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63,分18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隙地
地接
初地
地久
厚地
缩地
为地
地近
乐地
遍地
地气
故地
田地
地行
地迥
《国语辞典》:隙地  拼音:xì dì
空著的地方。《左传。哀公十二年》:「宋郑之间有隙地焉。」《老残游记》第五回:「欲往别家,已无隙地。」也称为「郤地」。
《骈字类编》:地接
唐 李嘉祐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 山临睥睨恒多雨,地接潇湘畏及秋。
分类:地接
《漢語大詞典》:初地
(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华严经·十地品》:“今明初地义,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萨地,名之为欢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出家修学,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逕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诗:“人从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骈字类编》:地久
后汉书张衡传见天长下茂宋史乐志见天长下 无名氏慈竹赋宗生族 天长地久万柢争盘千株竞纠
《漢語大詞典》:厚地
指大地。《后汉书·仲长统传》:“当君子困贱之时,跼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厌之祸也。” 唐 白居易 《重赋》诗:“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宋 梅尧臣 《梦感》诗:“生哀百十载,死苦千万春。何为千万春?厚地不復晨。” 清 顾炎武 《再谒天寿山陵》诗:“下蟠厚地深,上峻青天极。”
分類:大地
《國語辭典》:缩地(縮地)  拼音:sù dì
相传东汉时费长房有神术,能收缩土地,将千里外的景物展现眼前。见晋。葛洪《神仙传。卷九。壶公》。
《漢語大詞典》:为地(爲地)
见“ 为之地 ”。
分類:为地
《漢語大詞典》:为之地(爲之地)
(1).给人提供事理的根据。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 梁启雄 浅解:“鶡冠子:‘理之所居谓之地。’谓事理的依据。”
(2).代为疏通说项;帮忙。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三:“ 汪 因謁之,投分甚懽,日夕往还,三载之间,益以胶固。 万俟 还朝,继而大拜。首加荐引,力为之地。入朝七年间,遂登政府。”亦省作“ 为地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倜傥好义:“﹝ 仲庸 ﹞曰:‘ 文友 贤而贫,在六品选人中,吾将与其子为地。’即走告当路者曰:‘ 张文友 未疾病矣,愿致仕。’因代入状中书,遂获以奉政大夫 嘉定 知州致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汝死无所矣!此公主所常御,涂鸦若此,何能为地?”
《骈字类编》:地近
礼记礼运礼必本于天殽于地疏殽效也天远故言本地近故言效 齐书礼志尚书陆澄议遗丈馀事存乎旧书郊宗地近势可共日不共者义在必异也 谢翱鹿田听雨记盖其地近洞天山川鬼神虎豹蛟龙虫蛇罔象烟云水日之所聚故声郁而不散多岑参送崔主簿赴夏阳诗地近行程少家贫酒债
分类:地近
《漢語大詞典》:乐地(樂地)
快乐的境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平子 、 胡毋彦国 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 乐广 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唐 司空图 《长安赠王注》诗:“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
《國語辭典》:遍地  拼音:biàn dì
到处、处处。如:「户外音乐会结束后,观众留下了遍地的垃圾,真是没有公德心!」《三国演义》第一二回:「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燄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红楼梦》第五回:「二人因携手出去游玩,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
《漢語大詞典》:地气(地氣)
(1).地中之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漆:“﹝漆器﹞若不揩拭者,地气蒸热,徧上生衣,厚润彻胶,便皱。”
(2).犹气候。周礼·考工记序:“橘踰 淮 而北为枳,鸜鵒不踰 济 ,貉踰 汶 则死。此地气然也。”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北人不识梅南人不识雪:“今 江 湖 二 浙 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而雨,谓之梅雨;转 淮 而北则否,亦地气然也。” 郑泽 《暮秋见雪》诗:“南中地气煖,初冬未重衣。”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老于 北京 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
(3).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风水。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北平》:“ 胡 主起自沙漠,立国在 燕 ,及是百年,地气已尽。”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毕竟是伊家地气灵,产出惊人宝。” 骆宾基 《父女俩》五:“ 邢老汉 ……自言自语地说:‘ 油庄 的地气算完了!’”
(4).指大气层。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星陨说:“每见大流星曳长光或大火球,经过地气之上层……此必地气外之物,偶入地气中而发光也。”
《國語辭典》:故地  拼音:gù dì
旧地,指曾经到过或居住过的地方。如:「故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教人情何以堪?」
《國語辭典》:田地  拼音:tián dì
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后汉书。卷四七。班梁列传。班超》:「臣见莎车、疏勒田地肥广,草牧饶衍。」
2.地方。《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争奈那妃子与安禄山私通,却抱养禄山做孩儿。明皇得知,将安禄山差去渔阳田地,做了节度使。」
3.路程。《水浒传》第二九回:「这快活林离东门去,有十四、五里田地,算来卖酒的人家,也有十二、三家。」
4.地步、情形。《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实在因为我们国家的势力弱到这步田地,还能够同人挑衅吗?」
《骈字类编》:地行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
宋 苏轼 和陶郭主簿二首,并引 其二 地行即空飞,何必挟日月。
分类:地行
《骈字类编》:地迥
元 刘因 秋望 地迥月迟下,楼高山易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