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静域
犹净域。佛教指庄严洁净的极乐世界。亦指僧寺等清净处所。 唐 宋之问 《游云门寺》诗:“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 唐 李群玉 《湘中别成威闍黎》诗:“松声扫白月,霽夜来静域。”
《韵府拾遗 职韵》:有域
陶潜文日徂月流寒暑代息死生异方存亡有域
《漢語大詞典》:奥域
腹地。 唐 王勃 《益州緜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 武都 仙镇,灵墟奥域。”
分類:腹地
《國語辭典》:寰域  拼音:huán yù
1.范围、区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按那之卒章,闵马称乱,故知殷人辑颂,楚人理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
2.天下。唐。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天地定位,君臣作极。道在岩廊,功沾寰域。」
《高级汉语词典》:荒域
边远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边域(邊域)
犹边地。《后汉书·杨终传》:“又远屯 伊吾 、 楼兰 、 车师 ,戊己,民怀土思,怨结边域。”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之四:“或生 羗 狄 ,或在边域。” 邹鲁 《丁未镇南关之役》:“彼之军略,与 太平天囯 同,起事於边域,俟得天下民心。”
分類:边地
《漢語大詞典》:神域
(1).神妙变化的境界。 汉 扬雄 《太玄·玄文》:“罔直蒙酋,乃穷乎神域。” 郑万耕 校释:“谓‘罔直蒙酋’则穷尽事物的神妙变化。”
(2).神明的界域。文选·班固〈幽通赋〉:“尚越其几,沦神域兮。”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大素不染,神色不变,则庶几於神道之几微,而入於神明之域矣。”
《漢語大詞典》:华域(華域)
指中原、中国。《文选·刘琨〈答卢谌〉诗》:“火燎神州,洪流华域。” 吕延济 注:“神州、华域,皆帝乡也。”《宋书·武帝纪下》:“今王略远届,华域载清,仰风之士,日月以冀。”
分類:中原中国
《漢語大詞典》:尘域(塵域)
尘世,俗世。 宋 秦观 《雨中花》词:“皇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山中露气萧爽,回念尘域,恍如梦间。”
分類:尘世俗世
《漢語大詞典》:限域
限定的区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月桂子:“日月丽天,各有限域,岂澒洞无底而有桂子漏乎?”
分類:限定区域
《漢語大詞典》:桑域
指故国。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 高句驪 ,古 箕子 之国,虽夷人,能文。先公守 润 ,得其使先状云:‘远离桑域,近次蔗封。’盖取食蔗渐入佳境之义。”参见“ 桑梓 ”。
分類:故国
《國語辭典》:桑梓  拼音:sāng zǐ
桑树和梓树。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以养蚕,种梓树以制作器具。语本《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后借指故乡家园。《文选。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唐。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也作「梓里」。
《漢語大詞典》:谴域(譴域)
指谪迁之地。 宋 洪适 《锺世明复直徽猷阁知庐州制》:“兹用起尔谴域,畀尔帅节,还尔美职。”
《骈字类编》:东域(东域)
唐 方干 送僧归日本 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
《漢語大詞典》:城域
城区。管子·八观:“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
分類:城区
《漢語大詞典》:大域
大略;梗概。《孔子家语·入官》:“故君子南面临官大域之中而公治之。” 王肃 注:“大域,犹辜较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夫人心不欢则慼,不慼则欢,此情志之大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