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土山  拼音:tǔ shān
无石的小山。如:「我家门前有一座土山,爷爷每个早上都会上去散步、健身。」
《漢語大詞典》:东土山(東土山)
指 东晋 谢安 在 金陵 城东南比照 会稽 东山 所筑之山。一名 土山 。 唐 李白 《东山吟》:“携妓 东土山 ,悵然悲 谢安 。” 王琦 注:“江南通志: 东山 ,在 江寧府 城东南三十里,一名 土山 。 晋 谢安 先隐居 会稽 东山 ,既出,心尝思忆,因筑土为山拟之,寄怀欣赏。晋书云 谢安 于 土山 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姪往来游集,即此地也。”
《漢語大詞典》:土山头果毅(土山頭果毅)
唐 时对不经历员外郎而直接升为郎中的人的谑称。果毅, 唐 时统府兵之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旧例,郎中不歷员外郎拜者,谓之土山头果毅。言其不歷清资,便拜高品,有似长征兵士,便得边远果毅也。”太平广记卷二四九引 唐 胡璩 谭宾录·赵谦光:“ 唐 诸郎中,不自即员外郎拜者,谓之土山头果毅。”
《國語辭典》:山丘  拼音:shān qiū
1.山地。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丰侔淮海,富赈山丘。」
2.坟墓。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漢語大詞典》:丘阜
山丘;土山。管子·地图:“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登玄圃者,悟丘阜之卑;浮溟海者,识池沼之褊。”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每岁农隙,当僦人濬湖,积其泥涂,以为丘阜。”
分類:山丘土山
《漢語大詞典》:邱阜
土丘;土山。《淮南子·泰族训》:“故邱阜不能生云雨,涔水不能生鱼鳖者,小也。” 汉 班固 《车骑将军窦北征颂》:“乃收其锋鏃干卤甲胄,积象(聚)如邱阜。” 明 钱嶪 《悯黎咏》之六:“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分類:土丘土山
《漢語大詞典》:阜丘
土山。 明 徐渭 《涉江赋》:“积土渐高,为九仞臺;九仞一亏,终为阜丘。”
分類:土山
《國語辭典》:崔嵬  拼音:cuī wéi
1.崎岖不平的山。亦泛指高山。《诗经。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宋。辛弃疾〈沁园春。有美人兮〉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2.高峻、高大的样子。唐。李白 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杜甫〈古柏行〉:「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也作「磪嵬」。
3.比喻心中不平。宋。黄庭坚〈次韵子瞻武昌西山〉诗:「平生四海苏太史,酒浇不下胸崔嵬。」
《國語辭典》:大陆(大陸)  拼音:dà lù
1.地表巨大的陆块。一般而言,地球有七大洲之大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和南极洲。其中欧、亚、非三洲之大陆称为「旧大陆」,南、北美洲之大陆称为「新大陆」。
2.台湾等地对大陆地区的专称。如:「大陆河山景致优美。」
《國語辭典》:长陵(長陵)  拼音:cháng líng
1.高耸绵延的山陵。《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2.明成祖的陵墓。在今河北省昌平县北、天寿山南。为明代十三陵中最雄伟的建筑。
3.地名。西汉五陵之一。汉高祖十二年(西元前195)筑陵置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东北。高祖死后葬此,三国魏时废。
《漢語大詞典》:高阜
(1).高的土山。吕氏春秋·爱类:“ 河 出 孟门 ,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丙午,詔都部署 高行周 督众攻城,帝登高阜以观之。” 清 王苏 《坐大楼》诗:“奴子一挥手,礮声响高阜。”
(2).犹高起。《三国演义》第一○七回:“此城山势高阜,必然水少,须出城取水,若断其上流, 蜀 兵皆渴死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即在自己所紥之衙门附近选一高阜地方,或在屋顶上,令人坐立。”
分類:高起土山
《漢語大詞典》:神运(神運)
(1).古谓王朝兴替的气运。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论:“历人取其年月,数家隆於神运,谱谍独记世謚,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上德抚神运,冲和穆宸襟。” 元 袁桷 《登侯台》诗:“明良佐神运,目力穷坡陁。”
(2). 宋徽宗 赵佶 为在 汴京 ( 开封 )修筑土山“艮岳”,而派遣 朱勔 在 江 南四处搜寻奇花异石。时人称此类花石的运送为“神运”。《宣和遗事》前集:“﹝ 朱勔 ﹞专在 平江 置应奉局,每一发輒数百万贯,搜岩剔藪,无所不到。虽江湖不测之澜,力不可致者,百计出之,名做神运。”参见“ 花石纲 ”。
(3).指创作冲动、灵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青莲集中古诗多,律诗少。五律尚有七十餘首,七律只十首而已。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於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
《國語辭典》:花石纲(花石綱)  拼音:huā shí gāng
纲,成群结队运送物品。宋时多为官办,如盐纲、茶纲等。花石纲指运送花石往京师的船队。《宋史。卷四七○。佞幸传。朱勔传》:「徽宗颇垂意花石,京讽勔语其父,……至致和中始极盛,舳舻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也称为「花纲」。
《漢語大詞典》:山阜
亦作“ 山峊 ”。 土山。泛指山岭。《荀子·赋》:“有物於此,生於山阜,处於室堂。”楚辞·王逸〈九思·悯上〉:“川谷兮渊渊,山峊兮峉峉。” 洪兴祖 补注:“峊即‘阜’字。”新唐书·西域传下·箇失蜜:“ 曷逻闍补罗 者,其大四千里,有都城,多山阜,人驍勇。”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七章第三节:“城北部旷阔,多山阜,房屋甚稀。”
分類:土山山岭
《國語辭典》:介丘  拼音:jiè qiū
1.大山。《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以登介丘,不亦恧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封禅》:「歌之以禛瑞,赞之以介丘,绝笔兹文,固维新之作也。」
2.小山丘。汉。扬雄《法言。吾子》:「升东岳而知众山之峛崺也,况介丘乎?」
《漢語大詞典》:中丘
丘中。丘,小土山。 南朝 宋 卞伯玉 《荠赋》:“有萋萋之緑薺,方滋繁于中丘。” 明 叶向高 《万宝告成赋》:“遵原隰兮夷犹,遡帝泽兮中丘。”
分類:小土土山