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刘牢出外甥
 
貌似牢之
  
酷似仰牢之

相关人物
何无忌
 
刘牢之
 
刘裕(宋武帝)


《晋书》卷八十五《何无忌传》
何无忌,东海郯人也。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镇北将军刘牢之,即其舅也,时镇京口,每有大事,常与参议之。会稽世子元显子彦章封东海王,以无忌为国中尉,加广武将军。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恸哭而出,时人义焉。随牢之南征桓玄。……初,刘裕尝为刘牢之参军,与无忌素相亲结。至是,因密共图玄。刘毅家在京口,与无忌素善,言及兴复之事,无忌曰:「桓氏强盛,其可图乎?」毅曰:「天下自有强弱,虽强易弱,正患事主难得耳!」无忌曰:「天下草泽之中非无英雄也。」毅曰:「所见唯有刘下邳。」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无忌伪著传诏服,称敕使,城中无敢动者。初,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也,甚惧。其党曰:「刘裕乌合之众,势必无成,愿不以为虑。」玄曰:「刘裕勇冠三军,当今无敌。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摴蒱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例句

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 刘长卿 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秦侍御与大夫有旧

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 杜甫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

酷似仰牢之,雄词挹亭伯。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顾己文章非酷似,敢将幽劣俟洪炉。 卢纶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

孤贱易蹉跎,其如酷似何。 卢纶 赴池州拜觐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

酷似牢之玉不如,落星山下白云居。 许浑 余谢病东归王秀才见寄今潘秀才南棹奉酬

牢之坐被青云逼,祗问君能酷似无。 赵嘏 赠薛勋下第

典故
外甥似舅
 
无忌胜如舅

相关人物
何无忌
 
刘牢之
 
刘裕(南朝宋武帝)


《晋书》卷八十五〈何无忌列传〉~224~
何无忌,东海郯人也。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镇北将军刘牢之,即其舅也,时镇京口,每有大事,常与参议之。会稽世子元显子彦章封东海王,以无忌为国中尉,加广武将军。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恸哭而出,时人义焉。随牢之南征桓玄。牢之将降于玄也,无忌屡谏,辞旨甚切,牢之不从。及玄篡位,无忌与玄吏部郎曹靖之有旧,请莅小县。靖之白玄,玄不许,无忌乃还京口。初,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也,甚惧。其党曰:「刘裕乌合之众,势必无成,愿不以为虑。」玄曰:「刘裕勇冠三军,当今无敌。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摴蒱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其见惮如此。
《國語辭典》:外甥  拼音:wài shēng
称谓。称姊妹的儿子。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诗:「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前日褚敬桥回覆道:『叫外甥们就来,如何至今不见?』」也称为「外男」、「外生」、「外甥男」。
《國語辭典》:外甥女  拼音:wài shēng nǚ
称谓。称姊妹的女儿。《儒林外史》第二○回:「给谏大喜,进去和夫人说下,择了吉日,张灯结彩,倒赔数百金装奁,把外甥女嫁与匡超人。」《红楼梦》第三回:「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分類:女儿
《國語辭典》:外甥女  拼音:wài shēng nǚ
称谓。称姊妹的女儿。《儒林外史》第二○回:「给谏大喜,进去和夫人说下,择了吉日,张灯结彩,倒赔数百金装奁,把外甥女嫁与匡超人。」《红楼梦》第三回:「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分類:女儿
《国语辞典》:外甥打灯笼(外甥打灯笼)  拼音:wài shēng dǎ dēng lóng
(歇后语)照舅。舅音谐「旧」。比喻依照往例,没有变动。如:「公司每年都举办郊游活动,今年也不例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
《國語辭典》:宅相  拼音:zhái xiàng
语本《晋书。卷四一。魏舒传》:「魏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后美称外甥。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想旧日渭阳深爱,慕前人宅相多贤。」《幼学琼林。卷二。外戚类》:「女子号门楣,唐贵妃有光于父母;外甥称宅相,晋魏舒期报于母家。」
《國語辭典》:外生  拼音:wài shēng
称姊妹的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敬兄弟见郗公,蹑履问讯,甚修外生礼。」唐。元稹 赠咸阳少府萧郎诗:「陆家幼女托良婿,阮氏诸房无外生。」也称为「外甥」。
《國語辭典》:外外  拼音:wài wai
外甥。《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舅太太一见公子,只叫了声:『哎呀,外外。』先就纷纷泪落,半日说不上话来。」
分類:外甥爱称
《漢語大詞典》:甥舅
(1).外甥和舅舅,亦指女婿和岳父。泛指外戚。《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甥舅。” 朱熹 集传:“甥舅谓母姑姊妹妻族也。”汉书·刘向传:“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 唐 杜甫 《对雨》诗:“ 西戎 甥舅礼,未敢背恩私。”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 中宗 景龙 二年,以 金城公主 妻 赞普 ,故望其篤甥舅之礼。”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学士道:‘今日即不敢以记室相待,少不得行子壻之礼。’解元道:‘若要甥舅相行,恐又费丈人粧奩耳。’”
(2).指异姓诸侯。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 杨伯峻 注:“兄弟指同姓诸侯,甥舅指异姓诸侯,以异姓诸侯间多有婚姻关係,故称甥舅。”
(3).谓有通婚关系。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巴 、 僰 、 賨 、 蜑 弔诡之族,或分於 楚 越 ,亦与诸 华 甥舅,宜稍优游之,为定等差,勿使自外。”
《国语辞典》:舅甥  拼音:jiù shēng
舅舅与外甥。《左传。文公二年》:「凡君即位,好舅甥,脩婚姻,娶元妃,以奉粢盛,孝也。」
分类:舅舅外甥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甥侄(甥姪)
亦作“ 甥妷 ”。 外甥和侄辈。 唐 李商隐 《骄儿诗》:“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姪。” 宋 黄庭坚 《临河道中》诗:“据鞍梦归在亲侧,弟妹妇女笑两厢。甥妷跳梁暮堂下,唯我小女始扶床。”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裴尚书 武 ,奉寡嫂,抚甥姪,为中表所称。”
分類:外甥侄辈
《漢語大詞典》:贤甥(賢甥)
敬称人之外甥。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 云 白,前书未报,重得来况,知贤甥 石季甫 当屈 鄮 令。”亦为对外甥的美称。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曹姨 道:‘二位贤甥,既要我为媒,可写合同婚书四纸。’”
《漢語大詞典》:孤甥
失去父亲的外甥。 唐 李华 《元鲁山墓碣铭》:“堂下有接宾之位,孤甥受学之室。” 金 元好问 《元鲁县琴台》诗:“寂寞授书室,孤甥举遗衾。”
《國語辭典》:酷似  拼音:kù sì
极似、极像。《晋书。卷八五。何无忌传》:「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唐。白行简《李娃传》:「歌者之貌,酷似郎之亡子。」
分類:酷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