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雪坑
(1). 曾坑 出产的名茶。 宋 苏轼 《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吾国旧供云泽米,君家新致雪坑茶。”自注:“近得 曾坑 茶。” 王文诰 辑注引 查慎行 曰:“《蔡忠惠集》引 宋子安 《东溪试茶録》云:‘ 马鞍山 东为林园,最高处为 曾坑 。’” 宋 陆游 《秋穫后即事》诗:“ 放翁 醉饱摩便腹,自炙毫甌试雪坑。”
(2).雪地中的洼陷处。 曲波 《林海雪原》十:“只要战士们一蹲下,便卧在雪坑里呼呼睡着。” 海默 《森林中的足迹》五:“只要有一步踩着 刘怀义 的脚印,就会陷进膝盖深的雪坑里。”
分類:雪地地中
《漢語大詞典》:锥探(錐探)
探测地层的一种方法。用手将锥形探测工具压入地中,凭感觉辨别地层的情况,用于找水源和勘查堤身内部的洞穴、缝隙以及土层中的砖石、木枓等。
《漢語大詞典》:倳耜
将耜插入地中。指翻耕土地。管子·轻重甲:“则春有以倳耜,夏有以决芸。” 马非百 新诠:“倳耜谓以耜插入田中而翻其土也。”
《漢語大詞典》:隐鼠(隱鼠)
(1).鼹鼠的别称。以其穿地中而行,故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鼹鼠
(2).即鼷鼠。一种小鼠。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
《國語辭典》:死中求生  拼音:sǐ zhōng qiú shēng
在极危险的处境中挣扎以求取生路。《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也作「死里求生」、「死中求活」。
《國語辭典》:铁锹(鐵鍬)  拼音:tiě qiāo
铁制、掘土的工具。前半扁平呈半圆弧而稍尖,后半接有木把柄。
《国语辞典》:墨西哥城  拼音:mò xī gē chéng
Mexico city
城市名。墨西哥的首都,位于国境中部高原的盆地中,高度二千二百六十六公尺,以地势高,气候凉爽适中著称,是世界有名的高地都会。
《国语辞典》:海洋隆起  拼音:hǎi yáng lóng qǐ
海底盆地中高于深海平原或深海丘陵的地区。其地形起伏小,地震少,与大陆隆起不同,如大西洋的百慕达隆起。
《国语辞典》:海底山  拼音:hǎi dǐ shān
海洋盆地中的突起山丘。高度约在一千公尺以上,其顶端平坦者称为「海桌山」;若突出海面,则形成岛屿。也称为「海丘」。
《国语辞典》:柴达木河(柴达木河)  拼音:chái dá mù hé
河川名。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部,青海西南。源出札逊池,西北流,沿途纳入乌兰乌苏、布隆吉尔等河,汇为达布逊湖。为青海省最大的内陆河。
《国语辞典》:苗栗市  拼音:miáo lì shì
城市名。位于苗栗丘陵局部盆地中,为苗栗县县治所在。街道狭长,纵贯铁路山线经此,并为公路交通中心,风景名胜有猫狸山公园。
《国语辞典》:建蔽率  拼音:jiàn bì lǜ
建筑基地中建筑的面积占全基地的比例。
《国语辞典》:间歇湖(间歇湖)  拼音:jiàn xiē hú
沙漠盆地中,遇大雨而间歇性蓄水成湖,因蒸发旺盛,不久即乾涸的湖泊。
《国语辞典》:网伞菌(网伞菌)  拼音:wǎng sǎn jùn
植物名。担子菌类鳖蕈科竹荪属。生长在竹林湿地中,高十五至二十五公分,菌伞广钟形,长阔约三公分,有明显网格,菌柄圆柱形,白色,中空。也称为「罗伞菇」、「仙人帽」、「竹荪」、「竹笙」。
《漢語大詞典》: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中国第二大沙漠。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部。面积4.88万平方千米。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占整个沙漠面积97%。沙丘间洼地长牧草,为冬季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