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6,分2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壮士
壮志
壮心
少壮
壮游
壮怀
壮年
壮观
壮岁
壮图
壮猷
壮丽
壮夫
壮气
强壮
《國語辭典》:壮士(壯士)  拼音:zhuàng shì
豪壮而勇敢的人。《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手提大刀,截住去路。」
《國語辭典》:壮志(壯志)  拼音:zhuàng zhì
雄壮豪迈的志向。《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眄,谓若无人,岂非君子壮志哉?」也作「壮心」。
《國語辭典》:壮心(壯心)  拼音:zhuàng xīn
雄壮豪迈的志向。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二出:「对景凄绝,倍教人壮心烈。」也作「壮志」。
《國語辭典》:少壮(少壯)  拼音:shào zhuàng
1.年轻力强的时候。《文选。刘彻。秋风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杜甫〈垂老别〉诗:「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2.年轻力强的人。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霜戈驱少壮,败屋弃羸耋。」
分類:少壮
《國語辭典》:壮游(壯遊)  拼音:zhuàng yóu
怀抱壮志而远游。元。袁桷〈送文子方著作受交趾使于武昌长律二十韵〉:「壮游诗句豁,古戍角声悲。」
《漢語大詞典》:壮怀(壯懷)
豪壮的胸怀。 唐 韩愈 《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明 张煌言 《海上》诗之一:“浩气填胸星月冷,壮怀裂髮鬼神愁。” 清 龚自珍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诗:“三十年华四牡騑,每谈宦辙壮怀飞。”
分類:豪壮胸怀
《國語辭典》:壮年(壯年)  拼音:zhuàng nián
称人在三、四十岁的时期。晋。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昔讨逆壮年,以一校尉创立基业;今孙皓举江南而弃之!」
分類:壮年壮盛
《國語辭典》:壮观(壯觀)  拼音:zhuàng guān
1.壮丽雄伟的景象。如:「饱览江山的壮观。」汉。司马相如〈封禅文〉:「皇皇哉,此天下之壮观。」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然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极睇参差,亦学家之壮观也。」
2.景象壮丽雄伟。如:「登高俯瞰钱塘潮涌,十分壮观。」
《漢語大詞典》:壮岁(壯歲)
壮年。 唐 白居易 《晚岁》诗:“壮岁忽已去,浮荣何足论。” 宋 陆游 《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归》诗:“壮岁巧名惭汗马,暮年心事许沙鸥。”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壮岁难恃,倏焉将老。” 清 顾炎武 《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 邓溥 《自题印雅》诗:“壮岁雕虫感,除非 扬子 知。”
分類:壮年
《國語辭典》:壮图(壯圖)  拼音:zhuàng tú
远大的抱负、计画。唐。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诗:「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國語辭典》:壮猷(壯猷)  拼音:zhuàng yóu
伟大的谋略。《福惠全书。卷三二。升迁部。四六禀启附》:「中书二十四考,壮猷永奠乎唐基,广成千二百年,至道常陈于轩箓。」
分類:宏大谋略
《國語辭典》:壮丽(壯麗)  拼音:zhuàng lì
雄伟华丽。《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
《國語辭典》:壮夫(壯夫)  拼音:zhuàng fū
1.正当健壮的成年人。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唐。韩愈〈赠郑兵曹〉诗:「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2.有抱负、有勇气的豪杰之士。《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信而见疑,贞而为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唐。唐彦谦〈奉使歧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有作〉诗:「报国捐驱实壮夫,楚囚垂欲复神都。」
《國語辭典》:壮气(壯氣)  拼音:zhuàng qì
雄壮的气概。《文选。徐敬业。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少壮负壮气,耿介立冲冠。」《三国演义》第八二回:「先主曰:『朕正欲观汝壮气。』即命关兴前往。」
《國語辭典》:强壮(強壯)  拼音:qiáng zhuàng
1.健壮有力。唐。白居易〈六十拜河南尹〉诗:「幸遇芳菲日,犹当强健时。」《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其时李傕、郭汜但到之处,劫掠百姓,老弱杀之,强壮者充军。」
2.语本《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指壮年、中年。南朝陈。徐陵〈让左仆射初表〉:「若思强壮,固无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