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0,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西境
疆境
凡境
画境
中境
佛境
拓境
暮境
前境
顺境
意境
故境
情境
复境
乐境
《骈字类编》:西境
竟同左传秋大蒐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注商宋地鲁西境接宋卫也 汉书郊祀志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西北史周太祖纪魏帝进帝位太师帝奉魏太子巡抚 境登陇刻石纪事性又独孤永业传永业久在河阳善于招抚周人惮之 鲠直不交权势斛律光求二婢弗得毁之于朝廷河清末徵为太仆卿以乞伏贵和代之于是西境蹙弱河洛人情骚动
又乞伏慧传大业五年征吐谷浑郡滨西境人苦劳役又遇帝巡坐御道不整献食疏薄帝大怒命左右斩之见其无发乃释之 唐书元载传国家西境极于潘原吐蕃防戍乃在推沙堡而原州界其间草荐水甘旧垒存焉 元史世祖纪至元七年春正月甲寅高丽国王王植遣使来言比奉诏臣已复位今从七百人入觐诏令从四百人来馀留之西京诏高丽西京内属改东宁府画慈悲岭为界丁巳以蒙克为安抚高丽使佩虎符率兵戍其西境 王粲三辅论走袁术于西境馘射贯乎武当
分类:西境
《漢語大詞典》:疆境
(1).边境;边界。 南朝 梁武帝 《赠郑绍叔诏》:“作牧疆境,効彰所蒞。”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 宋 兴……养士少而形势强。当此之时,疆境泰然,无北顾之忧。”宋史·张佶传:“改左騏驥使,就命知 秦州 。至州,置 四门砦 ,开拓疆境,边部颇怨。”
(2).境域;境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大沙碛:“絶无水草,途路弥漫,疆境难测,望大山,寻遗骨,以知所指,以记经途。”
《漢語大詞典》:凡境
(1).谓平凡的境界。 唐 窦暨 《述书赋上》:“ 康帝 则幼少闲慢,迥出凡境,駟马安车,不尚驰骋。” 清 王摅 《哭玉峰相公用杜故仆射相国张公九龄韵》:“弟兄皆璠璵,下笔非凡境。”
(2).指人世间。 宋 文同 《杨山人草堂》诗:“入鼎灵丹黄似橘,隔墙凡境臭如帤。” 清 顾炎武 《劳山歌》:“奇花名药絶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
《國語辭典》:画境(畫境)  拼音:huà jìng
1.画分疆界。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铨赋》:「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为大国。」《明史。卷七四。职官志三》:「凡京城内外各画境而分领之。境内有游民、奸民则逮治。」
2.绘画的意境。如:「这幅山水的画境极高。」《清史稿。卷五○四。艺术列传三。华岩列传》:「笃嗜金石,每以访碑纪游作图,为世所重。画境简淡,山左多宗之。」
3.图画世界。形容风景十分优美。如:「青山绿水,使人如入画境。」
《漢語大詞典》:中境
(1).犹中土,指中原地区。魏书·礼志一:“正位中境,奄有万方。”
(2).心境。 宋 陶谷 清异录·衣服:“ 武帝 缘金丹示孽,中境躁乱。”
《漢語大詞典》:佛境
佛的境界。魏书·释老志:“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法苑珠林卷八四:“若有菩萨能与禪相应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三、无诸悔热……九、安住佛境;十、解脱成熟。”
分類:境界
《漢語大詞典》:拓境
(1).开拓土宇,扩张领土。后汉书·傅燮传:“ 世宗 拓境,制置四郡,议者以为断 匈奴 右臂。”南史·王准之传:“ 猛 慷慨常慕功名,先是上疏陈安边拓境之策,甚见嘉纳。” 唐 杜甫 《遣怀》诗:“拓境功未已, 元和 辞大炉。”《三国演义》第七九回:“ 蒙恬 拓境而被大刑, 乐毅 破 齐 而遭谗佞。”
(2).指已开拓的地域。后汉书·庞参传:“夫拓境不寧,无益於彊;多田不耕,何救飢敝!”
《漢語大詞典》:暮境
晚年的境况。 宋 陆游 《小憩前平院戏书触目》诗:“上车欲去復回首,那将暮境供浮名。”
分類:晚年境况
《骈字类编》:前境
唐 庞蕴 杂诗 其三 极目观前境,寂寞无一人。
《國語辭典》:顺境(順境)  拼音:shùn jìng
顺遂如意的境遇。如:「顺境勿骄,逆境不馁。」
《國語辭典》:意境  拼音:yì jìng
文艺作品所表现的境界。
《漢語大詞典》:故境
原有的疆土。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燕 师闻之,度水而解。於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分類:原有疆土
《國語辭典》:情境  拼音:qíng jìng
情景、境地。如:「在那种情境下,除了笑笑,你还能表示什么呢?」
《漢語大詞典》:复境(復境)
收复疆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兹者专致使臣,特詒缄问,且以 瓦桥 内地, 晋阳 故封,援 石 氏之割城,述 周 朝之復境;繫于异代,安及本朝。”
分類:收复疆土
《國語辭典》:乐境(樂境)  拼音:lè jìng
和平安乐的境遇。如:「目前大家能够臻于乐境,全靠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