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7,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神塘
堰塘
塘卒
塘上行
塘报
塘坝
塘沽
火塘
龟塘
椎塘
芡塘
瞿塘滩
霞塘
霜塘
塘园
《分类字锦》:神塘
唐书地理志西安县东五十五里有神塘开元五年因风雷摧山偃涧成塘溉田二百顷
分类:水利
《漢語大詞典》:堰塘
筑有堤堰的蓄水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渡桥,又二里,堰塘愈大,石峰至此东尽。” 臧克家 《叮咛》诗:“我们一早一晚,到堰塘里去打水,肩头上,扁担吱吱地叫,水桶里,水哗哗地笑。”
《漢語大詞典》:塘卒
驿站的兵卒。专备以传送文报、巡更查夜等。明史·杨嗣昌传:“贼所至,烧驛舍,杀塘卒,东西消息中断。”
《漢語大詞典》:塘上行
乐府相和歌辞清调曲名。《乐府诗集》卷三五有曹操《塘上行》五解,又本辞一曲。因首句为“蒲生我池中”,故又称“蒲生行”。
《漢語大詞典》:塘报(塘報)
(1).军事情报。亦指专职传递紧急军情报告的人。 明 单本《蕉帕记·陷差》:“小官今日见塘报,那 兀朮 会同 刘豫 围住 白鹿冈 一带了。”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塘报:“今军情紧急走报者,国初有刻期百户所,后改曰塘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忽接塘报,本月二十一日北兵已入 淮 境。” 清 李渔 《比目鱼·骇聚》:“昨日,左营裨将有塘报寄来。” 清 钱谦益 《承事郎郭君墓志铭》:“ 魏潭 至 荔川 数百里,举烽燧,设塘报,一夕数惊。”
(2).邸报。 明 张居正 《奉谕拟辽东赏功疏》:“该同官大学士 吕调阳 等,録示阁中题稿,并该镇塘报,传奉圣意,欲臣议拟处分。”明史·陈新甲传:“一日,所遣职方郎 马绍愉 以密语报, 新甲 视之置几上。其家僮误以为塘报也,付之抄传。於是言路譁然。”
(3). 清 代自京至省,驿站设有塘兵,沿途接替递送。后来发行报纸,塘报废。
(4). 浙 东一带赛会时,由一个化装的孩子骑马先行,预示赛会队伍即将到来,称“塘报”。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
《漢語大詞典》:塘坝(塘壩)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修筑的一种小型蓄水工程,用来积聚附近的雨水、泉水、以灌溉农田。
《国语辞典》:塘沽  拼音:táng gū
城市名。位于河北省宁河县南方,与大沽相对。是天津的外港,滨临渤海,有北宁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
《國語辭典》:火塘  拼音:huǒ táng
可供生火取暖的小坑。筑于室内,四周叠以砖石,生火于其中。如:「她把火塘的火拨旺,以便烧水做饭。」
《骈字类编》:龟塘(龟塘)
录异记长沙县东晋太始元年有神龟皎然白色其形长四五尺出其水中巡行岸上因名龟塘下有良田百馀顷
《漢語大詞典》:椎塘
指臼。 明 田汝成 炎徼纪闻·蛮夷:“人死,以杵击椎塘,和歌哭。椎塘者,臼也。”
《骈字类编》:芡塘
宋 陆游 舍北行饭 饭饱逍遥信所之,芡塘蔬圃遍游嬉。
《漢語大詞典》:瞿塘滩(瞿塘灘)
滩名。在 瞿唐峡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水 又东逕 广陵峡 ,斯乃 三峡 之首也……峡中有 瞿塘 、 黄龕 二滩,夏水迴復,沿泝所忌。 瞿塘滩 上有神庙,尤至灵验。”
分類:滩名
《骈字类编》:霞塘
明一统志霞塘在兴化府东北清澈可爱灌田百馀顷
《漢語大詞典》:霜塘
犹素湍。水质碧清的池塘。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五:“严城乱芸草,霜塘凋素枝。”
分類:水质池塘
《骈字类编》:塘园(塘园)
盐铁论今陛下哀怜百姓宽力役之政二十三始赋五十六而免所以辅耆壮而息老艾也丁者治其田里老者修其塘园俭力趋时无饥寒之患不治其家而讼县官亦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