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增广(增廣)  拼音:zēng guǎng
增加扩大。《北齐书。卷八。幼主传》:「凡此诸役,皆渐于武成,至帝而增广焉。」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二。官政二》:「国朝初平江南,岁铸钱七万贯;自后稍增广,至天圣中,岁铸一百馀万贯。」
《國語辭典》:增生  拼音:zēng shēng
1.生物体某部分组织的细胞数目增加,体积扩大。如皮肤经长期摩擦后,上皮和结缔组织变厚的现象。也称为「增殖」。
2.增广生员的简称。参见「增广生员」条。
《分类字锦》:增广农亩(增广农亩)
文献通考吴孙权黄武五年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
分类:田制
《漢語大詞典》:增广生(增廣生)
即增生。明史·选举志一:“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释社:“学生有五等:学生亦曰廪生,一也;增广生,二也。”参见“ 增生 ”。
分類:增生
《國語辭典》:增生  拼音:zēng shēng
1.生物体某部分组织的细胞数目增加,体积扩大。如皮肤经长期摩擦后,上皮和结缔组织变厚的现象。也称为「增殖」。
2.增广生员的简称。参见「增广生员」条。
《国语辞典》:增广见闻(增广见闻)  拼音:zēng guǎng jiàn wén
增加见识,拓广知识领域。如:「旅行可以增广见闻。」
《国语辞典》:增广生员(增广生员)  拼音:zēng guǎng shēng yuán
明代科举制度中,在固定的名额外,另增加录取的生员。不领月米,地位次于廪生。简称为「增生」。
《國語辭典》:光裕  拼音:guāng yù
光大充裕。《国语。周语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晋。陆云〈吊陈伯华书〉:「当光裕大业,茂垂勋名。」
分類:增广
《國語辭典》:博识(博識)  拼音:bó shì
见闻广博,学识丰富。如:「像先生这么博识的学者,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国语辞典》:广雅(广雅)  拼音:guǎng yǎ
书名。三国魏张揖撰,十卷。由《尔雅》旧目所增广,为研究古代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资料。清朝王念孙著有《广雅疏證》,甚为精审。
《漢語大詞典》:补增(補增)
补入增生。 明 清 制,学中生员,于正额外增广的名额叫增广生员,简称增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余十二岁,受 王交河 先生 兰生 知,入学;十五岁,受 李安溪 先生 清植 知,补增;十九岁,受 帅兰皋 先生 念祖 知,食餼。”
《漢語大詞典》:褒益
亦作“褒益”。 增广补益。清史稿·礼志一:“其祀典之可稽者,初循 明 旧,稍稍褒益之。”
分類:增广补益
《国语辞典》:精抄本  拼音:jīng chāo běn
抄写字体精致工整的典籍。如钱塘陈起编增广圣宋高僧诗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