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改容加饰(改容加饰)  拼音:gǎi róng jiā shì
修饰外表、容貌。比喻改良原有的,而令人耳目一新。《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
《漢語大詞典》:凤毛鸡胆(鳳毛雞膽)
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三国演义》第三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國語辭典》:粉饰太平(粉飾太平)  拼音:fěn shì tài píng
掩盖社会动乱的真实,装饰出太平景象。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官中趁课初不藉此,聊以粉饰太平耳。」
《漢語大詞典》: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谓外表易画,骨相难描。比喻人心难测。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你知道我是甚么人?便好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寻夫上路》:“ 蔡郎 当初临别之时,可不道来:若有寸进,即便回来。如今年荒亲死,一竟不归,你知他心腹事如何?正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今日 薛婆 本是箇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软语, 三巧儿 遂与他成了至交,时刻少他不得。正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國語辭典》:华而不实(華而不實)  拼音:huá ér bù shí
只开花而不结果。比喻虚华而不切实际。《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汉。王充《论衡。书解》:「夫人有文质乃成,物有华而不实,有实而不华者。」
《國語辭典》:光皮散儿(光皮散兒)  拼音:guāng pí sǎn ér
外表、表面。多用以形容骗人的勾当。《西游记》第二六回:「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看,者著求医治树,单单了脱身走路,还顾得你和我哩!」
分類:表面外表
《国语辞典》:表面积(表面积)  拼音:biǎo miàn jī
物体外表的面积。
分类:外表面积
《國語辭典》:摆门面(擺門面)  拼音:bǎi mén miàn
比喻人讲究排场,粉饰外表。如:「现代有些人买仿冒的古物摆门面,附庸风雅,实在没必要。」
《國語辭典》:大面儿上(大面兒上)  拼音:dà miàn ér shàng
1.表面。如:「大面儿上彼此客客气气,肚子里却是一堆意见。」也作「大面皮儿」。
2.在大庭广众之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即或在大面儿上,有那个撅老头子,这些閒杂人也到不了跟前。」
3.面子。如:「两人当众吵架,在大面儿上,总是不太好看。」
《國語辭典》:大直若屈  拼音:dà zhí ruò qū
品行极为端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國語辭典》:雕心雁爪(鵰心雁爪)  拼音:diāo xīn yàn zhǎo
比喻心狠手辣。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
《國語辭典》:第二性徵  拼音:dì èr xìng zhēng
人类在青春期,受内分泌影响,身体及性格方面的特殊表徵,以突显性别。如女性的皮肤细腻、发音尖锐、爱美;男性的长须、发音低沉,都为两性的第二性徵。也称为「副性徵」。
《國語辭典》:撑门面(撐門面)  拼音:chēng mén miàn
勉强维持表面的外观或排场。《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笑岩你莫来替你家那位子路公撑门面,他要果然有些真本领,也不到得夫子哂之,受那番驳斥了哇。」
《漢語大詞典》:鸱张鱼烂(鴟張魚爛)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鴟张,自谓驍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后以“鴟张鱼烂”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是以 苗 志得气盈,鴟张鱼烂,不可收拾。”
《漢語大詞典》:祇重衣衫不重人
比喻只重视外表,而不重视内容。五灯会元·临济宗·继昌禅师:“近来世俗多颠倒,祇重衣衫不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