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昏垫(昏墊)
陷溺。指困于水灾。亦指水患,灾害。《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孔颖达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无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灾也。 郑 云:‘昏,没也;垫,陷也。 禹 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久痗昏垫苦,旅舘眺郊歧。” 宋 王安石 《上龚舍人书》:“比闻天子念东南之民困于昏垫,輟侍从之臣,亲至其地以劳徠安集之。” 清 魏源 《筹河篇下》:“ 沁水 浊悍衝决,使北行入 运 ,则 卫辉 必有昏垫之虞。”
《漢語大詞典》:垫巾(墊巾)
后汉书·郭太传载: 郭太 字 林宗 ,有盛名。曾出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后用“垫巾”、“垫角”谓模仿高雅。 唐 韩愈 《三器论》:“与夫垫巾效 郭 ,异名同 藺 者,岂不远哉!” 唐 黄滔 《谢试官》:“时争垫角,俗竟嚬眉。” 宋 陆游 《雨中过东村》诗:“垫巾风度人争看,蜡屐年光我自悲。”
分類:盛名出行
《漢語大詞典》:垫角(墊角)
见“ 垫巾 ”。
《漢語大詞典》:垫巾(墊巾)
后汉书·郭太传载: 郭太 字 林宗 ,有盛名。曾出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后用“垫巾”、“垫角”谓模仿高雅。 唐 韩愈 《三器论》:“与夫垫巾效 郭 ,异名同 藺 者,岂不远哉!” 唐 黄滔 《谢试官》:“时争垫角,俗竟嚬眉。” 宋 陆游 《雨中过东村》诗:“垫巾风度人争看,蜡屐年光我自悲。”
分類:盛名出行
《漢語大詞典》:垫溺(墊溺)
淹入水中。《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 孔 传:“言天下民昬瞀垫溺,皆困水灾。” 唐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诗:“千年不拥溃,万姓无垫溺。”金史·康元弼传:“ 大定 二十七年, 河 决 曹 濮 间,濒水者多垫溺。”
分類:水中
《漢語大詞典》:垫隘(墊隘)
羸弱困苦。左传·成公六年:“ 郇 、 瑕氏 土薄水浅,其恶易覯。易覯则民愁,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 杜预 注:“垫隘,羸困也。” 孔颖达 疏引《方言》:“地之下湿狭隘,犹人之羸瘦困苦。” 宋 司马光 《晋祠谢晴文》:“久雨不止,涉於积旬,污邪既瀦,平原将溢,田恐芜秽,民忧垫隘。”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人民辛苦垫隘,亟待拯援。”
分類:羸弱困苦
《漢語大詞典》:垫昏(墊昏)
陷溺;困阨。 唐 柳宗元 《鼓吹铙歌·奔鲸沛》:“帝怒下顾,哀垫昏。”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山潦屡浸屋极,水突扉,则舟楫具,茇舍备,糗粮给,民迁如归,忘其垫昏。”
分類:困阨
《韵府拾遗 江韵》:垫江(垫江)
宋书𡊮湛传龙骧将军臧熹戎卒二万进自垫江崔鸿西京记吐谷浑观垫江原问鲁和曰此水经仇池而过晋寿山沱渠始号垫江
《漢語大詞典》:愁垫(愁墊)
谓极度的愁苦。《后汉书·明帝纪》:“日月薄蚀,彗孛见天,水旱不节,稼穡不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 李贤 注:“垫,溺也。”《宋书·文帝纪》:“自顷在所贫罄,家无宿积。赋役暂偏,则人怀愁垫;岁或不稔,而病乏比室。”
分類:愁苦
《國語辭典》:垫没(墊沒)  拼音:diàn mò
沉没、下沉。唐。柳宗元 愚溪对:「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投之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止。」
分類:沉没
《漢語大詞典》:垫陷(墊陷)
陷,下陷。亦谓陷入困境。《韩诗外传》卷一:“饮食衣服,动静居处,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垫陷生疾。” 宋 刘斧 《青琐高议·紫府真人记》:“城下一埽,多垫陷,颇费工役材料。”
《漢語大詞典》:沦垫(淪墊)
淹没。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滑州城 ,北枕 河 堤,常有沦垫之患。”
分類:淹没
《漢語大詞典》:下垫(下墊)
(1).谓人民有沉溺之患。语出《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注:“昬,没也;垫,陷也。 禹 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亦指人民陷于苦难之中。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当降监之初辰,值积恶之云稔。寧方割於下垫,廓重氛於上墋。”
(2).被水淹没。魏书·游肇传:“ 胊山 蕞尔,僻在海滨,山湖下垫,民无居者。”
《漢語大詞典》:垫湿(墊溼)
低洼潮湿。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土地垫溼,邑居高原,孟夏之后,仲秋之前,平居流水,可以泛舟。”
《漢語大詞典》:垫陌(墊陌)
唐 代货币制度的一种变通措施。从一缗中抽除若干钱仍作一缗计算,以此弥补国家的财用不足。一缗即一贯,足数是千钱。陌,指百钱。从缗推算至百,百钱中抽除若干仍作百钱计算,叫“垫陌”,又称“除陌”。新唐书·食货志四:“经费屈竭, 皇甫鎛 建议,内外用钱每緡垫二十外,復抽五十送度支以赡军……寻以用钱垫陌不一,詔从俗所宜,内外给用,每緡垫八十。” 宋 程大昌 考古编·缗钱省陌:“ 元和 十二年,民间垫陌有至七十者。”按,垫陌的实际数,各时期不同。如 元庆 元年九月敕,以九百二十文为一贯,每陌合九十二文。 天祐 二年四月敕,以八百五十文为一贯,每陌合八十五文。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泉货
《漢語大詞典》:湿垫(濕墊)
潮湿。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 江 左假息,僻居一隅,地多湿垫。” 唐 元稹 《虫豸诗》序:“洲渚湿垫,其动物宜介。”
分類: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