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5,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启塞
迷塞
狐塞
山塞
塞表
塞徼
塞关
静塞
要塞
塞绝
绕塞
塞角
复塞
胡塞
侧塞
《漢語大詞典》:启塞(啓塞)
(1).门户、道路、桥梁和城郭、护城河。左传·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凡启塞,从时。” 杜预 注:“门户道桥谓之启,城郭墙堑谓之塞。”一说指门扇和门闩。 杨伯峻 注:“据 孔 《疏》引 服虔 注,启谓闔扇,塞谓键闭……闔扇指门,用木制者曰闔,用竹苇制者曰扇。闔扇所以开,故曰启。键闭者,门有两扇,每扇各直钉一短木,其上有孔,两扇既合,然后用一横木贯于两孔中,加管钥焉,所以闭之也。其贯门扇之横木曰键,其受横木者曰闭。键闭所以塞,故曰塞。键闭非锁钥。説详 李貽德 《辑述》。”
(2).喻人的穷通、出处。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行止有道,启塞有期。”
《漢語大詞典》:迷塞
(1).糊涂,不开窍。 宋 曾巩 《与刘沆龙图启》:“粗知古今,可胜感励;恨当迷塞,曷用极偿?” 宋 叶适 《总干黄公行状》:“惟荒哀迷塞,不能次第其辞,而以属於子也,若何而可?”《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这孩子恁般愚鲁,想是心窍中迷塞之故。”
(2).犹迷失。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后数年再游,则其僧已亡,故道迷塞矣。”参见“ 迷失 ”。
《國語辭典》:迷失  拼音:mí shī
1.迷惑而无法分辨。《晋书。卷七八。列传。陶回》:「峻果由小丹杨经秣陵,迷失道,逢郡人,执以为乡导。」《文明小史》第四回:「不料多走了路,迷失路途,不忙问怎的。」
2.丢掉、失去。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等孩儿长大时年,交付他收执依然,遮莫杀颠沛流离,休迷失水木根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小的妻子久为杨化冤魂所附,真性迷失。」
《漢語大詞典》:狐塞
飞狐塞 的省称。在今 河北省 涞源县 北跨 蔚县 界。 唐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诗:“ 雁山 横 代北 , 狐塞 接 云中 。”
分類:河北
《骈字类编》:山塞
唐 岑参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漢語大詞典》:塞表
犹塞外。指 长城 以北的地区。 三国 魏 曹操 《表论田畴功》:“ 畴 帅兵五百,启导山谷,遂灭 乌丸 ,荡平塞表。”北史·吐谷浑传:“ 伏连筹 内修职贡,外并 戎 狄 ,塞表之中,号为强富。”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曩者塞表省方,羣 胡 反噬,矢流君侧,围甚 平城 。”
《漢語大詞典》:塞徼
障塞,要塞。 汉 侯应 《罢边备议》:“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
分類:要塞
《漢語大詞典》:塞关(塞關)
边境上的关隘。左传·昭公五年:“ 孟仲 之子杀诸塞关之外,投其首於 寧风 之棘上。” 杜预 注:“ 齐 鲁 界上关。”
分類:边境关隘
《骈字类编》:静塞(静塞)
唐书地理志静塞都督府
《國語辭典》:要塞  拼音:yào sài
险要的关隘。《礼记。月令》:「备边竟,完要塞。」汉。郑玄。注:「要塞,边城要害处也。」《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也作「要隘」。
《漢語大詞典》:塞绝(塞絶)
堵塞断绝。《汉书·翟方进传》:“君其孰念详计,塞絶姦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朕。”
分類:堵塞断绝
《分类字锦》:绕塞(绕塞)
杜甫 明河绕塞微。
分类:天河
《漢語大詞典》:塞角
塞外所吹的号角。 唐 刘得仁 《回中夜访独孤从事》诗:“拥裘听塞角,酌醴话 湘 云。”
分類:塞外号角
《漢語大詞典》:复塞(復塞)
消除;制止。 汉 王充 论衡·顺鼓:“今致雨者,政也,吏也。不变其政,不罪其吏,而徒攻社,能何復塞……久雨湛水溢,谁致之者?使人君也,宜改政易行,以復塞之;如人臣也,宜罪其人,以过解天。”
分類:消除制止
《漢語大詞典》:胡塞
塞外的胡国。亦泛指西方和北方边地。 唐 李白 《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胡塞尘清计日归, 汉 家草緑遥相待。”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如 谢承 汉书,偏党 吴 越 ; 魏收 《代史》,盛夸胡塞,復焉足怪哉!”
《漢語大詞典》:侧塞(側塞)
积满充塞貌。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侧塞被径花,飘颻委墀柳。” 唐 杜甫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分類:积满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