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竿头步(竿頭步)
比喻向至高境界前进的步伐。 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语》卷五:“才高欲进竿头步,兴到还磨盾鼻吟。”参见“ 竿头 ”。
《漢語大詞典》:竿头(竿頭)
竹竿的顶端。比喻至高境界。 唐 张祜 《大酺乐》:“小儿一伎竿头絶,天下传呼万岁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或谓因古人所及,更復精思,故已到竿头。”
《漢語大詞典》:诗乡(詩鄉)
诗的境界。
分類:境界
《漢語大詞典》:鬼入
道家指如有鬼神入于心中而能悟万物的一种境界。庄子·寓言:“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六年而鬼入。” 成玄英 疏:“鬼入,神会理物。”
《漢語大詞典》:悟寂
佛教语。了悟寂灭。谓超脱一切境界,入于不生不灭之门。 南朝 梁 萧统 《东斋听讲》诗:“昔闻 孔 道贵,今覩释花珍;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
《國語辭典》:新天地  拼音:xīn tiān dì
新的领域或境界。如:「他决定在舞蹈界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分類:领域境界
《漢語大詞典》:浸沉
沉浸。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萧红 《看风筝》二:“马在马棚里吃草的声音,夹杂着鼻子声在响,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她被信中洋溢着的温柔情意和热烈而又含蓄的告白深深感动了,年轻的心浸沉在爱情的喜悦中。” 曹靖华 《往事漫忆·怀周恩来同志》:“整个广场,浸沉在呜咽中,天地似乎也在同八亿人民一道,同声哭泣。”
《漢語大詞典》:意界
(1).意境,境界。 清 赵翼 《后园居诗》:“若以较畴昔,曾何足比数。顾独少外营,意界转栩栩。” 陶曾佑 《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二十世纪之中心点,有一大怪物焉:不脛而走,不翼而飞,不叩而鸣;刺人脑球,惊人眼帘,畅人意界,增人智力。”
(2).意想,想象范围。 严复 《〈法意〉按语》:“以 春秋 战国 人心风俗之程度而推之,向所谓三代,向所谓 唐 虞 ,祇儒者百家,其意界中之製造物而已,又乌足以为事实乎?”
《漢語大詞典》:心界
想象中的境界。 宋 苏辙 《古北口道中呈同事》诗之一:“枉将眼界疑心界,不见中宵气浩然。”
分類:想象境界
《漢語大詞典》:地景
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成玄英 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於形,形待造物,请问造物復何待乎?斯则待待无穷,卒乎无待也。”影布地上,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无待外物、与道俱化的修养境界。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上座监斋某等,并流廻左映,策地景於丹田;浩气中升,养天倪於紫室。”
指点缀地面的小景物,如花草等。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其彩画廓墙:一为进贡、奏乐、仙人、山水、树木、桥梁、彩云、地景;一为十王、司主、诸星、童子、插屏、帐幔、墙垣,地景。”
《國語辭典》:法岸  拼音:fǎ àn
解脱的境界。南朝梁。沈约 为齐竟陵王解讲疏:「若非积毫成仞,累爝为明,无以方轨慧门,维舟法岸。」
《國語辭典》:目标(目標)  拼音:mù biāo
1.可为目力的标准或目力能注视的地方。
2.工作或计画中拟订要达到的标准。
3.军事上运用军队所望达成的最终目的,或攻击行动所望歼灭的敌军或攻占的地区或地点。
《漢語大詞典》:遐幽
(1).悠远;深远。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时三月也,至期, 直 果为 勃海 太守”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於是使 梓慎 之徒,登高臺,望风气,分灾异,刻期日,然后知神思遐幽,灵风可惧。”
(2).精深微妙的境界。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 普明法师 俗姓 刘 氏, 酃县 人也。早受具戒,已契遐幽;不务语言,惟崇苦行。”
《漢語大詞典》:禽门(禽門)
谓鸟兽的境界。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门:由於情欲,入自禽门;由於礼义,入自人门;由於独智,入自圣门。”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出入禽门,忍不自返,何哉!”
分類:鸟兽境界
《國語辭典》:枢奥(樞奧)  拼音:shū ào
1.机密。如:「事关枢奥,不可不慎。」
2.堂奥,指明澈深奥的道理。《晋书。卷五四。陆云传》:「初慕圣门,栖心重仞,启涂及阶,遂升枢奥。」
分類:高深境界
《漢語大詞典》:般涅槃
略称涅槃。佛教语。谓超脱生死的境界,也指僧尼的圆寂。《涅槃经·序品》:“知佛不久当般湼槃,各各拔取无量无边诸妙莲华,来至佛所。”魏书·释老志:“ 释迦 年三十成佛,导化羣生,四十九载,乃於 拘尸那城 娑罗双树间,以二月十五日而入般湼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