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拼音:huán jìng bǎo hù
保护地表上有益于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活、生存的空间、资源及其他相关事物。目的在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使其适于人类的生存。
《漢語大詞典》:败境(敗境)
衰败的境况。 元 曾瑞 《哨遍·思乡》套曲:“客窗几度梦朝京,忆松楸败境荒荆。”
分類:衰败境况
《分类字锦》:北境周赡(北境周赡)
隋书食货志孝昭皇建中开幽州督亢旧陂长城左右营屯岁收稻粟数十万石北境得以周赡
分类:屯田
《漢語大詞典》:闭境自守(閉境自守)
封闭四境,严加防守。 明 唐顺之 《与河南李中丞石迭书》:“吾兄以素望起而任 磁镇 之计,若 太原 再警,势须鼓行而前,不得闭境自守而已也。”
《國語辭典》:地理环境(地理環境)  拼音:dì lǐ huán jìng
各种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地表景观。包括地形、气候、水力、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经济、交通、聚落、人口、政治等人文地理因素。如:「这里因为地理环境优良,所以很快就发展成人口汇聚的大都市。」
《漢語大詞典》: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征、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支配。产生于18世纪,20世纪以后受到批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巴克尔、德国的拉采尔、美国的森普尔。
《漢語大詞典》:道德境界
从人们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如“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自私自利”,就是人们对不同道德境界的通俗概括。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大公无私。
《高级汉语词典》:典型环境  拼音:diǎn xíng huán jìng
文学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形成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特定环境
《分类字锦》:出境之才
吴志孙皓传宝鼎元年正月遣大鸿胪张俨五官中郎将丁忠吊祭晋文帝注吴录曰俨以博闻多识拜大鸿胪使于晋皓谓俨曰今南北通好以君为有出境之才故相屈行
分类:奉使
《漢語大詞典》:城市环境
泛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是人类创造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往往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故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良影响。
《漢語大詞典》:创造环境
能够激发人们去进行创造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组织结构、思想气氛、激励方式,如善用创造性的人才、适于和鼓励人才流动的机制、尊重创造性人才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以及精神和物质激励等。
《漢語大詞典》:全球环境监测系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属的全球和地区环境监测协调中心。1974年成立。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负责协调国际上有关的监测活动。开展气候观测、可更新资源监测、污染物远程迁移监测、海洋污染状况监测和人体健康检验等。
《分类字锦》:倾境饯送(倾境饯送)
魏书裴佗传为赵郡太守为治有方威惠甚著猾吏奸民莫不改肃转东荆州刺史郡民恋仰倾境饯送至今追思之
分类:遗爱
《國語辭典》:时过境迁(時過境遷)  拼音:shí guò jìng qiān
时间流走,境况也随之改变。如:「这事已时过境迁,不要再翻旧帐增加困扰。」
《漢語大詞典》:设境(設境)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境界。 清 周亮工 读画录·陈章侯:“ 方与三 曰:‘ 北宋 阎次平 , 南宋 张敦礼 、 徐改之 ,专借 荆 关 而入,自脱北傖躁气,然设境未能如 老莲 之高旷。’”《〈王统照短篇小说选集〉序言》:“如第一辑的五篇,论思想不免稚弱、单纯,尤可见出自己的生活圈子的窄狭,故多从空想中设境或安排人物,因此就不得不重在‘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