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孙寿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梁冀传》
「诏遂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岁入五千万,加赐赤绂,比长公主。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唐·李贤注引《风俗通》:「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侧在一边。折腰步者,足不任体。龋齿笑者,若齿痛不忻忻。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放效之。」

例句

堕髻还名寿,修蛾本姓秦。 韩偓 无题之二

典故  
髻梳堕马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玄孙)梁冀〉~80~
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墯马髻,折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唐·李贤注引《风俗通》曰:「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墯马髻者,侧在一边。」
典故  
妆浅休啼脸
 
孙寿妖态
 
孙寿愁眉
 
孙眉
 
折腰行
 
龋齿孙娘

相关人物
梁冀
 
孙寿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玄孙)梁冀〉~79~
弘农人宰宣素性佞邪,欲取媚于冀,乃上言大将军有周公之功,今既封诸子,则其妻宜为邑君。诏遂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岁入五千万,加赐赤绂,比长公主。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墯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冀亦改易舆服之制,作平上軿车,埤帻,狭冠,折上巾,拥身扇,狐尾单衣。寿性钳忌,能制御冀,冀甚宠惮之。
《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一·服妖〉~3270~
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要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折要步者,足不在体下。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始自大将军梁冀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放效。此近服妖也。

例句

殷勤为报梁家妇,休把啼妆赚后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四十六

典故
堕帻
 
乌帻堕
 
纱巾堕
 
纶巾醉堕

相关人物
刘庆孙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雅量〉~353~
刘庆孙在太傅府,于时人士,多为所构。唯庾子嵩纵心事外,无?可閒。后以其性俭家富,说太傅令换千万,冀其有吝,于此可乘。太傅于众坐中问庾,庾时颓然已醉,帻坠几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两娑千万,随公所取。」于是乃服。后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典故
跕鸢堕水
 
飞鸢跕跕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38~
又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蛮夷皆应之,寇略岭外六十馀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以扶乐侯刘隆为副,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阯。军至合浦而志病卒,诏援并将其兵。遂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馀里。十八年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馀人。援追徵侧等至禁溪,数败之,贼遂散走。明年正月,斩徵侧、徵贰,传首洛阳。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閒,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墯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吏士皆伏称万岁。唐·李贤注:「鸢,鸱也。跕跕,墯貌也。跕音都牒、泰牒二反。」
典故
一座生春
 
一笑春风
 
坐生春
 
满坐春风
 
金钗堕
 
金钗离立座生春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四〈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金钗半堕座添春】。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閒官寄病身。
典故
万株连绮,人堕莺飞
 
金谷先春


《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巢部上·梅〉~472~
〈梅花落〉诗:腊月正月早惊春,众花未发梅花新。梅花芬芳临玉台,朝攀晚折还复开。满酌金卮催玉柱,落梅树下宜歌舞。金谷万株连绮甍,梅花隐处隐娇莺。桃李佳人欲相照,摘蕊牵花来并笑。杨柳条青楼上轻,梅花色白雪中明。横笛短箫悽复咽,谁知柏梁声不绝。
典故 
野人毛遂

相关人物
毛遂
 
赵胜(平原君)


旧题汉·葛洪《西京杂记》卷六
昔鲁有两曾参,赵有两毛遂。南曾参杀人见捕,人以告北曾参母。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

例句

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 张祜 江上旅泊呈杜员外

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 李白 系浔阳上崔相涣三首

典故
梦应麒麟
 
天上瑞麟
 
天上石麒麟
  
天上麟
 
志公赏麒麟
 
玉麟堕地
 
玉麟天上谪见
 
玉麟行地
 
石麟天堕
 
麒麟降自天

相关人物
徐陵


《陈书》卷二十六〈徐陵列传〉~325~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祖超之,齐郁林太守,梁员外散骑常侍。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赠侍中、太子詹事,谥贞子。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焉。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之,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颜回。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

例句

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 李山甫 赴举别所知

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徐陵。 杜牧 赠李秀才

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 杜甫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杜甫 徐卿二子歌

脱俗文章笑鹦鹉,凌云头角压麒麟。 殷文圭 贺同年第三人刘先辈咸辟命

典故
月仄金盆堕水
 
软语更阑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赠蜀僧闾丘师兄〉【案:原注。太常博士均之孙。成都人。】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鸣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惟昔武皇后【往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世传闾丘笔【案:六朝以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所谓闾丘笔也。或改笔为字。谓杜审言以诗。闾丘均以字。同侍武后者。误。】,峻极逾昆崙【峻极侔昆崙】。凤藏丹霄暮【凤藏丹霄穴】,龙去白水浑【龙出白水浑】。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穷愁一挥泪【穷秋一挥泪】,相遇即诸昆。我住锦官城,兄居祇树园。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始与道旅敦】【如与道侣敦】【如与道旅敦】。景晏步修廊,而无车马喧。夜阑接软语【夜言词柔软】,落月如金盆。漠漠世界黑【漠漠世界空】【漠漠世界穴】,驱车争夺繁。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典故
少微堕
 
少微夜落
 
少微损光
 
少微陨光

相关人物
谢敷


《艺文类聚》卷三十六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谢敷隐居会稽山。初,月犯少微星,一名处士星,时戴逵名重于敷,时人忧之。俄而敷死,故会稽士人嘲吴人云:「吴中高士,求死不得。」(据《艺文类聚》卷三十六引)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谢敷〉~2457~
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谯国戴逵有美才,人或忧之。俄而敷死,故会稽人士以嘲吴人云:「吴中高士,便是求死不得死。」

例句

周南留滞商山老,星象如今属少微。 刘禹锡 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句斐然仰谢

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 张祜 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

云卧竟不起,少微空陨光。 李群玉 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

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 沈佺期 哭道士刘无得

少微何处堕,留恨白杨风。 韦庄 哭麻处士

典故
舌在牙先堕

相关人物
常摐


《说苑》卷十〈敬慎〉~36~
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典故
天狗堕地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
「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精。」

例句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韩愈 汴州乱二首

典故
天寒堕指白登围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2894~
是时汉初定中国,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王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踰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于是冒顿详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于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列传上〉~3753~
是时,汉初定,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踰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于是冒顿阳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于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馀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典故
人忧杞国天
 
天坠杞人忧
 
天堕忧
  
忧天倾
 
忧天语
 
杞人思
  
杞国忧
 
杞在崩
 
杞天
 
杞天坠地
  
杞忧天坠
 
青天坠
  

《列子集释》卷一〈天瑞篇〉~30~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简释

杞天:喻无谓之忧。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例句

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储光羲 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

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刘禹锡 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挽歌三首之二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李白 梁甫吟

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杞国忧寻悟,临邛渴自加。 薛能 西县途中二十韵

杞天崩,雷腾腾,桀非尧是何足凭。 赵牧 对酒

《漢語大詞典》:堕髻(墮髻)
堕马髻的省称。 唐 李贺 《美人梳头歌》:“ 西施 晓梦綃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宋 张先 《菊花新》词:“堕髻慵妆来日暮,家在画桥堤下住。”
分類:堕马髻
《國語辭典》:堕马(墮馬)  拼音:duò mǎ
从马上摔下来。《大宋宣和遗事。贞集》:「既合击,有胡骑数百自场隅而来,直犯帝马,褐衣者以箭射延禧贯心,而死于马下,帝顾见之,失气堕马」。
《漢語大詞典》:堕马髻(墮馬髻)
亦称“ 坠马髻 ”。 古代妇女发髻名。后汉书·五行志一:“堕马髻者,作一边……始自大将军 梁冀 家所为,京都歙然,诸 夏 皆放效。”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西汉 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漢語大詞典》:啼妆(啼粧)
见“ 啼粧 ”。
亦作“ 啼糚 ”。亦作“ 啼妆 ”。 1. 东汉 时,妇女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故名。后汉书·五行志一:“啼糚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始自大将军 梁冀 家所为,京都歙然,诸 夏 皆放效。” 宋 欧阳修 《长相思》词:“爱著鹅黄金缕衣,啼粧更为谁?”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西汉 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2).借指美人的泪痕。 前蜀 韦庄 《闺怨》诗:“啼粧晓不乾,素面凝香雪。” 清 吴伟业 《圆圆曲》:“蜡炬迎来在战场,啼糚满面残红印。”一本作“ 粧 ”。
《漢語大詞典》:堕马妆(墮馬粧)
犹堕马髻。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夜烛飞鸞影,晨匳堕马粧。”
分類:堕马髻
《漢語大詞典》:毛遂堕井(毛遂墮井)
西京杂记卷六:“ 赵 有两 毛遂 ……野人 毛遂 坠井而死,客以告 平原君 , 平原君 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 毛遂 ,非 平原君 客也。”后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唐 李白 《系寻阳上崔相涣》之二:“ 毛遂 不堕井, 曾参 寧杀人?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分類:传闻不实
《國語辭典》:天上麒麟  拼音:tiān shàng qí lín
称赞他人的儿子颖慧出众。参见「天上石麟」条。唐。杜甫 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漢語大詞典》:忧天(憂天)
担心天塌下来。喻多余的顾虑。亦以喻忧虑国家危亡。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和林卿韵》词之二:“畴昔忧天,如今怀土,田舍鸡肥社酒香。” 清 方文 《移尊过万茂先兼悼苏武子》诗:“华髮萧疎将蹈海,朱颜憔悴为忧天。” 清 魏源 《〈公羊春秋〉论下》:“忧天悯人不得已之心,百世如将见之。” 清 黄遵宪 《述怀》诗:“时时发狂疾,痛洒忧天泪。”参见“ 杞人忧天 ”。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國語辭典》:杞忧(杞憂)  拼音:qǐ yōu
比喻无谓的忧虑。参见「杞人忧天」条。明。李贽〈答周柳塘书〉:「此皆平日杞忧太重之故,吾独憾山农不能终身滚滚也。」清。李渔《十二楼。合影楼。第二回》:「家范固严,杞忧亦甚。」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漢語大詞典》:天忧(天憂)
谓担忧天坠。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 仇兆鳌 注:“天忧,用《列子》 杞 人忧天崩事。”参见“ 杞人忧天 ”。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國語辭典》:杞国忧天(杞國憂天)  拼音:qǐ guó yōu tiān
比喻无谓的忧虑。参见「杞人忧天」条。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六。本朝杂记下》:「尝作昭陵挽词云:『尧民丧考无生意,杞国忧天有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