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列塔尼  拼音:bù liè tǎ ní
Brittany
位于法国西北部,伸展于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比斯开湾之间。全境多为三百公尺高的丘陵地,对内交通不易,对外可发展大西洋航线。
《国语辞典》:中洋脊  拼音:zhōng yáng jí
位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南太平洋间深洋底的广大山脉。在三大洋中绵延长度达七万馀公里,宽一千馀公里,为地表最大、最长的山脉,几占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一。可分为顶峰区、侧翼区和破裂带三个部分。
《国语辞典》:大不列颠(大不列颠)  拼音:dà bù liè diān
Great Britain
岛名。位于欧洲西岸大西洋中,面积二十三万平方公里。为欧洲最大的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斯三部分。
《国语辞典》:纽约州(纽约州)  拼音:niǔ yuē zhōu
New York
州名。位于美国东北部,滨大西洋,面积约十二万七千平方公里,首邑为奥尔巴尼。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制造业也极为兴盛。
《国语辞典》:开普敦(开普敦)  拼音:kāi pǔ dūn
Capetown
城市名。南非共和国西南部的城市,面临大西洋,是议会、行政机关所在地。为世界最美的港口之一。位居交通要冲,航空业极盛。产品以黄金、钻石为大宗,驰名世界。
《国语辞典》:拉巴特  拼音:lā bā tè
Rabat
城市名。摩洛哥的首都,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为纺织业的重心,以出产地毯、毛毡以及皮革工艺品闻名。市内有十二世纪的建筑遗迹,如清真寺、哈桑塔等。
《国语辞典》:拉伯兰(拉伯兰)  拼音:lā bó lán
Lapland
地名。在欧洲东北端,位于大西洋与白海之间,绵亘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北部至可拉半岛。地跨挪威、芬兰、瑞典、苏俄四国。夏季无夜,冬季常夜。因居民为阿拉伯人,故称为「拉伯兰」。
《国语辞典》:圣多斯(圣多斯)  拼音:shèng duō sī
Santos
城市名。巴西东南部的城市。濒大西洋,港阔水深,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输出港,是巴西第一大城圣保罗的外港。
《漢語大詞典》:刚果共和国
中非国家。西临大西洋。面积34.2万平方千米。人口267.9万(1992年)。首都布拉柴维尔。刚果河流经东部边境。赤道横贯中部,终年高温多雨。中非地区工业较发达国家,以采矿和农林产品加工业为主。主要出口石油和木材。
《漢語大詞典》:刚果民主共和国
中非国家。旧称“扎伊尔”。西端有一小段海岸临大西洋。面积234.49万平方千米。人口4557万(1995年)。首都金沙萨。地形由刚果盆地及周围高原、山地组成。扎伊尔河(刚果河)呈弧形流贯境内。赤道横贯北部,大部分地区终年高温多雨。采矿业为经济命脉,铜矿最为重要。钴和金刚石(工业用金刚石)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钽、铜、锡、锰产量居非洲前列。世界重要矿业国之一。
《漢語大詞典》:冈比亚
西非国家。临大西洋。国土狭长,沿冈比亚河东西延伸。面积1.04万平方千米。人口102万(1993年)。首都班珠尔。属热带气候。主要出口花生及其制品。转口贸易较盛。
《漢語大詞典》:格林纳达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344平方千米。人口11万(1987年)。首都圣乔治。主岛格林纳达为火山岛。热带雨林气候。肉豆蔻产量居世界前列。旅游业较重要。
《國語辭典》:格陵兰(格陵蘭)  拼音:gé líng lán
Greenland
岛名。位于北美洲东北的海中,是世界最大岛。面积二百十七万五千零八十二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北极圈内,故气候极冷,为丹麦的领土。
《漢語大詞典》:多米尼加共和国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濒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4.84万平方千米。人口750万(1995年)。首都圣多明各。境内多山。热带气候。农业国。主要产蔗糖。
《漢語大詞典》:多米尼加联邦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751平方千米。人口7.4万(1995年)。首都罗索。属火山岛。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生产和出口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