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础石(礎石)
(1).柱下石礅。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钱文敏:“公倚础石挥毫,未踰刻,輒就。” 冯雪峰 《雪峰寓言·鸟和石匠》:“石匠们从石矿里起出了一些方方的础石和圆圆的石柱。”
(2).引申为基础。《解放日报》1941.7.1:“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年英勇奋斗中间所获得的这些成绩,所证明的这些真理,乃是 中华 民族最后解放和 中国 革命最后成功的础石。”
《国语辞典》:底儿(底儿)  拼音:dǐ ér
头绪或草稿,以及处理事情的基础,称为「底儿」。如:「你先把前后经过大概说一下,好让我心里有个底儿。」
《國語辭典》:打底  拼音:dǎ dǐ
1.尽头、末尾的部分。《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恰才在拶里面打底床铺上坐地底官人,教我把来与小娘子。」
2.事先安排。《金瓶梅》第九五回:「你且拿了点心,与我打了底儿著。」
3.绘画上指先定底部。《通俗编。品目》引元。汤垕《画论》:「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
4.股票术语。股价由谷底回升,随后遭逢卖压而再度跌落,但在谷底附近又获得支撑。如此来回多次,便迅速脱离谷底而一路上涨。此段低档盘旋期间,称为「打底」。
《漢語大詞典》:沈井
亦作“沉井”。
(1).沉入井中。指 宋 遗民 郑思肖 将所著《心史》贮以铁函,置于井中。 思肖 ,号 所南 。 清 黄宗羲 《陈苇庵年伯诗序》:“ 所南 沉井之时,年四十三岁,至七十八岁而卒。沉井以后三十五年,岂其断手絶笔,乃竟无一篇传者?”参阅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
(2).深基础或地下结构物的一种型式。先在地面上筑好一段(或全部)井身,放置施工位置,挖去井内的土,使它逐渐下沉。以后逐段接长井身,直至沉到预定深度为止。也做地下的水泵房或水池。或用混凝土填实,作为大型桥梁、重型建筑物的基础。
《國語辭典》:霸权(霸權)  拼音:bà quán
1.强权。指强势国家向外扩张势力所造成的威权。
2.国内的盟主权。如:「战国时代是一个诸侯间互相争取霸权的时代。」
3.领导与控制权。如:「争取海上霸权。」
《国语辞典》:植基  拼音:zhí jī
植入根基,比喻建立基础。如:「捐赠器官遗爱人间的观念,已渐渐植基在人们心中。」
《國語辭典》:基石  拼音:jī shí
1.支撑建筑物基底的石头。
2.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据。如:「健康是一切事业的基石。」
《漢語大詞典》:树基(樹基)
建立基础。三国志·魏志·毛玠传:“今 袁绍 、 刘表 ,虽士民众彊,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晋书·慕容廆载记》:“今 羯 寇滔天,怙其丑类,树基 赵 魏 ,跨略 燕 齐 。”
分類:建立基础
《國語辭典》:根据地(根據地)  拼音:gēn jù dì
凭恃、依据的地方。多指事物据以发展的主要中心。如:「宋江等人啸聚山林,以梁山泊为根据地。」《清史稿。卷一三八。兵志九》:「故创练海军,以威海、旅顺为根据地。」
《漢語大詞典》:基筑(基築)
建筑物的基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潕水:“号为 方城 ……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 汉水 流其南。”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闻尝再修 灞桥 ,多舁古碑以代基筑。”
《漢語大詞典》:表观
五官能感觉到的,尤指视觉能感觉到的。例如:表观的改变。
以直接印象为基础的。例如:表观的似真性。
表面的样子、性格或性质。例如:今天的美国小说仅在表观上是英国性质的。
《漢語大詞典》:株柢
犹根柢,基础。新唐书·李抱玉传:“ 抱玉 尽得贼株柢蹊隧,分兵守诸谷,使牙将 李崇客 精骑四百,自 桃林 、 虢川 袭之。”
分類:根柢基础
《漢語大詞典》:壮文(壯文)
我国壮族的文字。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漢語大詞典》:换工
农业生产单位之间或农户之间在自愿基础上互相抵换劳力。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有个社员不知道 玉梅 和 灵芝 换工的事,看见 玉梅 在西场的麦秸垛下歇着,便喊她说:‘ 玉梅 ,不要歇着了!该动作了!’”
《国语辞典》:调性(调性)  拼音:diào xìng
以一个中心音为基础,所形成的音阶关系。为英语tonality的意译。如以C音为主音的大音阶所表示的调性称为「C大调」;以A音为主音的小音阶所表示的调性称为「A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