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农经营(大农经营)  拼音:dà nóng jīng yíng
使用各种机械作大规模的粗放农业经营,具商业性,收穫物多供输出。
《漢語大詞典》:白色恐怖
指反动统治者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革命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行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 邓颖超 《一个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的共产党员》:“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无论是同志间,夫妇间,每次的生离,实意味着死别呀!” 梁斌 《播火记》四四:“我没有别的嘱咐,党正在困难关头,希望你能执行党的任务,度过这白色恐怖。”
《漢語大詞典》:德国农民战争
1524-1525年德意志农民大规模的反封建武装起义。起义农民曾提出广泛的反封建纲领《书简》《十二条款》《海尔布隆纲领》等。1525年3月,农民领袖闵采尔在米尔豪森城领导建立革命政权“永久议会”。因各地起义军缺乏组织和统一指挥,至1525年8月,起义相继被镇压。
《國語辭典》:大吃大喝  拼音:dà chī dà hē
拚命、痛快地吃喝。如:「过年过节时,宜节制饮食,不要大吃大喝,以免损坏肠胃。」
《國語辭典》:大兴土木(大興土木)  拼音:dà xīng tǔ mù
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通常指盖房子。如:「这几年台北大兴土木,高楼大厦林立。」《旧五代史。卷一○九。汉书。列传。李守贞》:「守贞因取连宅军营,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馀,为京师之甲。」
《國語辭典》:大张挞伐(大張撻伐)  拼音:dà zhāng tà fā
张,施展、运用;挞伐,征讨、征伐。「大张挞伐」指以武力大举讨伐。也指对人身进行攻击、声讨。清。林则徐〈奏穿鼻尖沙嘴叠次轰击夷船情形摺〉:「是该夷自外生成,有心寻衅,既已大张挞伐,何难再示兵威?」
《漢語大詞典》: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其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具有以下特征:在规模上,一方面向巨型化发展,出现了运算速度达几亿次的巨型机,另一方面向微型化发展,出现了小巧灵活的微型机;在使用上进入了以网络为特征的时代;在功能上逐步向智能化发展。中国于1983年制成运算速度达上亿次的巨型机。
《漢語大詞典》:侈斗(侈鬭)
指大规模地战斗(演习)。新唐书·卢简方传:“徙 大同军 防御使,大开屯田,练兵侈鬭, 沙陀 畏附。”
《漢語大詞典》:岐阳之搜(岐陽之蒐)
指 周成王 在 岐山 南面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左传·昭公四年:“ 周武 有 孟津 之盟, 成 有 岐 阳之蒐。” 杜预 注:“ 周成王 归自 奄 ,大蒐于 岐山 之阳。” 杨伯峻 注引国语·晋语八:“昔 成王 盟诸侯于 岐 阳。”亦省作“ 岐蒐 ”。 唐 王勃 《九成宫颂词》:“驾掩 岐 蒐,礼高 秦 望。”
《國語辭典》:闹风潮(鬧風潮)  拼音:nào fēng cháo
因有所不满而引发的群众运动,如罢工、学潮等。
《漢語大詞典》:师甸(師甸)
谓大规模田猎。周礼·春官·甸祝:“师甸,致禽於虞中。” 郑玄 注:“师甸,谓起大众以田也;致禽於虞中,使获者各以其禽来致於所表之处。”
《国语辞典》:水族馆(水族馆)  拼音:shuǐ zú guǎn
设有大规模水池、水箱,养育各种水产动物,供人观赏或选购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三大运动(三大運動)
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初期三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即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毛泽东 《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由于上述三大运动已经取得的胜利,由于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空前未有的统一。”
《國語辭典》:劳师动众(勞師動眾)  拼音:láo shī dòng zhòng
动员众多的人力。《红楼梦》第四五回:「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来,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劳师动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心中暗想,为了这点点小么魔,便闹的劳师动众,未免过于荒唐了。」也作「兴师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