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酒垆(酒壚,酒罏)
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濬冲 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軺车,经 黄公 酒壚下过。” 宋 周邦彦 《侧犯》词:“见説胡姬,酒壚寂静,烟锁漠漠,藻地苔井。” 明 徐祯卿 《赠别献吉》诗:“日暮经过 燕 赵 客,解裘同醉酒壚旁。” 郁达夫 《秋夜怀人》诗之四:“忆煞 蓝亭 旧酒壚,当年曾醉病 相如 。”
酒罏:即酒垆。《汉书·食货志下》“率开一卢以卖”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酒家开肆待客,设酒罏,故以罏名肆。”《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小糟新酒滴珍珠,醉倒 黄公 旧酒罏。” 明 何景明 《春日刘薛二子过》诗:“未似 高阳 侣,垂鞭向酒罏。”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国初 临川 人 揭轨 ,以举明经至京,宴南市楼,有诗云:‘詔出金钱送酒罏,綺楼胜会集文儒。’”参见“ 酒壚 ”。
《國語辭典》:当垆(當壚)  拼音:dāng lú
卖酒。汉。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宋。贺铸小梅花。缚虎手〉词:「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也作「当卢」、「当垆」。
《國語辭典》:当垆(當罏)  拼音:dāng lú
坐在酒垆前卖酒。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生纽得相如涤器,强教他卓氏当垆。」也作「当卢」、「当垆」。
《國語辭典》:黄垆(黃壚)  拼音:huáng lú
1.地下。《淮南子。览冥》:「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
2.王戎于黄公酒垆前伤怀嵇康、阮籍。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后比喻伤怀往事。
《高级汉语词典》:垆头
酒坊
《漢語大詞典》:竹垆(竹罏)
见“ 竹炉 ”。
《漢語大詞典》:竹炉(竹爐)
亦作“ 竹罏 ”。 一种外壳为竹编、内安小钵、用以盛炭火取暖的用具。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之一:“易简高人意,匡牀竹火炉。” 宋 韩驹 《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竹罏篝火曲木牀,乌柏为烛枫脂香。”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熏坑》:“时当冬月,坑火初燃……所费无多。 江 南柴灶, 闽 楚 竹炉,所需不啻什百也。” 傅敷 《重游惠山》诗:“竹炉未改前番火,松石强如我辈顽。”
《漢語大詞典》:黄公垆(黄公壚,黄公罏)
亦作“黄公罏”。 “黄公酒庐”的略称。 唐 李颀 《别梁鍠》诗:“朝朝饮酒 黄公 壚,脱帽露顶争叫呼。”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求红带》诗:“不学 山 王 乘駟马,回头空指 黄公 壚。” 清 赵翼 《扬州哭秋园之讣》诗:“都成 黄公 罏,并负素车约。” 李光 《集诗杂感》诗:“剩得行间心血在, 黄公 壚下感山河。”
分類:略称
《漢語大詞典》:洪垆(洪罏)
见“ 洪炉 ”。
《國語辭典》:洪炉(洪爐)  拼音:hóng lú
1.大火炉、大熔炉。唐。白居易〈答友问〉诗:「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
2.比喻陶冶和锻鍊人才的环境。如:「黄埔军校是革命军人的洪炉。」
《骈字类编》:红垆(红垆)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 其五 酒垆 红垆高几尺,颇称幽人意。
《骈字类编》:茶垆(茶垆)
陆游 过僧庵诗 茶垆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
《韵府拾遗 虞韵》:山垆(山垆)
梁简文帝诗山垆好无比
《漢語大詞典》:村垆(村壚)
乡村酒店。 宋 戴炳 《十日取野菊从酒》诗:“野径菊仍好,村壚酒亦嘉。”
《韵府拾遗 文韵》:垆熏(垆熏)
顾起元香篆诗漫忆中郎书势在好将沈水注垆熏
《漢語大詞典》:坟垆(墳壚)
高起的黑色硬土。书·禹贡:“厥土惟壤,下土坟壚。” 孔颖达 疏:“壚,音卢,説文黑刚土也。”史记·夏本纪:“ 荆河 惟 豫州 : 伊 、 雒 、 瀍 、 涧 既入于 河 , 滎播 既都,道 荷泽 ,被 明都 。其土壤,下土坟壚。” 明 唐顺之 《〈江阴县新志〉序》:“夫其田赋高下之异等,坟壚黎赤之异壤,九镇九泽之异名,而五戎八蛮之异服,其列而载之可也。”
分類:黑色
《漢語大詞典》:风垆(風罏)
即风炉。 唐 宋 时用来烹茶的器具。 唐 陆羽茶经·器:“风罏,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一本作“ 风炉 ”。 宋 韩驹 《谢人送凤团及建茶》诗:“白髮前朝旧史官,风罏煮茗暮江寒。” 宋 周文璞 《赏春》:“半酣更乞跳珠水,独对风罏自煮茶。”参见“ 风炉 ”。
分類:烹茶器具
《漢語大詞典》:鸿垆(鴻罏)
见“ 鸿鑪 ”。
《漢語大詞典》:鸿炉(鴻鑪)
亦作“ 鸿炉 ”。亦作“ 鸿罏 ”。
1.大火炉。 唐 陈子良 《〈辩正论注〉序》:“状鸿炉之焚纎羽,犹炎景之鑠轻冰。” 唐 王起 《悬土炭赋》:“向若鸿鑪长爇,厚地斯藏,安足以调夫四气,而传之百王。” 清 黄景仁 《元日大雪迭前韵》:“蟣臣称贺孰为达,亦感鼓铸随鸿鑪。”
2.比喻天地。 唐 王利文 《石佛堂记》:“虽復道应形器,鸿罏为滞有之因;理涉名言,羣籟起谈空之亹。” 唐 刘禹锡 《贺门下裴相公启》:“运神思於鸿鑪,纳生灵於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