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壅塞  拼音:yōng sè
淤滞不通。《书经。舜典》:「明四目,达四聪」句下汉。孔安国。传:「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楚辞。严忌。哀时命》:「道壅塞而不通兮,江河广而无梁。」也作「壅闭」、「壅滞」、「拥塞」。
分類:壅塞阻塞
《国语辞典》:交通壅塞  拼音:jiāo tōng yōng sè
因车祸、施工等原因造成道路堵塞,使车辆无法畅行的现象。如:「因为捷运的便捷,改善了台北市区的交通壅塞。」
《國語辭典》:蔽塞  拼音:bì sè
耳目、思想被蒙蔽而不开通。《荀子。君道》:「天下之变,境内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而人主无由知之,则是拘胁蔽塞之端也。」《宋史。卷三一九。列传。刘敞》:「因劝帝收揽威权,无使聪明蔽塞,以消灾咎。」
《漢語大詞典》:拥阏(擁閼)
壅塞;阻滞。史记·天官书:“土与水合,穰而拥閼,有覆军,其国不可举事。”史记·朝鲜列传:“ 真番 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閼不通。”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某为京留守 河东 节度使,岂有前后奏章皆不下,必有所拥閼尔。”
分類:壅塞阻滞
《漢語大詞典》:淤洳
壅塞。 清 黄景仁 《泥涂叹》诗:“前途更淤洳,欲铲无巨铁。”
分類:壅塞
《漢語大詞典》:淀塞(澱塞)
壅塞。 宋 单锷 《吴中水利书》:“又有 孟径 ,洩 滆湖 之水入 震泽 ,其他沟瀆淀塞,其名不可缕举。”
淤塞。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惟《郑畋集》载,为相时, 汴河 淀塞,请令 河阳 节度使於 汴 口开导。”
分類:壅塞淤塞
《國語辭典》:圮滞(圮滯)  拼音:pǐ zhì
败坏窒塞。《晋书。卷三○。刑法志》:「大人革命,不得不荡其秽匿,通其圮滞。」
分類:壅塞
《國語辭典》:郁勃(鬱勃)  拼音:yù bó
盛多。汉。应玚 杨柳赋:「摅丰节而广布,纷郁勃以敷阳。」
《國語辭典》:噫气(噫氣)  拼音:yī qì
气壅塞而忽通,即吐气。《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宋。余靖过大孤山〉诗:「噫气专呼吸,横流以溟涨。」
《漢語大詞典》:围田(圍田)
(1).在洼地筑堤挡水护田。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一:“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 江 淮 之间,地多藪泽,或濒水不时渰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隄,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
(2).指挡水围堤内的田地。 章炳麟 《定版籍》:“余尝闻 苏州 围田( 吴 越 沃野,多称‘圩田’,本由围田,音误作‘圩’;围田多雍遏沼泽为之,今则遍以称水田)皆在世族,大者连阡陌。”
(3).围占江湖淤滩为田。因与水争地,壅塞水道,常造成水害。文献通考·田赋六:“﹝ 淳熙 ﹞三年,监察御史 傅淇 奏:近臣僚奏陈围田湮塞水道之害,陛下復令监司守臣禁止围裹。此乃拔本塞源之要术,然豪右之家未有无所凭依而肆意筑围者。”
《漢語大詞典》:决壅(決壅)
亦作“决壅”。
(1).除去水道的壅塞。 唐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诗:“疏流似剪纸,决壅如裂帛。”
(2).消除壅蔽。 三国 魏 桓范 《政要论·决壅》:“为人君之务在於决壅,决壅之务在於进下,进下之道在於博听。” 明 刘基 《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今年秋宪副 张公 始来,决壅疏塞,剔蠧振坠。”
《漢語大詞典》:决泄(決洩)
亦作“ 决洩 ”。 除去壅塞,排放积水。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火耕水种,不烦人力,决泄任意,高下在心。” 晋 束晰 《广农议》:“云雨生於畚臿,多稌生於决泄。” 唐 刘禹锡 《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决洩有时,畎澮有度。” 宋 欧阳修 《论水入太社札子》:“及差兵匠併力先且决洩,戽出积水。”
《漢語大詞典》:蔽泥
也称障泥。垂于马腹两旁用以蔽尘土者。 唐 杜牧 《少年行》:“连环羈玉声光碎,緑锦蔽泥虬卷高。”
壅塞拘泥。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用功到精处,愈著不得言语,説理愈难,若着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
《漢語大詞典》:雍遏
阻塞,壅塞。雍,通“ 壅 ”。《淮南子·主术训》:“弃公劳而用朋党,则奇材佻长而干次,守官者雍遏而不进。” 章炳麟 《定版籍》:“围田多雍遏沼泽为之,今则遍以称水田。”
分類:阻塞壅塞
《漢語大詞典》:邕滞(邕滯)
壅塞阻滞。邕,通“ 壅 ”。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其佗每下一令,虽有邕滞,大氐见诸施行矣。”
分類:壅塞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