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复照(復照)
(1).一国政府将自己对于彼此有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答复另一国政府。 茅家琦 《太平天囯对外关系史》第八章第三节:“ 幼赞王 蒙时雍 等代表 太平天囯 政府复照 宾汉 ,痛斥他的无理挑衅。”
(2).指上述性质的外交文件。 胡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一编第八章二:“几天后, 太平天囯 发出复照。”
《國語辭典》:同文馆(同文館)  拼音:tóng wén guǎn
1.宋代四方馆之一。专门接待高丽使臣的别馆。《宋史。卷一一九。礼志二十二》:「绍兴二年,高丽遣使副来贡,并赐酒食于同文馆。」《宋史。卷一六五。职官五》:「同文馆及管勾所,掌高丽使命。」
2.清咸丰十年(西元1862)在北京所创立的外语专门机构。分为英、法、德、俄、日文等科,造就外交、翻译人才。《孽海花》第二回:「我却晓得去年三月,京里开了同文馆,考取聪俊子弟,学习推步及各国语言。」《清史稿。卷一○七。选举志二》:「震于列强之船坚炮利,急须养成翻译与制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故其时首先设置之学校,曰京师同文馆,曰上海广方言馆。」
《國語辭典》:节略(節略)  拼音:jié lüè
1.纲要、摘要。如:「这是演讲稿的节略,你不妨参考看看。」
2.简要、简略。如:「由于时间有限,他向大家节略陈述了事实一遍。」
3.一种外交文书。用书面略述事情的大要,其重要性次于照会。《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因在袖里拿出一个节略来递与杜少卿,叫家人把那两封银子交与杜老爷家人带去。」
《國語辭典》:特使  拼音:tè shǐ
国家最高首长特派的官员,代表国家或元首到外国谈判、慰问、庆贺,或完成某一特殊的任务。
《國語辭典》:使馆(使館)  拼音:shǐ guǎn
外交使节在所驻国的办事机关。
《國語辭典》:约见(約見)  拼音:yuē jiàn
邀约会见。如:「今天老师约见,我一定要准时。」
《漢語大詞典》:覆照
(1).外交文书的一种。为乙方对甲方照会的覆文。
(2).答复对方的照会。
《国语辞典》:觉书(觉书)  拼音:jué shū
一种外交文书,详载某一事件的始末和所主张的办法等。
《漢語大詞典》:使团(使團)
由一国派驻在另一国的外交或军事代表团。
《国语辞典》:低荡(低荡)  拼音:dī dàng
国际外交上为降低双方的紧张关系,而采取比较和缓的方式相对待。为法语detente的音译。
《漢語大詞典》:边业(邊業)
指睦邻友好的外交事业。宋书·夷蛮传·倭国:“ 世祖 大明 六年,詔曰:‘ 倭王 世子 兴 ,奕世载忠,作藩外海,稟化寧境,恭修贡职。新嗣边业,宜授爵号,可安东将军、 倭国王 。’”
《漢語大詞典》:驭外(馭外)
办理外交。 清 王韬 《治中》:“我国今日之急务,在治中驭外而已。治中不外乎变法自强,驭外不外乎简公使,设领事,洞达洋务,宣扬国威而已。”
分類:办理外交
《國語辭典》:洋务(洋務)  拼音:yáng wù
旧称交涉及仿效西方的事务。《文明小史》第二回:「原来柳知府一心只想笼络外国人,好叫上司知道说他讲求洋务。」
《漢語大詞典》:陈毅
(1901-197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北京中法大学。曾参加领导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同年随南昌起义部队南进。1928年参与领导湖南起义,随后与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新四军军长、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开辟苏南、苏北抗日根据地和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建国后,任上海市市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有《陈毅诗词选集》
《國語辭典》:驻在国(駐在國)  拼音:zhù zài guó
外交使节驻留的国家。如:「外交部长勉励各派在海外的大使,要在驻在国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