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龙葵(龍葵)  拼音:lóng kuí
植物名。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叶互生,椭圆形,全缘或呈波状。近伞形花序腋外生,具三至十花,总梗长十至二十五毫米;花冠星状辐形,白色。浆果球形,熟时黑色。可供药用。
《國語辭典》:凉帽(涼帽)  拼音:liáng mào
1.夏天遮阳的帽子。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五。河南王》:「又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侍。」
2.清代夏季所戴的礼帽。《清会典。卷三二八。礼部。冠服。冠服通例》:「凡文武官员上朝及坐班时,如非雨雪,戴雨缨凉帽者,照例参处。」
《国语辞典》:青纱障(青纱障)  拼音:qīng shā zhàng
夏秋间,东北一带的高粱、玉米等农作物。因长得高而密,像青纱织成的罗帐,盗贼常以其作为屏障,藏匿其中。也称为「青纱帐」。
《國語辭典》:一串红(一串紅)  拼音:yī chuàn hóng
植物名。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灌木状草本。茎高六十至九十公分许,直立多分枝,无毛,钝四角形。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锯齿缘,两面无毛。轮伞花序二至六花,于枝端集生成长达二十公分之窄穗形总状花序,花序上之叶及苞叶卵圆形,红色,苞被花蕾。原产于巴西,各地均有栽培。也称为「绯衣草」。
《漢語大詞典》:补骨脂(補骨脂)
草名。俗称破故纸。夏秋之交开花,淡紫色,其种子可入药,性温味辛苦,用于补肾虚、壮元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补骨脂﹝集解﹞引 苏颂 曰:“破故纸今人多以胡桃合服,此法出于 唐 郑相国 ……此物本自外番随海舶而来,非中华所有。番人呼为补骨脂,语讹为破故纸也。”
《漢語大詞典》:狗忌
即枸杞。落叶小灌木,夏秋开淡紫色花,浆果卵圆形,红色。果实及根皮可入药。
《國語辭典》:千日红(千日紅)  拼音:qiān rì hóng
植物名。苋科千日红属,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纤毛,茎直立。叶对生,椭圆形或倒卵形。春日下种,密集顶生圆球形或短圆柱形头状花序。夏秋季开球形红、紫、白色的花,可经久不凋。极适合观赏用。
《漢語大詞典》:伪笋
指夏秋间竹鞭芽横向生长成为新鞭,其先端的幼嫩部分。亦称鞭笋。 宋 赞宁 笋谱:“竹,八月俗谓之小春。热欲去,寒欲来,气至而凉,故曰小春……竹得是气也,根伸而达,亦谓为鞭行。鞭头为笋,俗谓之伪笋。”
《漢語大詞典》:菵草
(1).即莽草。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莽草:“《本经》云:菵草杀虫鱼。”参见“ 莽草 ”、“ 菵露 ”。
(2).别称菵米、水稗子。一年生草本。夏秋开花。多生于水边潮湿处。全草和果实可作饲料。
《漢語大詞典》:青葙
亦作“ 青箱 ”。 一名野鸡冠。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之间开花,花色淡红,可供观赏。种子叫青葙子,可入药,有袪风热,清肝火,明目等作用。《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青牛先生 ﹞常食青葙芫华。年似如五六十者,人或亲识之,谓其已有百餘岁矣。” 唐 皮日休 张贲 等《药名联句》:“白芷寒犹采,青箱醉尚开。”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青葙﹝集解﹞引《别录》:“青葙生田野间,嫩苗似莧可食,长则高三四尺。”
《漢語大詞典》:热闪(熱閃)
夏秋间晴天远空中出现的闪电。多于夜间见之。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一:“夏秋之间,夜晴而见远电,俗谓之热闪。在南主久晴,在北主便雨。”
《漢語大詞典》:阑风长雨(闌風長雨)
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 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二:“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宋 杨万里 《过八尺遇雨》诗之一:“节里无多好天色,阑风长(原注:去声)雨饯残年。”亦作“ 阑风伏雨 ”。 清 纳兰性德 《菩萨鬘》词:“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清 黄景仁 《夏夜》诗:“阑风伏雨吹十日,作此酷暑如蒸燖。”参阅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杜子美四》、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七、 蒋礼鸿 《义府续貂·长雨仗雨》
分類:夏秋风雨
《漢語大詞典》:苦蘵
植物名。茄科。草本。夏秋间开花,花或紫或白。果如珠,橘红色或深红色,可入药,有清热化痰的功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酸浆:“酸浆,苦蘵,一种二物也。但大者为酸浆,小者为苦蘵,以此为别。”
《國語辭典》:江西腊(江西臘)  拼音:jiāng xī là
翠菊的别名。参见「翠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