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59,分10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之外
中外
门外
内外
天外
云外
物外
外郎
员外
海外
窗外
里外
城外
在外
方外
《国语辞典》:之外  拼音:zhī wài
表示某项事物以外的连词。如:「除此之外,我别无选择。」
分类:之外连词
《國語辭典》:中外  拼音:zhōng wài
1.内心和外表。《逸周书。卷六。谥法》:「行见中外,曰悫。」
2.中国和外国。《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夫久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宣帝之世,会呼韩来降,故边人获安、中外为一。」
3.中央与地方。《汉书。卷九。元帝纪》:「以用度不足,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繇役。」《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序》:「梁冀受钺,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
4.中表兄弟。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诗所谓『子亲伊始,我父唯舅。』」
《国语辞典》:门外(门外)  拼音:mén wài
门的外面。《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到得警察衙门口,却只带了仲翔进去,五人被他们关在门外。」
分类:门外外面
《國語辭典》:内外(內外)  拼音:nèi wài
1.内部和外部。《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2.修身和行事。《韩非子。解老》:「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
3.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或规矩。《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我做太太的人,只该坐在房里,替你装围碟、剥果子、当家料理;那有个坐在厅上的?惹得人说你家没内外。」
4.上下、左右,表示概数。《醒世恒言。卷三八。李道人独步云门》:「唯闻得五样香气,遍满青州,约莫三百里内外,无不触鼻。」
《國語辭典》:天外  拼音:tiān wài
1.天边之外。比喻高远之处。汉。张衡〈思玄赋〉:「廓荡荡其无涯兮,乃今窥乎天外。」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意想不到的事情。《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论曰》:「神迹诡怪,则理绝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漢語大詞典》:云外(雲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國語辭典》:物外  拼音:wù wài
1.事物本体以外。南朝梁。简文帝 神山寺碑:「皇太子殿下,几圆上圣,智周物外。」《浮生六记。卷二。閒情记趣》:「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逸尘脱俗的世界。《文选。张衡。归田赋》:「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唐。王维〈桃源行〉:「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國語辭典》:外郎  拼音:wài láng
1.职官名。汉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门户,出充车骑。而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为「外郎」。
2.衙门书吏。《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将玉堂春屈打成招,问了死罪,送在监里。若不是亏了一个外郎,几时便死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却有严公儿子平日最爱的相识,一个外郎,叫做丘三。」
《國語辭典》:员外(員外)  拼音:yuán wài
1.职官名。员外郎的简称。参见「员外郎」条。
2.旧称财主、富豪等为「员外」。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不是什么员外,俺们这里有几贯钱的人,都称他做员外,无过是个土财主,没品职的。」《水浒传》第六一回:「这李固原是东京人,因来北京投奔相识不著,冻倒在卢员外门前。」
《國語辭典》:员外郎(員外郎)  拼音:yuán wài láng
职官名。员外指正员以外的官,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侍郎。隋唐以后,直至明清,各部均设有员外郎,位次郎中。简称为「员外」。
《國語辭典》:海外  拼音:hǎi wài
1.国外。如:「她长年旅居海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便附了他们航海,看看海外风光,也不枉人生一世。」
2.上海方言。指说大话、摆架子。《官场现形记》第九回:「上海地方,还轮不著他海外哩!」
《国语辞典》:窗外  拼音:chuāng wài
窗户外面。如:「此处依山傍水,从窗外望去,一片碧绿。」
《國語辭典》:里外(裡外)  拼音:lǐ wài
1.内外。如:「小店生意忙,他里外都得管。」《西游记》第三五回:「我老孙再不曾住脚,比急递铺的铺兵还甚,反复里外,奔波无已。」
2.打算、计算。如:「过日子总得有个里外,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分類:里外
《骈字类编》:城外
唐 王维 出塞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
唐 杜甫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分类:城外
《國語辭典》:在外  拼音:zài wài
在外面。常用为不在家中或住在外头的意思。《文选。王粲。赠士孙六始诗》:「良人在外,谁佐天官。」《红楼梦》第六八回:「话说贾琏起身去后,偏值平安节度巡边在外,约一个月方回。」
分類:户外出外
《國語辭典》:方外  拼音:fāng wài
1.世外。多指仙境或僧道之修行处所。《淮南子。俶真》:「驰于方外,休乎宇内。」唐。韩翃 同题仙游观诗:「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2.指京畿之外或边远异域。《诗经。商颂。长发》:「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