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邑国(邑國)
古代大夫、诸侯的封地。易·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高亨 注:“邑国,大夫之邑,诸侯之国。”
《漢語大詞典》:侨肸(僑肸)
指 春秋 郑 大夫 公孙侨 ( 子产 )和 晋 大夫 羊舌肸 ( 叔向 )。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 羊 陆 之交,往来 侨 肸 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兄瑾书》:“ 殷 德嗣 秀才,今之 侨 肸 者也。”
《漢語大詞典》:某士
诸侯国的大夫到天子之国的称谓。某是设代,指士之国名。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 郑玄 注:“亦谓诸侯之卿也。三命以下,於天子为士。曰某士者,如 晋 韩起 聘於 周 ,摈者曰:‘ 晋 士 起 。’”
《国语辞典》:史䲡(史䲡)  拼音:shǐ qiū
人名。字子鱼,故也称为「史鱼」。生卒年不详。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弥子瑕,屡谏不听,史䲡自认未尽职责,临死遗言停尸在内室而不停放在大厅,终于感动卫灵公。孔子称赞他:「直哉史鱼。」
《漢語大詞典》:夏南
春秋 时 陈 大夫 夏徵舒 的别名。《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 夏南 ?匪适株林,从 夏南 !” 孔颖达 疏:“ 徵舒 祖字 子夏 ,故为 夏 氏; 徵舒 字 子南 ,以氏配字,谓之 夏南 。”左传·成公二年:“ 巫臣 曰:‘是不祥人也,是夭 子蛮 ,杀 御叔 ,杀 灵侯 ,戮 夏南 ,出 孔仪 ,丧 陈国 ,何不祥如是!’” 杜预 注:“﹝ 夏南 ﹞ 夏姬 子 徵舒 。”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主孟
晋 大夫 里克 之妻。国语·晋语二:“主 孟 啗我,我教兹暇豫事君。” 韦昭 注:“大夫之妻称主,从夫称也。 孟 , 里克 妻字。”一说,“孟者,且也,言且啗我物,我教汝妇事夫之道。”见《史记·吕太后本纪》 司马贞 索隐。后借指主人之妻。 宋 苏轼 《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所治小斋戏作》诗:“主 孟 当啗我,玉鳞金尾鱼。”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家马(家馬)
(1).指先 秦 大夫之家的马。管子·问:“问兵车之计几何乘也?牵家马軛家车者几何乘?”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姚永概 曰:“此言家私畜之车,家私畜之马。欲知其数者,备兵事有缓急,可相配取用之。”
(2).指 汉 代皇帝日常用的马。
《漢語大詞典》:墨车(墨車)
不加文饰的黑色车乘。 周 制,大夫所乘。周礼·春官·巾车:“大夫乘墨车。” 郑玄 注:“墨车,不画也。”仪礼·士昏礼:“主人爵弁,纁裳緇袘,从者毕玄端,乘墨车。”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摘注〈论语〉:“诸侯乘墨车以朝,而囚服以见天子。偏驾者在旁之副车也。”
《漢語大詞典》:都家
周 代王子弟、公卿、大夫的采地。周礼·秋官·方士:“方士,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 郑玄 注:“都,王子弟及公卿之采地;家,大夫之采地。”
《国语辞典》:鲍叔牙(鲍叔牙)  拼音:bào shú yá
人名。春秋齐大夫,生卒年不详。少与管仲友善,知管仲贤而贫,分财多与;后鲍叔牙事齐桓公,管仲事公子纠,公子纠死,管仲囚,鲍叔牙乃荐管仲于桓公,卒佐桓公成霸业。世多称其知人而笃于友谊。
《国语辞典》:星降  拼音:xīng jiàng
比喻圣贤豪杰的降生。唐。司空曙〈秋日趋府上张大夫〉诗:「石过桥下书曾受,星降人间梦已传。」
《漢語大詞典》:田邑
(1).诸侯大夫的封地采邑。礼记·祭统:“古者於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於尝也,出田邑,发秋政,顺阴义也。”史记·赵世家:“﹝ 景公 ﹞於是召 赵武 、 程婴 徧拜诸将,遂反与 程婴 、 赵武 攻 屠岸贾 ,灭其族。復与 赵武 田邑如故。” 晋 杜预 春秋释例·书叛:“古之大夫,或锡之田邑,或分之都城,故有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宜广田邑,用申恩礼,增封为四千户。”
(2).田野与都邑。《楚辞·大招》:“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王逸 注:“田,野也……邑,都邑也。” 宋 陈师道 《答张文潜书》:“ 李聃 家於 瀨乡 , 庄周 老於家。田邑之间,復有昔时怀器而隐处者乎?愿一览焉。”
《漢語大詞典》:鼋鼎(黿鼎)
春秋 楚 人献鼋于 郑灵公 ,公以享诸大夫。 子公 ( 公子宋 )入,先动食指,公闻而弗与。 子公 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事见《左传·宣公四年》《史记·郑世家》。后用以为典。 宋 范成大 《河豚叹》:“黿鼎 子公 怒,羊羹 华元 衄。” 宋 陆游 《杂咏园中果子》之三:“黿鼎若为占食指,麴车未用堕馋涎。”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子濯
复姓。 春秋 时 郑国 有大夫 子濯孺子 。见孟子·离娄下
《漢語大詞典》:椒举(椒舉)
即 春秋 楚 大夫 伍举 ,为 伍子胥 祖父。因邑于 椒 ,以邑为姓,故又称 椒举 。国语·楚语上:“ 椒举 娶於 申公子牟 , 子牟 有罪而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所谓 景薄 为 北亳 矣, 椒举 云‘ 商汤 有 景亳 之命’者也。” 唐 李德裕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闕悲 子牟 ,班荆感 椒举 。”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