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贼刑(賊刑)
(1).刑杀。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 传:“贼,杀也……怙姦自终,当刑杀之。” 宋 袁燮 《论国家宜明刑政札子》:“怙终贼刑,刑故无小,圣人惩恶之意甚严,夫亦察其情而已矣。”
(2).对为贼者的处罚。红楼梦第六一回:“虽然这 柳 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説他,虽不加贼刑,也革出不用。”
分類:刑杀处罚
《漢語大詞典》:追原
(1).赦宥罪者而追回处罚之成命。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 操 感其言,乃追原 祀 罪。”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庚午,遂南征”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既而悔之,追原不及。”
(2).犹追根。《花月痕》第二十回:“追原祸始阿芙蓉,膏尽金钱血尽锋。”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纪》:“若连兵不解……异日追原祸始,谁为阶厉?”
《國語辭典》:禁闭(禁閉)  拼音:jìn bì
军中对犯错士兵的处罚方式。除作战训练及差勤外,于禁闭室行之,令犯错的士兵反省改过;禁闭期间为一日以上,三十日以下。
《漢語大詞典》:科贬(科貶)
贬谪处罚。旧唐书·食货志上:“如限满后有违犯者,白身人等宜付所司,决痛杖一顿处死。其文武官及公主等,并委有司闻奏,当重科贬。”
分類:贬谪处罚
《國語辭典》:严处(嚴處)  拼音:yán chǔ
从严处理。如:「若有违法,必然严处。」
《漢語大詞典》:受死
(1).接受死的处罚。《西游记》第五二回:“这 行者 跳下峰头,又高声駡道:‘腯泼孽畜!趁早出来受死!’” 杨朔 《春子姑娘》:“她可好,灵魂里浸透三从四德一类思想的旧毒,找根绳又把自己绑起来,宁愿受死。”
(2).术士所称之凶神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今阴阳家禁忌,可谓极密。一日之中,则有白虎、黑杀……受死、火星、河魁、鉤绞、焦坎、游祸、灭门、的呼等凶神。”
《漢語大詞典》:邮罚(郵罰)
谓判人罪过,处罚其身。邮,通“ 尤 ”。《礼记·王制》:“邮罚丽於事。” 郑玄 注:“邮,过也;丽,附也;过人、罚人当各附於其事。” 孔颖达 疏:“邮,过也,谓断人罪过;罚谓责罚其身。”
分類:罪过处罚
《國語辭典》:挞罚(撻罰)  拼音:tà fá
鞭打的刑罚。唐。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诗:「诛求与挞伐,无乃不逡巡。」
分類:鞭打处罚
《國語辭典》:引渡  拼音:yǐn dù
一国将在其领域外犯罪或受科刑而现居于境内的人,应有关国家的请求,交由该国追诉或处罚。惟政治犯,在国际法上以不引渡为原则。
《國語辭典》:重办(重辦)  拼音:zhòng bàn
严厉处分。《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凡是此等书一概不准贩来销售,倘有不遵,店则封禁,人则重办。」
《國語辭典》:重办(重辦)  拼音:chóng bàn
再度办理、重新办理。
分類:严厉处罚
《漢語大詞典》:冤案
没有罪而被当作有罪判决或受处罚的案件。 巴金 《随想录·多印几本西方文学名著》:“人的冤案现在陆续得到平反,书的冤案也开始得到昭雪。” 艾青 《在浪尖上》诗:“一切政策必须落实,一切冤案必须昭雪。”
《漢語大詞典》:傅重
谓附会罪状,从重处罚。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六年:“先是詔大理兼鞫狱所承内降公事,意必傅重;少卿 韩晋卿 独持平覈实,无所上下。”
《漢語大詞典》:罪辱
处罚折辱。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近罹罪辱舌虽在,每避嫌谤口已胶。”
分類:处罚折辱
《漢語大詞典》:隶妾(隸妾)
汉 代处罚女犯的一种刑名。详“ 隶臣妾 ”。
《漢語大詞典》:隶臣妾(隸臣妾)
隶臣与隶妾的并称。 汉 代处罚男女罪人的两种刑名。《汉书·刑法志》:“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鬼薪白粲一岁,为隶臣妾。隶臣妾一岁,免为庶人。” 颜师古 注:“男子为隶臣,女子为隶妾。鬼薪白粲满一岁为隶臣,隶臣一岁免为庶人。隶妾亦然也。”
《國語辭典》:宪罚(憲罰)  拼音:xiàn fá
周代最轻的市刑。以文书公布于市街,以示惩罚。《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