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挂镜线
钉在室内四周墙壁上部的水平木条,用来悬挂镜框、画幅等。也叫画镜线。
《漢語大詞典》:臂障
像墙壁的障碍物,多用于比喻:消除双方之间的思想~。
《漢語大詞典》:八字门楼(八字門樓)
一种门上有牌楼式的顶,门两侧墙壁呈八字形的建筑。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她们往右拐进一个小小横村子,又走了一段铺满落花、朽叶和枯草的窄小的山边路,来到一个八字门楼的跟前。”
《國語辭典》:壁报(壁報)  拼音:bì bào
张贴在壁上,用以宣传或发布消息的公告文字。如:「三年甲班获得这次壁报比赛的优胜。」
《國語辭典》:壁饰(壁飾)  拼音:bì shì
挂在墙壁上的装饰品。
《漢語大詞典》:雕圬
墙壁上的雕镂绘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是以朴斲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周振甫 注:“雕杇,雕墙粉饰墙。”
《漢語大詞典》:枪眼(槍眼)
(1).碉堡或墙壁上开的供射击用的小孔。 茅盾 《虚惊》:“那房子四面高墙,只有枪眼式的长方小洞,简直没有窗。” 李瑛 《红旗道班》诗:“注意!灌木丛中有没有匕首?警惕!野玫瑰下有没有枪眼?”
(2).枪弹打穿的洞。 姚雪垠 《长夜》二:“一个麻脸的土匪吩咐说:‘谁扯一句谎,就给谁钻一个枪眼儿。’”
《漢語大詞典》:墙皮(牆皮)
亦作“墻皮”。 墙壁的外层。多以泥浆拌和稻草,涂墙壁外表而成。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时 哥舒曜 孤军无援,粮储不继,贼得其便,重围数周,甲士日唯半菽,马淘墙皮而蒭焉。”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一章:“二十六岁的大小子 李大山 ,和他的二十四岁的媳妇 耿月娇 ,住在墙皮都剥落了的东间屋里。”
《漢語大詞典》:生地壁画(生地壁畫)
在新粉刷的墙壁上所作的画。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理惠拉壁画〈贫人之夜〉说明》:“生地壁画者,乘灰粉未干之际,即须挥毫傅彩,是颇不容易的。”
《漢語大詞典》:峻宇雕墙(峻宇雕牆,峻宇彫墙)
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北史·薛道衡传:“ 叔宝 峻宇彫墙,酣酒荒色。”亦作“ 峻宇雕墙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峻宇雕墙,亟成壮丽。” 宋 陆游 《读〈夏书〉》诗:“一朝财得居平土,峻宇雕墙已遽兴。” 元 张可久 《拨不断·会稽道中》曲:“峻宇雕墙宰相家,夕阳芳草渔樵话,百年之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墙壁》:“‘峻宇雕墙’,‘家徒壁立’,昔人贫富,皆於墙壁间辨之。”
见“ 峻宇彫墙 ”。
《漢語大詞典》:夹箔幛(夾箔幛)
方言。指用高粱秆为原料作墙壁,把室内区分成里外间。箔幛,篱笆。
《漢語大詞典》:景片
舞台上布景的构件,上面绘有表示墙壁、门窗、山坡、田野等的图案和景物。《花城》1981年第6期:“可你现在像舞台上的景片,靠墙墙倒,靠树树歪。”
《漢語大詞典》:门颊(門頰)
门旁的墙壁。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富池庙》:“復手自掷之,一堕地,一不见。俄附著於门颊上,去地数尺,屹立不坠。”
分類:墙壁
《國語辭典》:面墙而立(面牆而立)  拼音:miàn qiáng ér lì
比喻不学无术,毫无才能。参见「墙面而立」条。《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古今成败,不可不知,退朝之暇,念观典籍,面墙而立,不成人也。」
《國語辭典》:面墙(面牆)  拼音:miàn qiáng
面对著墙。一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毫无才能。参见「墙面而立」条。《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若其面墙,则无所施用。」
《漢語大詞典》:丽廔(麗廔)
墙壁窗户的疏孔。后亦形容玲珑透明。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周礼三“九室十二堂考”:“四面各设一户二牖,丽廔闓明,内外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