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趁墟  拼音:chèn xū
赶集。如:「天色微曦,便到市场趁墟去了。」明。林弼〈龙州〉诗三首之二:「趁墟野妇沽甜酒,候客溪童进辣茶。」
分類:赶集
《國語辭典》:墟市  拼音:xū shì
乡村中的市集。宋。范成大〈晓出古城山〉诗:「墟市稍来集,筠笼转山忙。」
《漢語大詞典》:幽墟
(1).指边远之地。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 元父 者,九州之穷也,先代之幽墟者也。”墟,一本作“ 虚 ”。《文选·曹植〈七启〉》:“驾超野之駟,乘追风之舆,经迥漠,出幽墟,入乎泱漭之野。” 张铣 注:“迥漠、幽墟皆远方之地。”
(2).指坟墓。 宋 秦观 《永寿县君挽词》:“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清 方苞 《张朴村墓志铭》:“归幽墟,宜乐康。”
《國語辭典》:废墟(廢墟)  拼音:fèi xū
弃置的房舍、街市、城郭等。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诗:「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漢語大詞典》:旧墟(舊墟)
故居。文选·班固〈西都赋〉:“徒观迹于旧墟,闻之乎故老。” 吕延济 注:“旧墟,故居也。”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縈。” 唐 韦应物 《经武功旧宅》诗:“风雨经旧墟,毁垣迷往躅。”
分類:故居
《漢語大詞典》:参墟(參墟)
亦作“参虚”。 参星的分野。当今 山西 、 河南 一带。左传·昭公十五年:“ 唐叔 受之,以处参虚。” 杜预 注:“参虚,实沉之次, 晋 之分野。” 孔颖达 疏:“实沉之次, 晋 之分野,上繫参之虚域,故云参虚。” 汉 焦赣 《易林·泰之未济》:“实沉参墟,以义讨 尤 。”《隋书·高祖纪上》:“昔者明王设官胙土, 营丘 四履,得征五侯,参墟宠章,异其礼物。”旧唐书·忠义传上·夏侯端:“参墟得岁,必有真人起于实沉之次。”
《國語辭典》:殷墟  拼音:yīn xū
商代后期武丁至帝辛都邑的废墟,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在此发掘,挖出大量商代晚期遗物,包括甲骨、青铜器、玉器、骨彫器以及当时的宫殿、宗庙墓葬等遗迹,为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
《漢語大詞典》:墟曲
犹墟里。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时復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唐 王维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诗:“澹荡动云天,玲瓏映墟曲。”
《骈字类编》:烟墟(烟墟)
王勃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 骤冲情于月道,飞峻赏于烟墟。
《漢語大詞典》:昆墟(崑墟)
见“ 崑崙墟 ”。
《漢語大詞典》:山墟
(1).山丘。 南朝 梁 柳恽 《杂诗》:“山墟罢寒梅,园泽润朝暉。” 宋 曾巩 《送周屯田序》:“今一日辞事还其庐,徒御散矣,宾客去矣……约居而独游,散弃乎山墟林莽僻巷穷閭之间。”
(2).山间集市。 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诗:“山墟蚕市休,野饭渔舟隔。”
《漢語大詞典》:灵墟(靈墟)
洞天福地。《古微书·河图纬》:“北上 包山 入灵墟,乃造 洞庭 窃 禹 书。”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灵墟福地,已被神功。” 唐 吴筠 《岩栖赋》:“果栖迟而我愜,即逍遥之灵墟。”
《漢語大詞典》:天墟
(1).北面的天空。文选·木华〈海赋〉:“南澰 朱崖 ,北洒天墟。” 李善 注引尔雅:“北陆,墟也。” 唐 李白 《大猎赋》:“斩飞鹏于日域,摧大凤于天墟。”
(2).泛称天空。 唐 韩愈 《朝归》诗:“长风吹天墟,秋日万里晒。”
分類:北面
《漢語大詞典》:榛墟
荒野。 晋 夏侯湛 《秋可哀赋》:“雁擢翼於太清,燕蟠形乎榛墟。”新唐书·逆臣传上·史朝义:“当此时, 洛阳 诸郡人相食,城邑榛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甲寅间,有 莱阳 生至 稷下 ,有亲友二三人亦在诛数,因市楮帛,酹奠榛墟。” 何垠 注:“榛墟,荒野也。”
分類:荒野
《分类字锦》:姚墟
帝王世纪瞽瞍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温子升舜庙碑虹气降灵姚墟诞圣
分类:毓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