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44,分290页显示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郭祥正(字 功父 号 谢公山人、漳南浪士、醉吟居士 )
苏轼(世称 苏东坡、东坡、苏端明、眉山公、坡老、坡公、坡仙、髯苏、老髯苏、玉局翁、雪堂翁、黄州迁客、儋耳翁、玉局仙、老坡、苏密州 别称 苏长公、狂副使、眉山先生苏公、内翰太师文忠公 号 雪堂、雪堂居士、东坡居士 字 子瞻、和仲 文忠 )
唐淑问(字 士宪 )
李之仪(字 端叔 号 姑溪居士、姑溪老农 )
林旦(字 士明、次中、子明 名 雄 )
苏澥(字 浩然 号 支离居士 )
乐士宣(字 德臣 )
郑侠(字 介夫 号 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西塘老人 介 )
杨蟠(字 公济 号 浩然居士 )
李士良
张商英(字 天觉 号 无尽居士 文忠 )
张士澄
晁端禀(字 大受 号 寂默居士 )
葛繁(别称 葛蘩 号 鹤林居士 )
其它辞典(续上)
徐守信( 虚静冲和先生 )郭祥正(字 功父 号 谢公山人、漳南浪士、醉吟居士 )
苏轼(世称 苏东坡、东坡、苏端明、眉山公、坡老、坡公、坡仙、髯苏、老髯苏、玉局翁、雪堂翁、黄州迁客、儋耳翁、玉局仙、老坡、苏密州 别称 苏长公、狂副使、眉山先生苏公、内翰太师文忠公 号 雪堂、雪堂居士、东坡居士 字 子瞻、和仲 文忠 )
唐淑问(字 士宪 )
李之仪(字 端叔 号 姑溪居士、姑溪老农 )
林旦(字 士明、次中、子明 名 雄 )
苏澥(字 浩然 号 支离居士 )
乐士宣(字 德臣 )
郑侠(字 介夫 号 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西塘老人 介 )
杨蟠(字 公济 号 浩然居士 )
李士良
张商英(字 天觉 号 无尽居士 文忠 )
张士澄
晁端禀(字 大受 号 寂默居士 )
葛繁(别称 葛蘩 号 鹤林居士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泰州海陵人。道士。少孤,役于天庆观。仁宗嘉祐间,天台道士余元吉来游,示恶疾,守信事之无倦。相传于溺器得丹砂饵之,从此常放言笑歌,或数日不食,日诵《度人经》,为人说祸福。发运使蒋之奇以经中有“神公受命”句,呼为“神公”,人遂以神翁目之。徽宗时召至京师,以宾礼待,赐号“虚静冲和先生”。卒年七十六。赐大中大夫。弟子苗希颐裒次其事,编成《徐神公语录》。全宋诗
徐守信(一○三三~一一○八),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年十九入天庆观为道士,发运使蒋之奇以神翁呼之。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赐号虚静冲和先生。大观二年卒,年七十六,赐大中大夫。事见宋苗希颐《徐神公语录》。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平州当涂人,字功父,自号谢公山人,又号漳南浪士。少有诗名,极为梅尧臣所赏叹。举进士。神宗熙宁中,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计专听安石处画,神宗异之,安石耻为小臣所荐,极口陈其无行。时祥正方从章惇辟,以军功为殿中丞,闻安石语,遂以本官致仕去。后复出通判汀州,元丰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弃去,隐于县青山卒。能诗。有《青山集》。全宋诗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据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号醉吟居士,谢公山人、漳南浪士,当涂(今属安徽)人。据本集推知,约举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为德化尉。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邵州防禦判官。六年,为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为桐城令。后任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未几弃官隐姑孰青山。元丰四年(一○八一)前后,通判汀州。五年,摄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为“真太白后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郭祥正诗,以书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年影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南宋初刊本为底本。校以清道光刊本(简称道光本),参校清影印宋抄本(简称影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傅增湘校道光本(简称傅校本)等。《四库全书》尚有《青山续集》七卷,其中卷一、卷二诗均见《青山集》,卷三至卷七诗均见孔平仲《朝散集》,故不录。另从道光本及《无为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为第三十一卷。全宋文·卷一七三九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字功父,自号谢公山人,又号漳南浪士,太平州当涂(今安徽当涂)人。少有诗声,梅尧臣以比李太白。庆历中举进士,熙宁中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以殿中丞致仕。后复出,元丰中通判汀州,元祐三年知端州。弃去,隐于青山县,政和三年卒,年七十九。有《青山集》三十卷、《续集》七卷(存),《钱塘西湖百咏》一卷(存)。《宋史》卷四四四《文苑传》六有传,又见本集卷二三《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嘉靖《太平府志》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6—1101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再中制科。为凤翔府签书判官,召试得直史馆,摄开封府推官。神宗熙宁中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中,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哲宗即位,起知登州,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轼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轼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召为翰林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定州,后贬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徽宗立,元符三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寻病逝常州。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全宋诗
苏轼(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词学图录
苏轼(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有《东坡七集》、《东坡词》。黄鹤楼志·人物篇
苏轼(1036~1101) 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杭州、湖州等地。因“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复起后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忠。为北宋后期文坛领袖,词开豪放一派,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唐宋四大家;亦工书画,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有《东坡全集》等。曾作诗《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填词《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对与黄鹤楼的有关的传说故事做了诗意的描述和渲染。在黄鹄山泉侧原有苏东坡谪居石刻遗像。全宋文·卷一八四九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次子。嘉祐二年登进士乙科,受欧阳修赏识。任凤翔府判官,入直史馆。熙宁间王安石变法,轼因政见分歧,通判杭州,徙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后,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初返京,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旋拜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其间曾被召还朝任礼部尚书等职。为元祐党争所累,绍圣初谪于惠州,再徙儋州。徽宗立,遇赦北还。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其主要著作存世者有《易传》、《书传》及《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诗》四卷。事迹见《栾城后集》卷二二《亡兄子瞻墓志铭》及《宋史》卷三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江陵人,字士宪。唐介子。第进士。官殿中丞。神宗初,擢监察御史里行。河北饥,流民就食京师,条三策上之。滕元发为中丞,淑问力数其短,帝以为邀名,出判复州。久之,提点湖北刑狱,言新法不便,黜知信阳军,以病免官。后起知宣州,入为吏部员外郎,又引疾求外,降监抚州酒税。哲宗立,召为左司谏,以病致仕卒。全宋文·卷一六六四
唐淑问(?——一○八六),字士宪,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介子。第进士,官殿中丞。神宗时擢监察御史里行,后出判复州,久之,知真州,提点湖北刑狱,言新法不便,乞解使事,黜知信阳军。数年起知宣州,徙湖州,入为吏部员外郎,降监抚州酒税。哲宗立,以司马光荐,召为左司谏,寻卒。《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沧州无棣人,字端叔,号姑溪居士。之纯从弟。神宗元丰年间进士。师事范纯仁。后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历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徽宗初,提举河东常平。坐草纯仁遗表及行状,编管太平州,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卒年八十余。能文,尤工尺牍,苏轼谓入刀笔三昧。有《姑溪居士集》等。全宋诗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为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为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为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李之仪(1038-1117) 字端叔,晚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一说乐寿(河北献县)人。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全宋文·卷二四○九
李之仪,字端叔,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颀子,之纯从弟。进士及第,曾任河中府万全县令、权知开封府开封县。元丰中曾入呼延幕府,为折可适所知。六年十二月以杨景略奏辟使高丽。元祐中为枢密院编修官,与苏轼兄弟游。及第几三十年,乃于元祐八年从苏轼辟,主管定州安抚司事机宜文字。绍圣四年为原州通判。元符二年,监内香药库,以苏轼荐辟,「为奸臣心腹之党」放罢。崇宁元年,提举河东常平,坐为范纯仁草《遗表》,并作《行状》,除名勒停,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久之,徙唐州。政和三年九月,以与杨姝踰滥及以杨姝所生男为己子,自管勾成都府玉局观除名勒停。卒于重和元年(是年作有《祥瑛上人字序》)以后,年八十馀。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六《李之仪传》,《宋史》卷三四四《李之仪传》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一、四九一、五一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九、六七之二六、六八之二九。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士明,一字次中。林希弟。仁宗嘉祐二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里行。哲宗元祐初,拜殿中侍御史,上疏论吕惠卿、邓绾等罪,皆逐之。官终河东转运使。全宋诗
林旦,字次中,初名雄,字子明(《宋诗纪事补遗》卷一四),福清(今属福建)人,希弟。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淳熙三山志》卷二六)。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知象山县(《宝庆四明志》卷二一)。神宗熙宁中,提举淮南常平。擢监察御史里行,因事罢。累年签书淮南判官。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拜殿中侍御史。出为淮南转运副使,终河东转运使。《宋史》卷三四三有传。今录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二○○六
林旦,初名雄,字子明,一字次中,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希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三年擢监察御史里行、判司农寺,寻以论李定事罢,沈屈累年。元丰末,入为太常博士,工部、考工员外郎。元祐元年,御史中丞刘挚举为殿中侍御史,遂论黜元丰诸臣。出为淮南转运副使,历右司郎中、太仆卿等。六年,为河东转运使,卒。《宋史》卷三四三有传。参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六,《宋诗纪事补遗》卷一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苏澥,字浩然,梓州铜山(今四川三台西南)人。舜元子。以荫为太庙斋郎(《端明集》卷三九《苏才翁墓志铭》)。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台州天台令(《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二)。八年,除两浙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一)。元丰元年(一○七八),改国子博士奉使高丽(同上书卷二九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为徐王府翊善(同上书卷四六九)。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七六三
苏澥,字浩然,号支离居士,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舜元次子。以荫为太庙斋郎。熙宁初为台州天台令。二年,命提举江南西路常平等事。后历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八年,移两浙路,官殿中丞。元丰初,改国子博士。后为秘阁校理、江东提举。元祐中,官至工部郎中,七年,为徐王府翊善。见蔡襄《苏才翁墓志铭》(《蔡忠惠集》卷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二七一、二八七、二九三、四六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宦官。开封祥符人,字德臣。善丹青,画花鸟尤得生意,晚年工水墨缣绡,时以为北省绝艺,得者皆藏之以为珍品。神宗熙宁中,以边功得超擢,官至西京作坊使、虔州观察使。全宋文·卷一六五四
乐士宣,字德臣,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早年放荡,不束于绳检。中年莅职东太乙宫,与方外之士游,遂一意于诗书丹青。画花鸟有生意,尤工水墨。后以边功超擢,熙宁中为太原府走马承受。元丰中改熙河路。八年,为如京副使,迁内侍省押班。元符三年,诏为山陵行宫四面巡检。官至西京作坊使、持节虔州诸军事、虔州刺史、虔州管内观察使,卒赠少保。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三○六,《宋会要辑稿》礼二九之五七(第二册第一○九二页)、礼二九之七三(第二册一一○○页),《宣和画谱》卷一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119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全宋诗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全宋文·卷二一六九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治平四年进士,任光州司法参军。熙宁五年春,秩满入京,监安上门。素为王安石所重,数上书安石,言新法为民害。七年,上《流民图》并奏,王安石罢相出知江宁。及吕惠卿执政,又上疏劾之,复绘《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惠卿奏为谤讪朝政,编管英州十二年。哲宗立,始得归,为泉州教授、录事参军十三年。元符中再窜英州三年。徽宗立,赦还,复故官,又为蔡京所夺,归田里。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见郑侠《上漕车书》、《大庆居士序》,夏之文《西塘先生墓志》(《西塘集》附录),《宋史》卷三二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章安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诗为欧阳修所称。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唱酬甚多。历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号《章安集》。全宋诗
杨蟠,字公济,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人,一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舆地纪胜》卷四三《淮南东路·高邮军》),又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为密、和二州推官。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苏轼知杭州时,蟠为通判。以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已佚。《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杨蟠诗,《台州丛书》辑有《章安集》一卷,疏漏较多。今据《镡津文集》、《会稽掇英总集》等书所录,编为一卷。全宋文·卷一○四五
杨蟠,字公济,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自号浩然居士。庆历六年举进士,曾为密、和二州推官。欧阳修称其诗。熙宁中官光禄寺丞,提举陕西常平。五年,改太子中允、永兴等路转运判官。元丰中为太常博士。元祐中苏轼知杭州,蟠为通判,颇多唱和。迁知高邮军。绍圣中知温州。后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传世。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二四○、二四九、三二七,《宋史》卷四四二本传、卷一八五《食货》下七、卷四五六《仰忻传》,《止斋集》卷四二,《赤城志》卷三三。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六年(1083)任都水监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3—1122 【介绍】: 宋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调通川主簿。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为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为台臣疏击出贬。后还故官职卒。谥文忠。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等。全宋诗
张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六《张少保商英传》),调通川县主簿,知南川县。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五年,权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二三一)。贬监荆南税。元丰初,除馆阁校勘。三年(一○八○),检正中书刑房,寻责监江陵县税(同上书卷三○三、三○八)。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开封府推官。二年,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南、淮南路(同上书卷三七五、四○三、四五○、四八一)。绍圣中,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因事责监江宁酒税。起知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五○四)。召为工部侍郎,迁中书舍人。徽宗立,出为河北路都转运使,降知随州。崇宁初,为翰林学士,拜尚书右丞转左丞。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一一一○),除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乾道临安志》卷三),顷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出知河南府,寻落职知邓州,再谪汝州团练副使,衡州安置。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赠少保。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一卷。《宋史》卷三五一、《东都事略》卷一○二有传。张商英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从《新刊古今岁时杂咏》(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抄本为底本)等书中辑得之诗,另编一卷。全宋文·卷二二二八
张商英(一○四三——一一二一),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人,唐英弟。治平二年进士,调达州通川主簿,辟知南川县,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里行,责监荆南税。更十年,得馆阁校勘、检正刑房,责监赤岸盐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反对变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又以事责监江宁酒。起知洪州,入为工部侍郎,迁中书舍人,出为河北都转运使,降知随州。崇宁初,历吏部、刑部侍郎、翰林学士。雅善蔡京,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复攻京,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削籍知鄂州。大观四年,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之政。政和元年,为臣僚所攻,罢知河南府,旋贬衡州安置,继复还故官职。宣和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九。绍兴中赐谥文忠。有《无尽居士集》一百卷,久佚。《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六年(1083)任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5—1090 【介绍】: 宋澶州清丰人,字大受,号寂默居士。晁宗悫孙。第进士。历知尧山县,不乐仕进。晚年尤自放于酒。为文敏捷。有杂文数千言。全宋诗
晁端禀(一○四五~一○九○),字大受,号寂默居士,清丰(今属河南)人。仲衍子。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清同治《清丰县志》卷五)。调博野主簿,保德军、洺州推官,知尧山县。哲宗元祐五年卒,年四十六。事见《鸡肋集》卷六三《寂默居士晁君墓表》。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