具。先见耽源。有所得。后参大沩山禅师。提诱哀之。栖泊十四五载而足跛。时号跛脚驱乌。凡于商攉。多示其相。时韦胄就寂请伽陀。乃将纸𦘕规圆相。圆围下注云。思而知之落第二头。不思而知。落第四首。乃封呈达。自尔有若干势。以示学人。谓之仰山门风。海众抠衣。得道者不可胜计。往往有神异之者。倏来忽去。人皆不测。后敕追谥曰智通。塔号妙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 【介绍】: 即石霜。唐僧。庐陵新淦人,俗姓陈。年十三出家,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就东洛学律。避世混俗于长沙,至石霜山,人莫能识。后与禅侣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游学者寻见之,号哭扣击,交请不出。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亦长坐不卧,屹若椔杌,时人谓之石霜枯木众。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禅师名庆诸。庐陵新淦陈氏子也。生而神俊。标致闲暇。年十三。独游南昌。爱西山。往游览忘返。沙门绍銮与语奇之。谓人曰。此儿自奋如此。他日未易量也。容纳之。诸事之。十年如一日。乃剃发。诣嵩岳受具。时洛下毗尼之学盛。诸睨视讲席。良久而去。有劝之者。诸不答。闻湘中有南宗法道。往造大沩。时祐禅师。席下万指。诸愿籍名役作。勤劳杵臼间甚久。祐见之簸处曰。檀信物不可抛撒。曰不敢。祐俯拾得一粒曰。此非抛撒者耶。诸拟对之。祐曰。勿轻此一粒。百千粒从此粒生。曰即如是。此粒从何生乎。祐为大笑。明日升座曰。大众米里有虫。然诸疑终不决。至道吾智禅师所依止。问曰。和尚百年后。有人问极则事。如何向伊道。智唤沙弥。沙弥至。智曰添净瓶水著。却问诸曰。汝适何所问。诸理前语。智即起去。诸于是悟其旨。时方为二夏僧。去隐于浏阳之陶家坊。人无知者。有僧自洞山来。诸问。价公比有何言句。曰洞山曰。初秋夏末。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然对之者。多不契。诸曰。何不道。出门便是草。洞山旋闻其语。惊曰。浏阳乃有古佛耶。自是僧多往依之。乃住成法席。号霜华山。山去道吾密迩。智公将化。以诸为正传。弃其众从诸。诸迎居正寝。智行必掖。坐必侍。智殁时。众已辐凑如云。谓众曰。一代时教。整理时人手脚。凡有其由。皆落在今时。直至法身非身。名为极致。而我辈沙门。全无肯路。若分即差。不分即坐著泥水。但由心意。妄说见闻。僧问。如何是西来意。曰空中一片石。僧礼拜。曰会么。曰不会。诸曰。赖汝不会。汝若会打破汝头。诸坐室中。僧窗外问。咫尺之间。为什么不见师颜。诸曰。我道遍界不曾藏。僧至雪峰。举似存禅师而曰。石霜意旨如何。存公曰。什么处不是石霜。后传此语至诸。诸笑曰。老汉有什么死急。诸不出霜华二十年。学者刻意。师慕至堂中。有不卧。屹然枯株者。天下谓之枯木众。唐僖宗闻其名。遣使赍赐紫伽梨。诸不受。光启四年戊申二月二十日己亥。安坐而化。阅世八十有二。坐五十有九夏。葬全身于寺之西北隅。谥普会。塔曰无相。有得法上首两人。龙湖闻禅师。九峰乾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生庐陵新涂玉笥乡之陈氏。祖考皆有隐德。诸年十三。礼绍銮禅师于豫章西山剃落。年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习毗尼。既而抵大沩山。作米头。以究心学。一日诸在寮内筛米次。沩山云。施主物莫抛撒。诸云。不抛撒。沩于地上拾得一粒。举起云。又道不抛撒。诸云。一粒子不多。沩云。须知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诸云。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未审者一粒。从什么处生。沩山笑归方丈。至晚上堂云。大众米里有虫。 后参道吾问云。如何是触目菩提。吾唤沙弥。沙弥应诺。吾云添净瓶水著。吾却问诸。汝适来问什么。诸欲举前问。吾便起去。诸有省。 后出世石霜。上堂云。法身非身。此是教家极则。祖师门下。全无肯路。但由心意。妄说见闻。尽落今时窠臼。汝等诸人还委悉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诸云。空中一片石。僧礼拜。诸云会么。僧云不会。诸云。赖汝不会。汝若会。即打破汝头。道吾以诸见处深类己。乃躬至石霜就养。会洞山示寂。四方学者无所归宿。而卒于诸是赖。如是二十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 光启四年戊申岁二月乙亥。示疾终。享龄八十二。受腊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之西北隅。谥普会。塔号法相。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庆诸。俗姓陈。庐陵新淦玉笥乡人也。乃祖厥考咸不为吏。清言放荡焉。诸始十三礼绍銮禅翁为师。于洪井西山剃䰂。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便就东洛学毗柰耶。既知听制。终谓渐宗。回抵南岳入大沩山。次届云岩遇道吾。垂问知意方为二夏之僧。得石霜山便议终焉之志。道吾躬至石霜山日勤执侍往还问答。语在别录。诸貌古气真世无能识。时洞山新灭。俄为远方禅侣围绕。因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时众追寻。倏有见者皆号哭交请出为吾曹。诸将安往。由是晨夕被游学者扣击。可无希声以应之乎。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是也。南方谓之丛林者。翻禅那为功德丛林也。为四方清则者无出其右。以光启四年戊申岁二月己亥示疾终于山院。享龄八十二。僧腊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西北隅二百许步。门弟子等结坟塔作螺髻形。夏四月一日广化寺释子处讷。追慕往德恐遗美声。命南岳玄泰纂录言行。诸方弟子分行其道焉。敕谥普会大师。塔曰法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0—859 【介绍】: 唐朝皇帝。初名怡,后改现名。宪宗第十三子。武宗会昌六年,宦官马元贽等拥立为皇太叔。及即帝位,罢斥李德裕党,重用牛僧孺党。大中三年,吐蕃以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归唐,自肃宗、代宗以后,河西陇右尽没吐蕃,至是,河、湟克复。曾与宰相令狐绹谋诛宦官,未成。以服长生药致死。在位十三年,谥圣武献文孝皇帝。
全唐文·卷七十九
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生。长庆元年三月封光王。名怡。会昌六年三月立为皇太叔。翌日即位。改今名。大中二年正月。上尊号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在位十三年。年五十。谥曰圣武献文孝皇帝。咸通十三年。加谥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庙号宣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1 【介绍】: 唐时渤海国王。大彝震弟。彝震卒,虔晃嗣立。次年改元,年号不详。在位十四年,数遣使聘于日本。

人物简介

简介
大愚山寺主持,唐宣宗大中间人,曾点化义玄禅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湖州乌程人。出家开元寺,后入长安,住荐福、西明等寺。宣宗大中时召对,赐紫衣,加号十望大德。后归乡里开元寺,卒。工书,尤善草书。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高闲。湖州乌程人。出家开元寺。后入长安。住荐福西明等寺。大中朝赐紫。加号十望大德。后归乡里。卒于本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湖之乌程人。髫年辞俗。受具。隶居开元寺。博学无不通。尤工字画。其于草书。或以比之张旭云。游京师。禀听经律于荐福西明等寺。宣宗诏入殿。前挥染赐紫衣。仍获与临洗忏戒坛。号十望大德。以老乞归。终于寺。弟子鉴宗。传其笔法。赐号无上大师。闲平居。每以白纻作草隶。今苕霅好事家。犹有存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3—871 【介绍】: 唐僧。陈留人,俗姓史。武宗会昌初出家于白草谷,结茅而居。节度使李彦佐嘉其名节,为建白草院于龙兴寺。尝刺血写经二百八十余卷。有《大悲论》、《三教毁伤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沛国陈留史氏子。蚤岁乡校读书。稍长偕计对策。不得志去。俄西游贺兰山中。爱白草谷。遂挂冠落发。结茆以居。乡里慕之。不待分卫。而酥酪之馈日给。会昌五年。诏废教。以地边远。不在禁例。节度使李彦佐。尤加敬。为于龙兴寺。别建白草院以邀之。大中七年。刺指血。缮书诸经。二百八十三卷。彦佐虑其成疾。谕之曰。师大乘学。要当久住世间。荷负正法。以利益含识。顾兹破肌沥膜。以从事笔研。而促其寿命。岂孔子所谓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者哉。于是著三教毁伤论。以见志。九年读大悲经。究寻四十二臂所表法。至无畏手而疑之。乃结坛祷请。阅旬浃。感空中双拳正印。历历可睹。因命工绘之以传。著大悲论六卷。或谤其非。忍复虔请。且使工濯笔铜碗以俟。忽宝性一华出碗中。枝叶鲜明殊甚。感通十二年七月十日。示灭于白草院。寿五十九。以其年十月十七日。塔全身于水馆之南。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增忍。俗姓史氏。沛国陈留人也。典谒之年登其乡校。百氏简策寓目入神。艺文且工。乃随计吏数举不捷。会昌初薄游塞垣访古贺兰山。中得净地者白草谷。内发菩提心。顿挂儒冠直归释氏。乃薙草结茅为舍。倍切精进。羌胡之族竞臻供献酥酪。至五载节使李彦佐嘉其名节。于龙兴寺建别院号白草焉。盖取其始修道之本地也。忍刺血写诸经。大中七年李公虑其枯悴。躬往敦论曰。师何独善一身行小乘行。胡不延惜生性任持教法。所利博哉。忍执情胶固遂著三教毁伤论以见志。帅览而益加崇重。九年因读大悲经。究寻四十二臂。至无畏手疑而结坛。浃旬祷请。自空中现其正印双拳历历可观。遂命画工绘写此臂焉。或有讥谤者。忍再精悫虔告。画工濯笔铜碗中忽感宝性华一朵。枝趺𩬞叶一皆鲜明。睹者惊叹。至咸通十二年七月十日。示灭于白草院。春秋五十九。以十月十七日。藏神于水馆之南建塔焉。初忍刺血写经。总二百八十三卷。画卢舍那。阁三十五尺。门一丈六尺。起样画大悲功德三轴。自著大悲论六卷。并藏诸箧笥焉。后节使唐恒夫。仰其遗迹奏乞旌劝。敕谥大师曰广慧。塔曰念定。弟子无辙亦致远之高足。赍血书经二卷瑞华碗一枚诣阙奏呈。宣赐紫衣。天复中终。及梁乾化初。中书令西平王韩公逊录遗迹奏闻。太祖敕致谥曰法空。别赐紫方袍。塞垣荣之。后唐同光中从事薛昭纪为碑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太原人,字大年。王起子。性高简,博知书传,不乐仕进,少以诗酒琴书自适。武宗以左拾遗召,入谢,自陈病不任职,诏许。终父丧,召为右补阙,再擢屯田员外郎,称疾去。崔玛观察宣歙,表为副,龟乐宛陵山水,故从之。入为祠部郎中、史馆修撰。懿宗咸通中,知制诰。王铎为相,改太常少卿、同州刺史。徙浙东观察使,死于战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4 字大年,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扬州(今属江苏)。性简淡,不乐仕进。文宗大和六年(832),随父王起至河中,隐于中条山谷中,人号此谷为“郎君谷”。后又随父迁洛阳,隐于龙门西谷。宣宗大中元年(847),丁父忧。服阕,征为右补阙,迁侍御史、尚书郎,出为宣歙观察副使。入仕祠部郎中、史馆修撰。大中末,又出为河中副使。懿宗时,入仕兵部郎中,寻知制诰,改太常少卿、同州刺史,迁浙东观察使,卒于任。生平见《旧唐书·王播传》、《新唐书·王播传》附,《南部新书》卷丙,《嘉泰会稽志》卷二。龟博知书传,少以诗酒琴书自适。与姚合、赵嘏友善。两人均有赠诗。《全唐诗》存断句1联。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四
龟字大年。宰相起子。大中末拜兵部郎中知制诰。咸通末改太常少卿检校右散骑常侍同州刺史。徙浙东观察使。为盗所害。赠工部尚书。
牛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安定鹑觚人,字大章。牛僧孺子。文宗大和九年进士。宣宗大中初为右补阙,屡条切政,累迁吏部郎中。后为时权所忌,贬国子博士。懿宗咸通末,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在镇三年。黄巢入京师,遁山南。以尚书右仆射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常州义兴人,徙居河南,字大直。蒋系弟。登进士第。宣宗大中二年,为史馆修撰,知制诰。历迁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判户部。帝雅信爱伸,每见,必咨天下得失。未几,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懿宗即位,兼刑部尚书。咸通二年,出为河中节度使,徙宣武。后以太子太傅致仕。
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八
伸字大直。秘书监乂子。第进士。历佐使府。大中二年入为右补阙史馆修撰。转驾部郎中知制诰。白敏中领邠宁节度使。表伸自副。加右庶子。入知户部侍郎。九年为翰林学士。进承旨。十年改兵部侍郎。判户部。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解户部。加中书侍郎。懿宗立。兼刑部尚书。监修国史。咸通二年出为河中节度使。徙宣武。俄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七年为华州刺史。再迁太子太傅致仕。卒赠太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7 【介绍】: 名或作酋龙。唐时南诏国王。宣宗大中末,南诏国王丰祐死,子世隆立。懿宗咸通元年,自称皇帝,建元建极,自号大礼国。出兵陷播州。咸通中,攻唐巂、邕等州,为秦州刺史兼防御使高骈所败。僖宗乾符中又攻唐越巂。乾符四年卒。在位十九年,南诏与唐失和。卒后子隆舜立,乃与唐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会昌六年进士第。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懿宗咸通中摄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广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癖于诗,日赋一章,有《江山集》、《许昌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7?—? 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武宗会昌六年(846)登进士第,宣宗大中八年(854)书判入等。屡佐使幕,后为剑南西川节度副使摄嘉州刺史、京兆尹、感化军节度使徐州刺史、工部尚书、许州忠武军节度使,军乱被逐,不知所终。能自负诗才,夸矜己作,甚或傲视李、杜、白氏,实则诚如前人所云,“天分有限,不逮诸公远矣”(《西清诗话》)。而“排袅之笔,浩荡之衿”(《唐音癸签》卷八)亦时有之。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薛许昌集》以《唐人五十家小集》及《唐诗百名家全集》本较通行。《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序1首。
唐诗汇评
薛能(约817-约882),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会昌六年(846)登进士第。大中八年,授盩厔尉,累辟使府。十三年,为义成军节度使李福观察判官。入朝,历侍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咸通五年,东川节度使李福奏为副使,后摄嘉州刺史。入为主客、度支、刑部郎中,自给事中迁京兆尹。出为徐州感化军节度使,征为工部尚书。复出为许州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部将所逐,流落汉南,卒。世称薛许昌。能好为诗,勤于写作,自视甚高。有《薛能诗集》十卷。《全唐诗》编诗四卷。

作品评论

《蔡伯纳诗评》
薛许昌诗天分有限,不逮诸公远矣;至合人意处,正若当豢悦口,咀嚼自佳。
容斋随笔
薛能者,晚唐诗人,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
唐才子传
(能)耽癖于诗,日赋一章为课。性喜凌人,格律卑卑,亦无甚高论。尝以第一流自居,罕所拔拂。时刘得仁擅雅称,持诗卷造能,能以句谢曰:“千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终。”盖讥其无变体也。
唐音癸签
薛能,末季名手,其诗借异色为景,寄别兴写情,尽废前规,另辟我境;而排袅之笔,浩荡之襟,复足沛赴之,不病彫弱。晚调自浪仙一变僻异,声色犹存;此则洗剥过净,邻乎孤子;再进则离斯空界,便入魔天,措手又难矣。
《载酒园诗话又编》
薛能诗虽不恶,原无当于高流。如五言律“庭树人书匝,栏花鸟坐低”、“薙草因逢药,移花便得莺”、“为山低凿牖,容月广开筵”,仅小有风致耳……乃过自矜夸,诗轻太白,功薄孔明。《寄符郎中》曰:“我生若在开元日,争遣名为李翰林!”《筹笔驿》曰:“生欺仲达徒增气,死见王阳合厚颜。”浮薄不足尽之,何无忌惮!
一瓢诗话
薛太拙平生极夸己诗,及读其全集,亦不见得。
《石园诗话》
薛太拙(能)僻于诗,日赋一章。于前人少所许可,间称贾长江解诗,李青莲及刘、白而下无取也……然其七绝多佳作,其馀比之雍陶、赵嘏尚有未逮,何论刘、白!
《东目馆诗见》
太拙诸体峭特,每詄荡中具隽永,宜其以诗道自任,下视太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青州人。博闻强记,颇有干略,时许为佐时之才。俄出家,始谒沩山灵祐,继往邓州香严山,依慧忠旧址居之,时称香严和尚。又曾往参洞山良价。卒于后梁时,谥袭灯大师。好作诗偈化世,颇传于时。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青州(今属山东)人。禅宗僧侣。博闻强记,颇有干略,亲党许以佐时之才,因劝其力学。俄尔出家,始谒沩山灵祐,继往邓州香严山,依忠国师遗迹栖止,世称香严和尚。曾一度参洞山良价,旋返香严山。卒,敕谥袭灯大师。智闲證悟禅理,好以诗偈唱之,著名当时。生平事迹散见《祖堂集》卷一九、《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一等。《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二书收其诗偈30余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青州人。躯干七尺。读世书。有材具。亲党推许之。俄而出家。游潭湘。事大圆禅师于沩山。一日山谓之云。吾不问汝平生。于经卷册子上说得底。且汝于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道将一句来。吾要识汝。闲懵然。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山皆不许。闲云却请和尚与某甲说。山云。吾说得。是吾之见。于汝眼目。有何所益。闲遂归堂。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字可以詶对。叹曰。画饼不可以疗饥。因尽焚之。涕泣辞山而去。且曰。此生不学佛法。已作个长行鬻饭僧。庶几免于劳役也。抵南阳。睹国师忠公之遗迹。而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于茅茨次。偶掷瓦砾。击竹作声。廓然大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山云。和尚慈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与某甲说破。岂有今日事也。仍述偈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脩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上堂云。道由自悟。不在说言。况乎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威光。日用全功。迷途自背。 参询之士。如水走下。郁成丛社。卒谥袭灯。塔号延福。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智闲。青州人也。身裁七尺。博闻强记有干略。亲党观其所以。谓之曰。汝加力学则他后成佐时之良器也。俄尔辞亲出俗。既而慕法心坚。至南方礼沩山大圆禅师。盛会咸推闲为俊敏。沩山一日召对茫然。将诸方语要一时煨烬曰画饼弗可充饥也。便望南阳忠国师遗迹而居。偶芟除草木击瓦砾。失笑冥有所證抒颂唱之。由兹盛化。终后敕谥袭灯大师。塔号廷福焉。次舒州桐城投子山释大同。姓刘氏。舒州怀宁人也。幼性刚正有老成气度。因投洛下保唐满禅师出俗。初习安般观业垂成遂求华严性海。复负锡谒翠微山。法会。同伏牛元通激发请益大明祖意。由是放荡周游还归故土。隐投子山结茅茨。栖泊以求其志。中和中巢寇荡履京畿天下悖乱。有贼徒持刃问同曰。住此何为。对以佛法。魁渠闻面膜拜。脱身服装而施之下山。以梁乾化四年甲戌四月六日加趺坐亡。春秋九十六。法腊四十六。凡居化此山三十馀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