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奸侠(姦俠)
(1).指地方上多结私交、行为不法的人。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刺吏 崔慧景 ,志怀翻覆,远招逋逃,多聚姦侠,大猾凶丑,莫不云集。”隋书·令狐熙传:“及上祠 太山 还,次 汴州 ,恶其殷盛,多有姦侠,於是以 熙 为 汴州 刺史。”
(2).犯禁任侠。北齐书·薛修义传:“ 修义 少而姦侠,轻则重气,招召豪猾,时有急难相奔投者,多能容匿之。”
《國語辭典》:绅耆(紳耆)  拼音:shēn qí
地方上的绅士和年老有德望的人。《福惠全书。卷三○。庶政部。申报灾伤》:「或阖境为灾,或偏隅受害,里地公呈举报,便须传集绅耆共议。」
《漢語大詞典》:贡诗(貢詩)
献诗。古代的一种制度。将地方上的民情风俗.写在诗里,进献给朝廷,以达到讽谏或歌颂的目的。 隋 王通 中说·问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採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别久矣!”
《漢語大詞典》:土寇
旧时对地方上的反叛者或起义农民的蔑称。宋史·李神祐传:“及土寇 周琼 等叛,又副 尹崇珂 讨平之。”元史·世祖纪八:“己卯, 罗氏鬼国 土寇为患, 思播 道路不通,发兵千人与洞蛮开道。”清史稿·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传:“破 赵廉 ,克 永安关 。逐土寇 曹槓子 ,又败之於 道州 。”
《國語辭典》:豪绅(豪紳)  拼音:háo shēn
旧时指地方上有声望但仗势欺人的人。
《漢語大詞典》:土劣
(1).土豪劣绅的简称。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七:“本地律师慑于土劣的权威,不敢出来主持公道。”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七:“勾结 蒋冰如 的一班人都该打倒,他们是土劣的走狗!”《革命民歌集·革命进攻歌》:“进城保护小商人,不动商人与贫民。只要城内捉土劣,捉到土劣不容情。”
(2).品行恶劣,专门在地方上做坏事。 郭沫若 《羽书集·武装民众之必要》:“土劣的比北伐以前更加土劣,贪污的比北伐以前更加贪污。”
《漢語大詞典》:壶关老(壺關老)
汉书·戾太子刘据传:“上怒甚,羣下忧惧,不知所出。 壶关 三老 茂 上书……书奏,天子感寤。”后以“壶关老”借指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长者。 清 吴伟业 《送郭宫赞次庵谪宦山西》诗:“问俗 壶关 老,筹边 马邑 豪。”
《漢語大詞典》:奏事官
(1).地方上派遣入朝奏事的官员。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 李德裕 奏: 镇州 奏事官 高迪 密陈意见二事。” 胡三省 注:“方镇遣牙职入奏事,因谓之奏事官。”
(2).在朝廷接递奏章的官员。《再生缘》第七一回:“早有奏事官双手接捧本章,呈於龙案。”
《漢語大詞典》:邑绅(邑紳)
地方上的绅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蹇少保:“官至 重庆 太守,与邑绅 蹇公 来誉 善。” 许杰 《赌徒吉顺》上:“他现在时常在某邑绅家中出入。”
《漢語大詞典》:寨总(寨總)
清 朝地方上办团练,十几个寨堡置一首领,称“寨总”。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十数寨相其人之多寡为设寨总,选绅士之有才干为众所服者充之。”
《國語辭典》:帮口(幫口)  拼音:bāng kǒu
旧社会地方上或行业中,借由同乡、同行或其他关系结合起来的小团体。如:「你要吃这行饭,得先到帮口去尽尽礼数。」
《漢語大詞典》:绅粮(紳糧)
绅士和粮户。指地方上有地位有财势的人。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全街的绅粮们不知道告了多少饶,两位青天大老爷才准许专抄 杨三和尚 的家。”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老子日后得了地,到了 四川 ,非把那些绅粮大户杀光不可!”
《國語辭典》:土棍  拼音:tǔ gùn
地方上的无赖、恶霸。《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驭衙役》:「豪衿土棍,号称金刚天王罗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那里有一片公地,……却被一个土棍瞒了众人,四两银子一亩,卖给了一个外国人。」
《漢語大詞典》:邑囚
地方上的犯人。宋史·张浚传:“至 醴陵 ,释邑囚数百,皆 杨么 谍者。”
《漢語大詞典》:豪氓
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人。太平广记卷三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家富於财,素为州里之豪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