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盗蹠〉~994~
且吾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今丘告我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长也!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
典故
掷地玉斗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4~
沛公已去,閒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典故
周流天上地下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32~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东汉·王逸注:「言我乃复往观视四极,周流求贤,然后乃来下也。」
典故

《论语》卷十《子张》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例句

恭承共理诏,恒惧坠诸地。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

典故
卓地无锥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盗蹠〉~994~
且吾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今丘告我以大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而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长也!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子,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
《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37~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典故
卜牛眠
 
得牛眠
  

《晋书·周光传》
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言讫不见。侃寻牛得之,因葬其处。

简释

卜牛眠:指风水好的墓地,可使后辈发达。朱桑则《寄运曲》:“一棺痛慈母,急为卜牛眠。”


例句

一棺痛慈母,急为卜牛眠。 朱桑则 寄运曲

《國語辭典》:置锥之地(置錐之地)  拼音:zhì zhuī zhī dì
插锥子的地方。《庄子。盗蹠》:「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比喻极微小的地方。《荀子。儒效》:「虽穷困冻喂,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也作「立锥之地」、「立锥之土」。
《國語辭典》:坠地(墜地)  拼音:zhuì dì
1.物体落地。唐。张籍 惜花诗:「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三国演义》第七回:「张虎见陈生坠地,吃了一惊。」
2.比喻衰弱、衰微。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家声肯坠地,利器当秋毫。」
3.婴儿初生。如:「呱呱坠地」。
《國語辭典》:牛眠地  拼音:niú mián dì
晋陶侃遭父母丧,家中老牛出走卧于山岗之上,指示埋葬的风水宝地。典出《晋书。卷五十八。周访传》。后形容卜葬的吉地。《聊斋志异。卷五。堪舆》:「经月馀,各得牛眠地,此言封侯,彼云拜相。」
《漢語大詞典》:眠牛
晋书·周光传:“ 陶侃 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后因以“眠牛”喻指风水好或风水好的葬地。 唐 司空图 《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眠牛胜地,兆永继於公侯。” 陈去病 《天贶节为亡妇生日》诗:“眠牛未卜频惆悵,半夜踌躇月正弦。”
分類: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