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口  拼音:xiǎo kǒu
未成年的孩子。《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序》:「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
《漢語大詞典》:横决(横決)
(1).谓大水冲破堤岸横溃而出。宋史·河渠志一:“其竹索,皆埋巨木於岸以维之。遇 河 之横决,则復增之,以补其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故道:“况挑筑於此,能保不横决於彼?”
(2).断裂;断绝。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夫本末舛逆,首尾横决,国制抢攘,非有纪也,胡可谓治?”横,一本作“ 衡 ”。 清 魏源 《孟子年表考·适齐》:“凡在 赧王 初年者一切奋臆移而上之,首尾横决,几无完筴。”
(3).比喻事态发展冲破常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过摽梅之年,而不为之择配偶,鬱而横决,罪岂独在此婢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夫亦曰专制政体之不可以为国,非有横决之举,终不能脱此专制羈絏之下也。” 邹韬奋 《萍踪忆语》七:“工潮澎湃,各‘大亨’心惊胆战,不得不暂时有些让步,因为他们也怕横决不可收拾,于他们是究竟更不利的。”
《國語辭典》:发水(發水)  拼音:fā shuǐ
1.大水暴发、闹水灾。《野叟曝言》第四回:「发水逃命,不暇关门,水退自应回庙。」
2.水,指银钱。发水为抢劫钱财的隐语。
分類:水灾大水
《國語辭典》:山洪  拼音:shān hóng
因暴雨或积雪融化,从山中奔泻而下的大水。如:「山洪暴发,冲毁了下游的道路和桥梁。」
《漢語大詞典》:洪潦
洪水。多雨后的大水。 晋 张协 《杂诗》之十:“洪潦浩方割,人怀昬垫情。”明史·吴桂芳传:“ 桂芳 以 淮 扬 洪潦奔流,惟 云梯关 一径入海,致海涌横沙,河流汎溢,而 兴 、 盐 、 高 、 寳 诸州县所在受灾,请益开 草弯 及老 黄河 故道以广入海之路。”
《國語辭典》:洚洞  拼音:jiàng tóng
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孟子。滕文公下》汉。赵岐。注:「水逆行,洚洞无涯,故曰洚水也。」
分類:大水弥漫
《漢語大詞典》:余泽(餘澤)
(1).指大水泽。 唐 韩愈 《海水》诗:“一木有餘阴,一泉有餘泽。”
(2).指遗留给后人的德泽。 宋 曾巩 《皇妣昌福县太君吴氏焚告文》:“维先君先夫人积德累善, 巩 获蒙餘泽,备位於朝。” 宋 王安石 《寄题思轩》诗:“万屋尚歌餘泽在,一轩还向旧堂开。”
《漢語大詞典》:潦溢
大水横溢。 金 王若虚 《焚驴志》:“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
分類:大水横溢
《漢語大詞典》:砰鍧
(1).象声词。疾雷声。 明 袁宗道 《过黄河》诗:“靁车争砰鍧,雪屋互排盪。”参见“ 砰訇 ”。
(2).象声词。大水激荡声。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金隄忧汎滥,石堰击砰鍧。”参见“ 砰訇 ”。
《國語辭典》:砰訇  拼音:pēng hōng
拟声词。多用以形容巨大声响,如雷声、鼓声、敲门声等。唐。李白〈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忽听得外面有人打门,砰訇砰訇的打的很重。」
《國語辭典》:淫水  拼音:yín shuǐ
泛滥横流的水。《淮南子。览冥》:「于是女娲鍊五色石以补苍天,……积芦灰以止淫水。」《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荆州比岁不节,今兹淫水为害。」
《漢語大詞典》:八泽(八澤)
我国古代的八大水泽。即 大泽 、 大渚 、 元泽 、 浩泽 、 丹泽 、 泉泽 、 海泽 、 寒泽 。《淮南子·墬形训》:“自北东方曰 大泽 ,曰 无通 ; 东方 曰 大渚 ,曰 少海 ;东南方曰 具区 ,曰 元泽 ;南方曰 大梦 ,曰 浩泽 ;西南方曰 渚资 ,曰 丹泽 ;西方曰 九区 ,曰 泉泽 ;西北方曰 大夏 ,曰 海泽 ;北方曰 大冥 ,曰 寒泽 ;凡八殥八泽之云,是雨九州。” 三国 魏 曹植 《吁嗟篇》:“飘颻周八泽,连翩歷五山。”
《國語辭典》:淘淘  拼音:táo táo
水流的样子。也作「滔滔」。
《漢語大詞典》:浦溇(浦漊)
与大水相通的渠道。《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湖州 实濒 太湖 ,有隄为之限制,且列二十七浦漊,引导湖水以溉民田。”
《漢語大詞典》:漰泙
大水相激声。 唐 柳宗元 《晋问》:“崩石之所转跃,大木之所擢拔,漰泙洞踏者,弥数千里,若万夫之斩伐。”
《国语辞典》:澡盆  拼音:zǎo pén
洗澡用的大水盆。也称为「浴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