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圭璋  拼音:guī zhāng
1.贵重的玉器。《礼记。礼器》:「圭璋特。」唐。孔颖达。正义:「圭璋特者,圭璋,玉中之贵也。」
2.比喻人品的高洁。语本《诗经。大雅。卷阿》:「颙颙邛邛,如圭如璋。」
《國語辭典》:圭璋(珪璋)  拼音:guī zhāng
1.一种玉器。古代朝觐的礼仪,诸侯朝王执圭,朝后执璋。
2.比喻人品高洁。《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天才英伟,圭璋特秀。」
《國語辭典》:刀圭  拼音:dāo guī
1.量药的器具。形如刀,尾端尖锐,中间下洼。《聊斋志异。卷二。莲香》:「次夜,果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脏腑清虚,精神顿爽。」
2.药物、医术。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申阳洞记》:「吾君既获仙丹永命,吾等独不得沾刀圭之赐乎?」
《國語辭典》:圭璧  拼音:guī bì
1.古代王侯朝聘祭祀时所用的玉制礼器。《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
2.贵重的玉器。《新唐书。卷一○七。列传。陈子昂》:「子昂乃以王者之术勉之,卒为妇人讪侮不用,可谓荐圭璧于房闼,以脂泽污漫之也。」
《漢語大詞典》:圭组(珪組)
(1).玉圭与印绶。引申指爵位、官职。晋书·张轨传论:“綰累叶之珪组,赋絶域之琛賨。”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既袭珪组,对扬王命。” 刘良 注:“珪,诸侯所执也;组,綬,所以繫印者也。” 唐 李缜 《奉和郎游仙岩四瀑布》:“符守分珪组,放情在丘峦。” 清 翁荃 《田家诗拟陶》:“珪组岂不荣,日与倾危俱。”
(2).借指文武官员。《清朝野史大观·清朝艺苑一·圣武成功诗》:“珪组充溢,髦倪抃舞。”
《國語辭典》:白圭  拼音:bái guī
1.白色的玉石。《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也作「白圭」。
2.人名。名丹,字圭。战国魏文侯时人,生卒年不详。善于修筑堤防,兴修水利,主张减轻田税,尝为魏惠王所用。
《國語辭典》:白圭(白珪)  拼音:bái guī
白色的玉石。《文选。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白圭尚可磨,斯言易为缁。」《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元叹穆远,神和形检,如彼白圭,质无尘玷。」也作「白圭」。
《國語辭典》:圭角  拼音:guī jiǎo
1.圭的棱角。泛指棱角、锋芒。《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圭角谓圭之锋铓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
2.迹象、形迹。《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我如今赏他一两银子,教他以讨银为名,不时去打探,少不得露出些圭角来。」
《漢語大詞典》:玄圭
亦作“ 玄珪 ”。
(1).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书·禹贡:“ 禹 锡玄圭,告厥成功。” 孔 传:“玄,天色, 禹 功尽加于四海,故 尧 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 蔡沉 集传:“水色黑,故圭以玄云。”《汉书·王莽传上》:“ 伯禹 锡玄圭, 周公 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玄珪既赐,苍玉无陈,乃棫朴之愆期,非苞茅之不贡。” 明 杨慎 《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他别有土茅封地,居水国,秉玄圭。”
(2).借指特大功业。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毚鼎迁 宋 ,玄圭告成。”
(3).指墨。言其色黑而形似圭。 宋 杨万里 《春兴》诗:“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鬚浮砚水。”
《漢語大詞典》:执圭(執圭)
亦作“ 执珪 ”。
(1).以手持圭。《论语·乡党》:“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战国策·韩策三:“ 申不害 与 昭釐侯 执珪而见 梁 君。”古代大夫始得执圭,因以指称仕宦。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至夫栖迟泉石,乐其天真,较世之执圭膺组而俯仰趦趄者,世必有能辨之,又奚俟予言。”
(2). 先秦 楚国 爵位名。圭以区分爵位等级,使执圭而朝,故名。吕氏春秋·知分:“ 荆王 闻之,仕之执圭。”《战国策·楚策一》:“ 楚 尝与 秦 构难,战於 汉中 , 楚 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餘人,遂亡 汉中 。”
(3).泛指封爵。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与吴熙载书:“执珪之赏,是足下材力自致,非聚族而谋者,所敢与其巧也。”
《国语辞典》:王圭(王圭)  拼音:wáng guī
人名。(西元1019~1085)字禹玉,宋华阳人。弱岁奇警,出语惊人,举进士甲科,修起居注,朝廷大典,多出其手,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岐国公。其文闳侈瑰丽,自成一家,有《华阳集》一百卷、《宫词》一卷传于世。
《國語辭典》:介圭  拼音:jiè guī
圭,一种上尖下方的玉。介圭指一尺二寸长的大玉。《诗经。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服衮而朝,介圭作瑞。」也作「介圭」。
《骈字类编》:圭峰
唐 贾岛 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國語辭典》:圭窦(圭竇)  拼音:guī dòu
1.门旁上尖下方如圭形的墙洞。《聊斋志异。卷六。杜翁》:「俄见诸女入一圭窦,心识为王氏卖酒者之家。」
2.形容卑微穷困的人家。《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诱呼鲜卑,侵扰北方。」句下裴松之注引《魏书》曰:「臣等生于荒裔之土,出于圭窦之中。」唐。陆龟蒙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诗:「伊余抱沉疾,憔悴守圭窦。」
《漢語大詞典》:圭币(珪幣)
祭祀用的玉帛。《汉书·文帝纪》:“其广增诸祀坛场珪币。” 颜师古 注:“币,祭神之帛。”《旧唐书·音乐志三》:“诚备祝嘏,礼殫珪币。”宋史·乐志七:“肆类上帝,怀柔百神。稾秸既设,珪币既陈。”
分類:祭祀玉帛
《漢語大詞典》:圭瓒(圭瓚)
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形状如勺,以圭为柄,用于祭祀。书·文侯之命:“ 平王 锡 晋文侯 秬鬯圭瓚。” 孔 传:“以圭为杓柄,谓之圭瓚。”礼记·王制:“﹝诸侯﹞赐圭瓚,然后为鬯,未赐圭瓚,则资鬯於天子。” 郑玄 注:“圭瓚,鬯爵也。”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稽首再拜……左建朱鉞,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瓚二。”南齐书·乐志:“膋鬯芬,圭瓚瑟。灵之来,帝閽开。” 清 赵翼 《岳祠铜爵》诗:“聊抵鼎铭传世古,何须圭瓚报功多。”
《漢語大詞典》:圭田
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礼记·王制》:“夫圭田无征。”孟子·滕文公上:“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 赵岐 注:“古者卿以下至於士皆受圭田五十亩,所以供祭祀也。圭,洁也。”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我食止圭田,吾用止公入,凡它给过制伤廉浼洁者,悉罢之。”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圭田,养廉也。凡在职,皆当以廉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