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声势(聲勢)  拼音:shēng shì
声威与气势。《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陆逊整肃部伍,张扬声势,望襄阳进发。」《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他图我相与的官府多,有些声势,每年请我在这里,送我几百两银,留我代笔。」
《漢語大詞典》:乔声势(喬聲勢)
装腔作势。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为甚么苫眉努目閒淘气,你来我去无些礼,揎拳攞袖乔声势。”
分類:装腔作势
《國語辭典》:虚张声势(虛張聲勢)  拼音:xū zhāng shēng shì
故意誇大声威气势,用以吓阻他人。唐。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红楼梦》第六八回:「告诉他此事,命他托察院,只虚张声势,惊吓而已。」
《国语辞典》:声势赫赫(声势赫赫)  拼音:shēng shì hè hè
声威、气势浩大壮盛。如:「这次会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声势赫赫,为媒体注目焦点。」
《國語辭典》:大张声势(大張聲勢)  拼音:dà zhāng shēng shì
大造声威气势。《宋史。卷三三二。列传。李师中》:「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分類:大造声势
《漢語大詞典》:声势汹汹(聲勢洶洶)
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多含贬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次日,果有狐兵大至;或骑或步,或弓或弩,马嘶人沸,声势汹汹。”亦作“ 声势汹汹 ”。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文盲们不大懂得他的议论,但看见声势汹汹,知道一定是反对的意思,也只好作罢了。”
《漢語大詞典》:声势烜赫(聲勢烜赫)
声威气势盛大显赫。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有 文觉禪师 者出都,声势烜赫,骑从如云,道出 袁浦 , 兖 豫 二州方面大僚率属郊迎恐后。”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序》:“海军统领 萨镇冰 展舲西指,声势烜赫。”
《漢語大詞典》:声势熏灼(聲勢熏灼)
谓声威气势逼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仁宗 亲政, 和坤 下狱赐死,諭云:‘当 和坤 声势熏灼,举朝无一人敢於纠劾, 曹锡宝 独能抗辞执奏,不愧諍臣,加恩追赠副都御史,伊子照加赠官衔,给予荫生。’”
《高级汉语词典》:声势重灼
声威气势逼人
《漢語大詞典》:声势赫奕(聲勢赫奕)
声威气势盛大显赫。《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氏 三兄弟,都做了大官,虽然他不以富贵骄人,自然声势赫奕。”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陬邑官亲:“西域之变,大将军 福公 奉命进勦,统领 巴图鲁 及 吉林 健旅,声势赫奕。”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他得救之后,无非以为占了便宜,何尝改悔;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也就依然声势赫奕,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國語辭典》:声势浩大(聲勢浩大)  拼音:shēng shì hào dà
声威气势十分壮盛。如:「游行的车队声势浩大,引来不少围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