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贞质(貞質)
(1).坚贞的资质。《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晋 殷允 《杖铭》:“荃蕙虽秀,才非贞质;异端虽美,道无玄术。”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诗:“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清 吴士玉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可怜 宋 社沦海水,片石迺有神灵凭;鼎迁者三载五百,贞质不毁堪嗟矜。”
(2).谓使资质坚强。 晋 顾恺之 《冰赋》:“激厉风而贞质,仰和景而融暉。”
(3).正直质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夫其俗也,性虽狷急,志甚贞质,於财无苟得,於义有餘让。”
《漢語大詞典》:强果
亦作“彊果”。 坚强果敢。《逸周书·谥法》:“猛以彊果曰威。”新唐书·杜伏威传:“少彊果,膂力絶人。”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其言恬然,无有怨悔,遇事强果,未尝少屈。”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都御史为人端凝朴慎,而君慷慨强果。”
《國語辭典》:毅力  拼音:yì lì
坚定持久的意志。如:「恒心与毅力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國語辭典》:加强(加強)  拼音:jiā qiáng
使更坚强、更有效。如:「想在多变的世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人才培育,厚植国力。」
《國語辭典》:薄弱  拼音:bó ruò
单薄柔弱。如:「意志薄弱」。汉。王充《论衡。气寿》:「寿短始生而死,未产而伤,禀之薄弱也。」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
《國語辭典》:褒词(褒詞)  拼音:bāo cí
赞美的言词。如:「我说的都是真心话,绝非空泛的褒词。」
《漢語大詞典》:铁臂(鐵臂)
坚强有力的手臂。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二:“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赵朴初 《金缕曲》:“铁臂银锄高下舞,改变乾坤陈设。”
《漢語大詞典》:坚锐(堅鋭)
(1).坚固锐利;坚强敏锐。《敦煌变文集·录降魔变文》:“金刚以坚鋭为喻,般若以智慧为称。” 清 张杓 《上杨侯陈善后事宜书》:“攻守器具宜造坚鋭者。”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六章:“眼睛闪出了一股坚锐的光。”
(2).指代兵器。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不及五载,悉为 台湾 ,割弃仓卒,呼号莫闻,虽有坚鋭,祇增盗粮。”
《國語辭典》:百鍊钢(百鍊鋼)  拼音:bǎi liàn gāng
经过多次锻鍊的钢铁。比喻意志坚强。也作「百鍊铁」、「百鍊刚」。
《國語辭典》:铁铮铮(鐵錚錚)  拼音:tiě zhēng zhēng
铮铮,金属撞击的声音。铁铮铮形容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威武样子。如:「我们都是铁铮铮的汉子,怎会向你们投降?」
分類:刚正坚强
《漢語大詞典》:铁胆(鐵膽)
形容坚强勇敢。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 阿兴 ,你是一个铁胆硬汉,来,多吃一碗。”
《漢語大詞典》:坚对(堅對)
(1).谓坚持己见对答。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主爵都尉 汲黯 是 魏其 ;内史 郑当时 是 魏其 ,后不敢坚对;餘皆莫敢对。”
(2).强敌,坚强的对手。新唐书·秦琼传:“﹝ 秦琼 ﹞从讨 世充 、 建德 、 黑闥 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漢語大詞典》:刚锐(剛鋭)
(1).坚强锐利。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庶朕宗族子孙刚鋭如铁,皆堪伐人。”
(2).谓刚强而锋芒毕露。新唐书·虢王凤传:“ 巨 刚鋭果决,略通书史,好属辞。” 宋 苏轼 《留侯论》:“深折其少年刚鋭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明 唐顺之 《赠蔡年兄道卿序》:“大率少年刚鋭之士,不患乎进之难精,而常患乎志之不一。”
《漢語大詞典》:志干(志幹)
器识才具。宋书·殷景仁传:“臣志干短弱,歷著出处。”南史·刘康祖传:“ 康祖 伯父 简之 ,有志干,为 宋武帝 所知。”
《漢語大詞典》:庄毅(莊毅)
严肃果决;端正坚强。 宋 曾巩 《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制》:“某庄毅忠篤,通于古今。”明史·石城王奠堵传:“性庄毅,家法甚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