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千世界  拼音:dà qiān shì jiè
1.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参见「三千大千世界」条。
2.广阔无边的世界。《镜花缘》第一○○回:「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國語辭典》:三千大千世界  拼音: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古印度的宇宙观,后影响佛教,成为佛教的宇宙观。其说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空间,称为「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因一个大千世界是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组成,故称为「三千大千世界」。简称为「大千」。
《國語辭典》:三千大千世界  拼音: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古印度的宇宙观,后影响佛教,成为佛教的宇宙观。其说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空间,称为「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因一个大千世界是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组成,故称为「三千大千世界」。简称为「大千」。
《國語辭典》:大千  拼音:dà qiān
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参见「三千大千世界」条。北魏。文成帝〈修复佛法诏〉:「况释迦如来,功济大千,惠流尘境。」
分類:大千世界
《漢語大詞典》:千界
佛教语。大千世界的省称。 宋 朱熹 《导引》诗:“向来已悟藏千界,今日何劳倒五行。” 宋 朱熹 《次韵雪后书事》之二:“眼惊银色迷千界,梦断彤庭散百寮。”
《漢語大詞典》:轮风(輪風)
佛教语。即风轮,为构成大千世界的四轮之一。在水轮之下,空轮之上。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大地了镜彻,迴旋寄轮风。” 王琦 注:“法苑珠林:依《华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且如大地依水轮,水依风轮,风依空轮。空无所依,然众生业感,世界安住。故《智度轮》云:‘三千大千世界,皆以风轮为基。’”
三千大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数量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也。内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焉。见智度论七,佛地论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大千世界)
【佛学次第统编】
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义:
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界之数千倍之,谓之小千世界,二禅统一小千。
第二、中千世界 以小千千倍之,谓之中千,三禅统一中千。
第三、大千世界 合中千千倍之,谓之大千,四禅统一大千。
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经说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别。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名中千世界。中千加千倍名大千世界。
【佛学常见辞汇】
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俗语佛源】
形容广大而又丰富的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后来,「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佛经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五灯会元》卷一:「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据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李明权)
【三藏法数】
谓以一千个中千世界,则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中,共有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三十三天,百亿夜摩天,百亿兜率天,百亿乐变化天,百亿他化自在天,百亿梵世天。百万二禅天。一千三禅天,总为第四禅天所覆,是名大千世界。(亿有四等,一以十万为亿,二以百万为亿,三以千万为亿,四以万万为亿。今言百亿者,则以千万为亿也。)
三千大千世界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胜鬘经之语。胜鬘经宝窟中本曰:「隔别故称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为藏也。」
大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经说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别。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名中千世界。中千加千倍名大千世界。
【佛学常见辞汇】
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俗语佛源】
形容广大而又丰富的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后来,「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佛经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五灯会元》卷一:「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据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李明权)
【三藏法数】
谓以一千个中千世界,则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中,共有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三十三天,百亿夜摩天,百亿兜率天,百亿乐变化天,百亿他化自在天,百亿梵世天。百万二禅天。一千三禅天,总为第四禅天所覆,是名大千世界。(亿有四等,一以十万为亿,二以百万为亿,三以千万为亿,四以万万为亿。今言百亿者,则以千万为亿也。)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俗语佛源】
小说《西湖佳话·南屏醉迹》中有济公的一段话:「你一个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岂不闻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况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几根木头?」这种关于空间大小平等、涉入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在大乘经中多有反映。《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谓:「以须弥(高山名)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楞严经》卷二也说:「不动道场,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万国土。」《华严经》更是反复论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贤行愿品》说:「一切诸世界,入一微尘中;世界不积聚,亦复不离散。」又如《梵行品》说:「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中国的华严宗在《华严经》的教义基础上,建立了「事事无碍」、「一多相容」、「微细相容」、「唯心回转」等宗义。华严宗认为:见须弥山高广,是自心作大;见芥子微细,是自心作小。而须弥山和芥子本无大小之别,故得以涉入无碍。 (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